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ZaomeDesign
设计 · 美学 · 思考 · 分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际家居  ·  ​84㎡灰调空间,极简之美 ·  22 小时前  
国际家居  ·  ​84㎡灰调空间,极简之美 ·  22 小时前  
庞门正道  ·  除了跳槽,应该怎么涨薪? ·  昨天  
庞门正道  ·  对抗太阳! ·  2 天前  
字体设计  ·  随身活版印刷机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ZaomeDesign

新作 | 轻重对峙,line+的两个艺术装置:砖ⁿ+斗拱新艺

ZaomeDesign  · 公众号  · 设计  · 2025-01-17 09:30

正文






众所周知,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借由克洛德主教之口说出印刷术将杀死建筑的预言。在前印刷时代,书籍的拥有几乎是一种特权,人类的一般思想观念经由石头——教堂记录传播,普通百姓只能到教堂或神庙,从那些壁画、雕刻中了解圣经或神话中的故事和教义。在古代中国,人们将重要的文字刻在摩崖石壁或石碑上,期望永久流传。印刷术改变了信息以及思想传播的速度和效率;现在,假如圣经可以免费获得,福音可以随时传送,人们也就不那么需要石头教堂了;建筑失去了作为思想与文化的载体及其象征的意义。

砖的命运也类似,砖正在在消亡吗?火烧粘土砖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也是最古老的建筑材料。古罗马人,以及中亚的波斯人都用砖创造了辉煌的建筑文化。但是随着现代材料技术的发展,似乎难以逃脱被替代的命运。

建筑师孟凡浩在(为维纳博艮陶砖做的装置)砖的N次方中,尝试了砖的两种处理方法。一是砌筑的方式——台阶形金字塔台面,二是用钢筋悬挂的砖——倒金字塔形。整体上其形式如沙漏一般,两个金字塔上下镜像。整个装置是一个3X3米的立方体,四面同样被悬挂的砖幕墙所包裹。

△ 砖装置爆炸图
△ 砖的砌法工艺分析

而在另一个展览中,孟凡浩将同样的形式用轻质材料再次呈现,也是3X3米的尺度。在新开物展览中,用轻钢和阳光板做的展台,呈现当代的工艺产品。与砖的N次方的材料展示装置相比,新开物的展台是有实际用途的,轻钢和阳光板所呈现的轻盈、朦胧的视感是与所展示的物品相匹配的。

在概念来源上,新开物展台来自传统的斗拱与藻井,轻钢骨架的层数与斗拱的几铺作相当,本质上是一种空间结构,这是杆件的潜力所在。新开物展台构件在工厂预制,现场装配,与砖的N次方相比,效率更高更快捷。

△ 斗拱与藻井的概念分析

所以,现在有两个材料版本的形式,重的与轻的,他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相互矛盾,而后者是对前者的怀疑与挑战。无论从经济、建造速度等每个角度来说,都是轻者对重者的碾压。这也表明了一个当下世界的趋势,一个轻薄的世界正在代替沉重的世界,正如虚拟现实要替代“现实”,曾经杀死建筑的书籍,也似乎正要被手机和平板电脑杀死。

△ 正三角“斗拱”式展陈

△ 倒三角“藻井”式展陈




森佩尔是一个物质主义者,按照他的说法,砖与石是砌块,只能用砌筑的方式,钢铁适合做线性的杆件,适合编织,钢结构类似于一种编织结构,钢结构需要别的材料来做围护,但砖不需要,砖同时适合做承重和围护结构。与钢铁相比,砖越老越有年代价值,越能引起浪漫主义的怀旧情绪和美学观照。砖渐渐成为复古风的符号,不再作为日常大众的建筑材料。实际上在当代,在城市之中,砖在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如果怀念砖的传统质感而使用它,也多半采取干挂的形式,作为表皮材料使用,这是森佩尔无言以对的结局。
△ 湿砌(图左),干挂(图右

△ 砖装置施工过程

△ 细节分析

△ 装置外表皮砖的间距由下至上,反重力式的逐渐疏离

当然在砖似乎要退出舞台之时,总有一些建筑师试图把他重新拉回到舞台上。比如路易康深刻思考过砖的用途,他以为砖只有作为拱,才是最大地发挥了材料的内在潜力。又如晚年的勒夫伦茨(Sigurd Lewerentz),作为瑞典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早期尝试了国际式、白板式的现代建筑,到了1960年代重新出来做建筑,砖的做法直接回归到到古罗马。

