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现和扶持规模化的特色卖家,将是今年淘宝汇吃相较以往最大的不同点。
在汇吃的准入标准与商家分层方面,不同于2016年基于数据、运营能力等维度的划分,商家的资质能力、商品品质与服务将是更为重要的指标。
“今年的核心是发掘和扶持食品行业的特色卖家,”淘宝汇吃行业规划负责人慧光表示,标准化、产品化、数据化是今年分类商家的运营策略。根据不同类型的商家,通过数据、资质等维度进行精细化运营的严控,根据前台标准进行算法的匹配,应用到主搜、场景的打通、人群导购的分类。
淘宝汇吃行业规划负责人慧光
到底什么是特色卖家?食品行业从去年年货节开始,就着力于对卖家进行重新定义和分层。针对店铺背后的资质、特色、亮点,将特色卖家类型区分为:工厂、原产地基地、农人、专家、手艺人、买手、自创品牌这七大类,这些经过精细化筛选和打标的特色卖家也将在今年获得更多的浮现机会。
“过去我们优先浮现的是KA卖家,今天所有前台渠道将优先浮现特色卖家。”慧光介绍,过去大多基于商品属性和类目等数据维度信息来筛选和匹配前台的应用场景,而如今,也需要商家主动上传资质证明、获奖荣誉、商品产地及工艺等周边信息,结合淘宝大数据共同完善特色商家的基本定位,在流量场景中,找到最契合的浮现机会。
除了明确自己的特征定位外,商家能力的提升——特别是基础运营、品质服务、内容运营的能力,是匹配场景、导购产品的关键因素。
最后,商家需要通过差异化的特色定位,形成竞争优势,结合算法模型,触达更精准的人群导购。而淘宝汇吃将在工具层面和服务能力的层面,梳理不同类型的卖家,提供相应的工具和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卖家在店铺运营上需要注意客单价、转化率、以及内容数(质)量这三个方面。”慧光表示。同时,一个可见的趋势是,淘宝食品卖家正在往品质服务、内容及渠道的多元化、商品的特色和差异化这三个方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