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管家
吃
肉的日子终于来了。
讲真,各种喝酒吃肉的选题在我局议事日程上排着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等到天气有凉下来的迹象,
局里便“肉欲”大开。第一个吃肉测评,就从
老上海美食排骨年糕
开始。
外地的朋友们似乎有点难以理解,上海人对“
大排
”的热爱。
红烧大排
是多少上海姆妈的拿手菜,多少单位和学校食堂的头牌;油炸大排由于耗油量大,家里轻易是
不会做的,这个空间就留给了饭店和小吃摊,
炸猪排
也不知道变成了多少店家的招牌。这炸猪排啊,还分了好几个门派,面糊里过一下的
面拖
是一派,
裹面包糠
的是另一派,也有人喜欢两面光光的
纯肉
的,不过这三派人在“
炸猪排一定要蘸辣酱油
”这件事上倒是出奇地达成了一致。
排骨年糕的发明,更是老上海人对排骨热爱的一种体现。“
鲜得来
”有近50年的历史了,当它在光明中
学北面的弄堂里开出一个摊档的时候,大概没有想过,
一块炸排骨配四块年糕的“脑洞”搭配
,日后会成为代表上海的
经典美食
之一。现在回想起来,这简直是天才般的发明——一块大排下肚不饱,两块大排又太贵,配上四条年糕填肚子就正好,从营养上来说,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也齐活了。
可惜,伴随着“鲜得来”店面的扩张,这家老字号“
不再像以前那么好吃
”的抱怨也是甚嚣尘上。上海
滩,有着杀人夺魄、让人念念不忘的魅力的
排骨年糕
,还存在吗?
经过长时间的考察和筛选,我局挑出了
魔都12家排骨年糕店
,从老祖宗“鲜得来”,到弄堂巷子里的
小摊,
不问出身,只求好吃
。为了保持测评的准确性,我局首次采取了“双管齐下”的方法试吃——先在排骨年糕店里
堂吃一份热乎乎的
,再买统一买外卖回局里,与其他家排骨年糕
同场PK
。
以下是本次探店测评地图,方便你们就近去吃——
一上午的探店+试吃完毕后,12份排骨年糕一一到达我局,等待它们的是地狱般的横向测评。
没领到上午的探店任务的探员,早就在局里饿得嗷嗷叫,但别急,反正买回来的排骨也冷了,让我们先
来
测个数据
。
老粉可能知道,我局有种独特的测排骨大小的方法——
拍照+Auto CAD
,即可测量出排骨的面积,在鸡排
测试中(戳👉看
上海大鸡排哪家强接
) ,我们就这么干过。
把12家的排骨一一体检之后,得到的数据是这样的——
在12块排骨中,
面积和重量都是老广东菜馆夺魁
,难怪天天大排长龙,莫非阿姨爷叔们拿回家也是称过
的?个头最寒碜的就是
鲜得来
了,没想到作为老字号那么小嘎巴气,更夸张的是,总店还没分店的大……
让我们直观的看下最小和最大的两家排骨对比——
老广东一块顶得上鲜得来两块啊。不过话又说回来,个头毕竟只是个数值,
不一定排骨越大块就越好吃
啊,马上来看
口味测评
。
说是个店,其实只是在
弄堂口开了个小窗
,只有转到另一边才能得见真面目——看看这
堆成小山一样的
排骨和年糕
,就知道这家店有多热门了。老板娘打扮的阿姨叼了一根烟,看上去很有派头,但人很Nice,每个食客吃得差不多了,她都会问一句米道哪能。
问有没有堂吃位?显然是没有的,但老板娘赏了探员一个得天独厚的位子,弄堂里人家的灶台旁——