△ 流线分析

他用厚薄不均的砂浆,恢复手工艺质感,而且是一种原始的、不太熟练的手工感。砖不但承重、还是围护结构,可做铺地,还要兼做座椅台面,能用一种材料绝不用第二种。不过,路易康和勒夫伦茨让砖的生命短时间地回光返照,理性告诉我们,砖就是属于手工艺时代的材料,命运是注定的,无论在情感上对它多么依恋。


建筑语言有两个不同的倾向,一个是重,一个是轻。康与勒夫伦茨要抓住重的感觉,更多的人迷恋轻。材料的发展是往轻的方向进步,原来需要厚厚的墙体来保温,现在只需要泡沫板保温棉。轻快——轻意味着快,意味着更灵活。此外,轻也意味着精确性更高,也更具时代特征。

在这个时代,轻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据说,巴克敏斯特·富勒曾经问诺曼·福斯特一个问题:“你的建筑有多重?”。富勒用轻钢杆件制造巨大的穹顶,代表了技术进步论的观念,可以极为客观地以重量来衡量建筑的好坏。富勒于1968年提出的“曼哈顿穹顶”(Manhattan Dome)设想了一个将整个曼哈顿包裹其中的巨大气泡,他还发明了一个词,“Dymaxion”——以更少的重量和能量做更多的事情,未来建筑的技术含量可以由它的重量来决定。评价一个建筑似乎只需要“上称”,更轻就意味着更好。

△ 富勒的曼哈顿大穹顶概念

然而,轻也有令人忐忑之处。人们会问,轻的构筑物能持久吗?距离英国塞文河上的第一座铁桥距离不过两百多年时间,那些更轻的材料还无法被时间证明能否幸免于自然和人为破坏。科幻小说《三体》中,罗辑在太阳系毁灭的前夜,他能想到的保留人类文明火种的唯一方式,也是最原始的方式——“把字刻在石头上”,在无限的时间面前,留下足迹比创造世界更难。人类的想象力并非没有边界,它无法脱离人类的记忆,如果将“永恒”视为一种价值,那么“重”始终比“轻”更能承担对于永恒价值的念想。
△ 斗拱搭建过程

孟凡浩的两个装置,在形式与质料的美学讨论之余,可以引发更深刻的关于建筑学的当下与未来的思考——技术与传统、理智与感官,如何在建造中找到平衡点。保罗·瓦莱里(Paul Valéry,1871-1945)有一著名的诗句:“像飞鸟一样轻,而不是轻如鸿毛”。因为鸟儿可以迎风飞翔,而鸿毛只会被风席卷而去。
我们可以观察到,轻是世界发展的趋势,这是确定的。当然,辩证地看,轻也有边界,也有临界点。所以我们正走在靠近那个临界点的路上,也期待在那个临界点,建筑可以像鸟儿一样起飞。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 砖ⁿ

设计单位:line+建筑事务所
主持建筑师/项目主创:孟凡浩
设计团队:何雅量、柳超、李仁杰
展览:2023年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材料的可能性”空间装置
材料技术供应:Wienerberger维纳伯格集团
永久城市装置:上海西岸砖装置
项目位置:上海徐汇区吴龙路
场地支持:上海西岸集团
幕墙深化单位:上海伊杜幕墙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浙江建信装饰有限公司
建筑面积:9 平方米
设计周期:2021年7月-2022年11月
建设周期:2023年8月-2023年11月
结构:钢结构
材料:陶土砖、钢结构、单向镜面玻璃

摄影:陈曦工作室、是然建筑摄影

项目名称:斗拱新艺
设计单位/项目主创:line+建筑事务所
主持建筑师:孟凡浩
设计团队:何雅量、柳超、胥昊、邢舒
业主:neooold 新开物
策展人:陈旻
施工单位上海瑞尼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灯光照明: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位置:上海世博馆
建筑面积:9 平方米
设计周期:2023年12月-2024年4月
建设周期:2024年6月
结构:轻钢结构
材料:钢管、阳光板

摄影: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