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实施三年以来的进展和成效。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知识产权金融合作持续加强
深化落实与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等4大银行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推进质押融资工作,各盟市与当地机构加强合作,共同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市场化运作模式。
关键观点2: 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银企对接活动
2024年共开展24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银企对接活动,惠及1035家企业,服务范围覆盖全区各盟市。
关键观点3: 推进专利权质押登记便利化改革
开展专利权质押登记线上办理试点,提高服务水平,为创新型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
关键观点4: 发布内蒙古自治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十大典型案例
通过对典型经验的借鉴推广,不断拓展和丰富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包括专利、商标、地理标志质押融资的有益经验和特色模式。
关键观点5: 知识产权质押担保企业转变趋势
目前自治区质押担保企业逐渐从大型国有企业、重资产企业向中小微科技型企业转变,贷款客户群主要集中在创新型中小微企业,且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在专利质押贷款中占比较高。
正文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实施三年以来,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持续推进知识产权金融创新,不断加强政银企协作,推动健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机制。
一是
知识产权金融合作持续加强,深化落实与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内蒙古银行等4大银行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全力推动质押融资工作,各盟市与当地商业银行、担保及保险等机构加强合作,共同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市场化运作模式,推进政策叠加互补,其中中国银行2024年质押融资金额为5.8亿元。
二是
充分发挥我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团队作用,与属地企业进行面对面、点对点地对接,达成合作意向,建立合作机制,服务范围覆盖全区各盟市。2024年全区共开展24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银企对接活动,惠及1035家企业。
三是
委托2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机构开展质押融资服务,协助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工作;2024年已完成42笔贷款,融资额达8.43亿元。
四是
持续推进专利权质押登记便利化改革,开展专利权质押登记线上办理试点,探索实行全流程无纸化办理工作,促进依法依规登记,提高服务水平,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了高效便捷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
五是
发布内蒙古自治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十大典型案例,范围包括专利、商标、地理标志质押融资以及部分盟市、银行的有益经验和特色模式,通过对典型经验的借鉴推广,不断拓展和丰富知识产权金融服务。
六是
通过对专利质押相关数据的分析,得出随着知识产权质押担保工作在各领域的不断延伸,目前自治区质押担保企业逐渐从大型国有企业、重资产企业向中小微科技型企业转变,贷款客户群主要集中在处于成长期,有一定规模和还款能力的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出质人中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占到了全部专利质押贷款的85%以上。中国银行、内蒙古银行、浦发银行、邮储银行等机构创新产品服务,开发了符合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专有产品,扩大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和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