Ξ
探员点单
☞
探员评价
堂吃:
现炸出来的时候
表皮很脆
,
肉质是有汁水的
,不会觉得很柴,面粉是
薄薄的一层
而已。阿姨把排骨切得
很均匀,吃起来不用一大块拿起来啃,方便。它家的酱汁以
甜面酱
居多,加了一丢丢的泰康皇牌辣酱油,主要还是以甜味为主,喜欢吃辣酱油直接跟师傅说就好了,可以按照个人喜好加。年糕很软糯,抹了甜酱很好吃,不粘牙。表面微微金黄,带一点脆,本身不爱吃年糕的我也全部吃完了。
外卖:
它家即使冷掉的排骨年糕,在11个竞争对手面前,也是脱颖而出,也受到了参与测试的12位探员的好评。为了方便大家分食,排骨被切成了小块,没
想到这样也让酱汁更好地入味。
冷掉的排骨依然鲜美松软
,
年糕也保持了软糯
,惹得众探员纷纷羡慕在灶台边吃的那位同僚,热的时候该有多好吃啊……
你没看错,这家
十八香小龙虾
,就是著名的
上南三村排骨年糕
阿姨的所在地了。这家排骨年糕也算是附
近
名店
了,上南三村的人几乎都知道,你要是真迷路了,附近抓到一个阿姨妈妈问问准能给你指路。
等排骨年糕的时候,和阿姨攀谈起来,她说自己以前在上南三村幼儿园门口摆摊,后来不允许摆摊了,就租了这个十八香龙虾店铺上午到下午两点的时段。“有人眼红我生意好,所以去举报了吧”。因为要租了店铺,排骨年糕价格也有所上涨,旁边的阿姨说她最早买的时候只要8块钱一份,现在是13块了,但这价格还是相当亲民的。
看这店铺就知道,依旧没有堂吃……去这家的探员倒是会找地方,在上南三村里找到个凉亭,坐在一桌
打麻将的阿姨妈妈旁边吃了起来,也因此听到了不少八卦。围观打麻将的一个爷叔说这排骨
弄点米醋蘸蘸
更好吃(后来发现确实如此),还说炸猪排的阿姨是以前在鲜得来做的,不知道真的假的。
Ξ
探员点单
☞
探员评价
堂吃:
炸排骨的阿姨说嫩一点好吃,但她炸得有点太嫩,完全不脆,
整块排骨都是软趴趴的
。第一口咬下去是
面粉外加一口肥肉……好几口之后才吃到瘦肉,
肉非常薄
,吃几口就腻得不行。
酱汁是阿姨这份排骨年糕的精华
,说是自己调制的,很多人就是冲着这酱汁来的。果不其然,年糕蘸了阿姨的自制酱汁之后,比排骨好吃,软硬正好,滑滑糯糯的。
外卖:
跑去探店的探员对它评价一般,但拿回局子里,却变成了
抢手货
。冷掉之后的排骨,虽然
面皮厚了点,但里面的
肉很嫩很香
。阿姨秘制的酱汁又一次显示了它的厉害,很难形容它到底是什么滋味,
咸、甜、鲜,一丝丝酸和辣
混合在一起,配上这酱汁的年糕和排骨,在局内测评中拿下了高分。
这家六福面道,是我局还在番禺路办公室时候常点外卖的一家,当年就觉得它家排骨年糕还行,于是便
顺势加入了此次测评。
探店的时候还比较早,店长很有气势地在外面训话呢……
店堂还比较宽敞明亮,能坐下来安心吃不必享受“露天座位”。
Ξ
探员点单
☞
探员评价
堂吃:
排骨上来被切成了三块,面粉不厚,但外皮有点软,肉质尚可。排骨应该是有事先腌制过,有比较特别的调味。年糕很香微微有点脆,有点黏,挺
有嚼劲的,蘸了甜面酱更好吃一点。
外卖:
放置Play了几个小时之后,六福的排骨依然吃不出什么油耗味,肉质比较酥,表层面粉仍然紧紧附着在猪排上,比较薄。
年糕品质不错,软硬适中,
水水的十分饱满。它家的酱汁有种焦糖的味道,很特别。负责探店的T探员,甚至觉得冷掉的年糕更好吃了,难道是人多一起吃热闹的原因吗?
