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模仿家。
你向他展示美好,他回馈以美好;
你向他展示丑陋,邪恶就会在他心里生根萌芽。
——鹿妈
文 | 豆妈
来源 | 女儿派原创
新冠肺炎仍是飘在国人心头的一朵乌云,武汉封城,也已有30余天。
频频更新的新闻里,多是令人眼角湿润的感动,却也不乏让人怒火中烧的愤慨。
都说疫情是放大镜,越是特殊时期,越能透析一个人最真实的本性。
它也是教育的照妖镜,让某些父母,在孩子面前暴露出最为丑陋的一面。
爱贪便宜的父母
疫情初发期,一家湖北籍旅客在广东省珠海市旅游,宿在横琴湾酒店。
为了旅客安全考虑,酒店单独开辟了一层空间进行就地隔离。
于是就有出现这样一幕。
一位湖北籍爸爸在朋友圈晒出九宫格,从酒店外景到房内设施特写,应有尽有,其中还有孩子在房内玩耍的照片。
3000元一天,门口有两名穿着防化服保安“保护”安全,三餐由配餐室根据武汉口味来安排,不重样,继续隔离中!
还特意在评论区留言:
“我一天至少赚了ZF一万元。
”
这洋洋自得的语气,实在是让人觉得恶心。
非常时期,在很多人团聚的日子里,无数的医生和护士们自发请愿,“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地奋战在一线。
压痕和伤疤已经成了医护人员脸上的标配,脸颊被勒得红肿,鼻梁被磨出水泡。
为了把防护服利用最大化,他们不得不连续12个小时把身体密封,尽管防护服内的手术衣湿到能拧出水来,嘴上却因为不能喝水干到起皮。
这些,和这位爸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疫情险峻,隔离虽是无奈之举,但把这种便利当作炫耀的资本,昭告天下自己住进了平时不敢奢想的海景套房,甚至还带着孩子一起晒“愉快的假期”,实属低级!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每一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
”
你在做,孩子在看。
溺爱泛滥的父母
中国式“八大宽容”里,最让人无法接受的就是
“还是孩子”
。
不久前,一个电梯监控视频在广西省柳州市文昌路某小区业主群里引发轰动。
视频显示,一名带着奇怪面罩的男子在进入电梯后,将面罩摘下,反复故意往电梯门上吐口水,截图清晰可见。
业主群内的视频里,残留在电梯门上的唾液恶心至极。
小区居民向警方报案,当地派出所的民警随即赶到现场,最后确认嫌疑人,是一名15岁的男孩。
“叛逆期就是这个样,希望大家原谅他。他还是个未成年的孩子,何必为难他。
你们这样人肉一个孩子,还配图,是要毁掉这个孩子吗?”
话里话外除了包庇袒护转移责任,就是怪罪邻居小题大做,
“对不起”
这三个字,通篇提都没提。
众所周知,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是唾液和飞沫,口水是最大的载体。
若是在平时,这件事口头教育也罢,但在敏感时期,这种故意为之的行为已经涉嫌危害公众安全,其心可诛。
回顾过往,
“还是孩子”
似乎成了溺爱孩子的那些家长说得最得心应手的一句话。
大连10岁女孩被13岁男孩杀害的新闻,女孩身中七刀,衣衫不整,血流不止,被抛尸于绿化带中。
行凶者蔡某某的家长至今一直尚未正式道歉,凶手的舅舅还口口声声称,蔡某某是个
听话的乖孩子
,平时没有不好的行为。
广州白云区富力桃园小学某间教室,学生们玩数字游戏,喊单数月份男生起立,喊双数月份女生起立。
喊到“八月”的时候,一男孩趁着同桌女生站起来,在其凳子上90度垂直放置了一根油性笔,笔尖朝上。
女孩毫无防备坐下的那一瞬间,笔尖戳破她的右侧大腿,直插入会阴部并滞留体内。
事发后,男孩家长没有第一时间出面赔偿道歉,反而替儿子请了3天假,说是要安抚孩子的情绪,还以
“还是个孩子”
为由,将一半责任推给学校。
上海杀妻藏尸案,凶手朱晓东因和妻子发生矛盾,将其杀害,并藏尸于冰箱长达3个月。
全社会都在谴责这个冷血魔鬼,朱晓东的母亲却对着媒体说:
“他还是个孩子啊,他是无意的,只是一时失手杀了人,他以前很乖很胆小的。”
惯子如杀子,溺爱不是爱,是最深的伤害。
“他还是个孩子”,不是完美辩词,而是犯罪分子的温床。
借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
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兽。”
漠视规则的父母
这两天刷新闻,最让人气愤的就是一位王姓、身份为公职人员的爸爸。
王某是宿州市泗县的某机关工作人员,同时还参加防疫工作。
1月22日,他开车到宿州高铁站接从武汉返乡的大女儿回家,后来疫情爆发,他却漠视规定,一直隐瞒女儿从重点疫区返回的事实。
社区工作人员走访排查王某甲的返乡史,王某在此期间不仅没有将情况上报,反而多次外出于亲属、同学聚餐、聚会、购物、值班。
在妻子和女儿出现低烧、感冒征兆,他还违规办理车辆通行证接送妻女去医院。
然而王某这一系列的隐瞒和谎报,不仅让妻子、小女儿、连同他自己,都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
还导致其
所在小区整体封闭、小区内1700余户居民被居家隔离、医院被迫实施全封闭管理
,初步统计约有
400名人员有密切接触。
知乎上有个提问,人为什么要守规则?
最高赞的回答是:
因为那是严守生命的底线。
那些生活在重灾区的人们,死亡就近在咫尺,还有一些人,突然之间就告别了这个世界。
我却难以想象一位父亲会将死亡领进家门,将孩子的生命弃之不顾!
是无知?还是无所谓?
蒙台梭利曾说过,
我们对儿童所做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不仅影响他的一生,也会决定他的一生。
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更应该尽好为人父母的责任,听从规定,不出门不聚集,及时反映情况,把安全带给孩子,而不是把孩子推向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