面馆旁开辟的一间小作坊,名字就叫“排骨年糕”——那这排骨年糕肯定是招牌了,怎么能不去?到店发现有点像局座小时候放学会去
吃的
香酥鸡摊
,只卖排骨年糕和春卷等几样东西,很受附近居民喜爱。看了菜单,突然想吃春卷……这家也是没有堂吃,于是拿到手就在街边啃了起来。
Ξ
探员点单
☞
探员评价
堂吃:
一块排骨+两块年糕的套餐适合解解嘴馋,如果胃口大想把排骨年糕当饭吃的,可以买推荐18元的2块排
骨+3块年糕的套餐,准能吃饱。排骨松脆有嚼劲,纤维较少,但
敲得太薄了一些
,面粉放得稍微有点多,好在口感还不错,调味比较淡。年糕弹性蛮好,不粘牙,带点甜味。现场浇上酱汁后感觉加分了不少,排骨更加咸鲜,辣酱油里应该加了点别的。老板得知我们要打包一份,特地帮我把酱汁分开放,说这样不容易受潮,很贴心。
外卖:
对这家排骨年糕寄予厚望的I探员,在吃过冷掉的外卖之后,写下了这段文字——放久了的排骨年糕比我大
学食堂的菜还难吃,大概是太油了的关系?有点油耗气,肉质偏干。反正
现场吃和放了几小时再吃之间,隔了一百万条13号线。
一进去感觉是走错了片场,跑到
花鸟市场
买花去了,定睛一看人家确实是面馆来的。店内布置很有特色。
老板蛮有腔调的,喜欢养养花鸟鱼虫,厨房正在下面长发潮叔正是老板本人。
Ξ
探员点单
☞
探员评价
堂吃:
坐下等十分钟,一份现炸的排骨年糕就端上来了。排骨炸得很香脆,裹得面包粉不厚,
肉质尚可
,既没有老到
塞牙缝,也没有嫩肉粉多到怀疑人生。年糕炸得比较透了,外层香脆,不会粘牙,但可能是炸太久了,失掉了那份“糯”的口感。酱汁似乎是自己调的,甜面酱兑了辣酱油,但也没啥特别惊艳的。
外卖:
面包粉派的炸猪排,在凉掉之后是很吃亏的。上海的潮湿天气里,吸了水分的外层面包粉,会成为炸排骨的累赘。幸好这家
肉质尚可,没有奇怪的调味,冷掉也没有油耗气,蘸了酱之后,冷猪排还算能吃下去。年糕质地不错,冷掉以后变得偏硬,但居然嚼着嚼着吃出糯米香味。
敢把猪排当店名的说明排骨品质不会很差咯?店里装修谈不上有什么风格,但在探店期
间,
来吃排骨年糕的人意外地多
,而且外卖超多,老板把外卖订单提示音开的很响, 平均2分钟就会来一单生意……也算是非常独特的吃饭背景音乐了。
Ξ
探员点单
☞
探员评价
堂吃:
排骨是面包粉派,刚炸好时外层十分香脆,肉质算比较厚实,而且不会很油腻。年糕很大块,量足,外面脆里面糯,一份吃不完。酱汁也算用心了,自制甜面酱,空口吃偏咸但是配排骨年糕正好,店内还有黄牌辣酱油可选。
外卖:
冷掉之后的
排骨非常坚硬
,肉质偏老,像在吃鞋底板,你以为猪排已经够硬了,但年糕比猪排还硬,超
级难咬又没味道。
这么多家店之后,终于来到了鲜得来了。云南路这家总店现在颇有派头,两层楼面弄得干干净净的,人
气也颇旺。隔着玻璃还可以看到一份排骨年糕是怎么呈上来的,用剪刀夹年糕和排骨的气势,也算颇有当年的风采了。
说来也巧,当天我局摄影师路过鲜得来的分店,也买了一份排骨年糕外带拿到局里让大家尝尝。那么,鲜得来两家店出品的排骨年糕,又是否有区别呢?
雁荡路店的怀旧气息更浓厚一点。店家把排骨的重量明显地标示给大
家看,颇有种童叟无欺的自信,旁边还有贴心的为高温天送外卖的骑手送饮料解暑的服务。
Ξ
探员点单
排骨年糕 B套餐 28元
(两块排骨+两块年糕+一碗面筋百叶单档)
☞
探员评价
堂吃:
排骨表皮很酥但还没到脆的程度,有股炸物的油香味,拿上来的时候并没有很烫。
排骨吃上去不是很油腻,
皮肉连接紧密
,面粉厚度刚刚好,
肉质还是蛮软嫩的
,有小时候油炸食品的那种古早味。年糕就比较普通,桌上鲜得来牌子的辣酱油也试了,似乎比泰康黄牌的更咸更酸一些,偶尔来吃一次怀旧还行。
外卖:
如果说鲜得来堂吃的味道还算有几分老店风采,那拿回来再吃的排骨年糕,只能说差强人意了。冷掉的排骨,很像食堂大叔出
品,无甚特色,这也就算了,问题出在年糕。
总店和分店的年糕除了个头不相同,口感不同,连冷掉之后味道居然也不同
,其中一家的年糕有股大锅菜里的烂菜汤味,极大拉低了总分……
不死心,还是想吃鲜得来的,劝你还是去云南南路店吧,总体水平更高点,而且
一定要堂吃
。另外可以
买两瓶酱油,也算是上海土特产了。
包旺锅贴的入选纯属意外,原本在测评之列的普明面馆和味香斋,竟然都已经停售排骨年糕,于是就临
时找了一家凑数。别看拍出来的店面还算干净,但
店员对卫生非常不讲究
到了“弹眼落睛“的程度,劝大家以后还是不要去了。
Ξ
探员点单
☞
探员评价
堂吃:
排骨的肉挺厚,但面皮更厚,肉质非常老,不沾酱的话一点味道也没,怀疑排骨事先是否有腌制过。年
糕表面脆,内里软糯,可惜没有年糕的香气。自制甜面酱也很一般,还是倒点桌上的辣酱油吃吃的了。
外卖:
不管冷热,都一样难吃。排骨的面粉太多,没有肉香味,咬下去就要像要散架的口感,酱干了黏在年糕
上,看上去应该挺咸的吧,然而一点味道也无,可能酱汁只是个装饰吧……
王家沙,老面孔了,就不多介绍了。
Ξ
探员点单
☞
探员评价
堂吃:
上菜很快,排骨是很厚的一块肉,面粉厚薄也刚好。你以为我是要表扬它么?错了,这炸猪排更像是
一
块超厚的水煮猪肉
,肉质干且柴,偏油,而且感觉不是刚炸出来的东西,
吃着吃着皮和肉就完全分离了
……有点倒胃口。年糕也很普通,厚是蛮厚的,但不软糯不入味,还有股米腥气。酱汁偏甜,冷掉之后像层皮冻,油水分离状……反正无法把这一份排骨年糕吃完。
外卖:
表面看上去排骨里有葱花,是经过调味的,但是尝起来油耗气严重,完全盖过了葱花味儿。排骨的肉当
中有肥肉,吃到一口冷掉的肥肉的心理阴影,你们自行脑补,反正探员们已经不想再回忆。年糕和酱也很普通。
本来局座都不想把它家列入本次测评范围了,因为之前测评寿宁路小龙虾时(戳👉看
寿宁路小龙虾一条街探店
)就吐槽过了。可
回来一查,原来它在网上也是热门,好吧,就算局座觉得一般,不能代表所有人,于是还是派探员前去品尝了一番。一大早去,依然是
大排长龙
,排队的基本还是阿姨爷叔,看来“死忠粉”还真不少啊。
Ξ
探员点单
这家店没有堂吃,于是C探员就这样在路边啃起了排骨,也是颇为霸气了……
☞
探员评价
堂吃:
刚出炉的时候趁热吃还是脆的,
现炸的光环还在
,肉很嫩,就是
面裹得实在太厚
,超过了局座的脸皮了
,也超过里面的肉的厚度(难怪拿回来称分量这么重啊)。年糕表皮略脆,里头挺糯的,不粘牙,比裹满了面粉的排骨要好吃……
外卖:
裹面粉太厚的结果是……放一会就皮肉分离了。面衣又厚又潮地糊在嘴里,白天觉得这家还不错的C探
员,觉得当时自己脑子大概是瓦特了!
也算是小网红了,店内装修看上去蛮有老式洋房的味道的。排骨年糕的点单率颇高,不知道味道是不是
也够“亲切”?
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