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修炼投资的水晶球
在纷繁复杂的策略分析派系中发出我们的声音,在布满荆棘的投资实战中修炼我们的水晶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清晨朗读会  ·  渊源直播 ·  2 天前  
清晨朗读会  ·  清晨朗读3180:When Your ... ·  2 天前  
进出口银行  ·  坚定信心 深化改革 ... ·  12 小时前  
银行家杂志  ·  一银行获批筹建! ·  2 天前  
清晨朗读会  ·  渊源直播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修炼投资的水晶球

强政策预期与货币宽松下,聚焦产业政策与科技细分——12月政治局会议点评

修炼投资的水晶球  · 公众号  ·  · 2024-12-10 09:52

正文


点击蓝字 关注中泰策略


投资要点

一、事件

二、点评

三、投资建议




一、事件


新华社北京12月9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听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工作汇报,研究部署202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主持会议。


二、 点评


在近期的报告中我们着重强调,“预期管理”或驱动“岁末年初”以及明年上半年行情的核心因素。本周一年底政治局会议召开,其积极表述符合我们此前预期。除此之外,12月6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同样表述积极。结合两大会议表述,我们有以下判断:


1、2025年经济政策总基调将更加自信。 政治局会议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将顺利完成”。党外人士座谈会中领导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做好明年经济工作,首先必须坚定必胜信心”。与9月“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相比,当前领导层的政策信心显著增强。


2、“预期管理”是提振信心重要路径。 在财政刺激保持定力的基础上,年底政治局会议延续9月“强预期管理”,以提振市场信心为需求侧主要抓手。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且能一定程度上带动财富效应。强“预期管理”下,股市或将是提升居民信心,进而提振内需的重要抓手。


3、政策框架定力保持,表述更加积极。 本次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打好政策“组合拳”,政策表述更加积极。同时也需要看到,当前政策框架依然不变: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这些“针对性、有效性”的说法意味着政策“不搞强刺激”的框架没有变化。


4、财政强刺激保持定力下,货币政策是亮点。本次会议指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说法是多年来第一次出现。这一变化或说明明年将会使用更有力的货币政策工具,但并不意味着放松稳定汇率与币值目标。货币政策全年宽松力度依然与特朗普减税、通胀、举债力度密切相关。


三、投资建议


当前“岁末年初”阶段核心城市楼市仍有韧性,特朗普政府尚未执政,而金融监管处于“空窗期”。年底政治局会议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积极表述将驱动市场政策预期持续向上。因此,11月下旬至春节将是未来半年重要的时间段。


就行业配置而言,我们此前指出,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促进消费”等表述下,消费、地产在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后也有一定的主题性机会。另外,明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与产业政策相关的科技与方向或是“岁末年初”行情真正的主线,这些方向包括:

1)马斯克相关的“硬科技革命”,如:机器人,商业航空天等,或将在高层级政策文件中得到积极响应;

2)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的核心军工。在政策更加注重安全的背景下,军备易耗品库存或提高。关键设备国产替代等近期因军队反腐强化有所调整,或是中期重要的布局机遇;

3)基建方面,与国家战略腹地和产业链转移密切相关的西部基建主题,将是明年基建重点发力方向;

4)提振信心下,A股作为需求侧最重要的抓手。市场的活跃将使得龙头券商成为顺周期板块中的强势方向;

5)化债防风险下,国央企红利估值预计将在回购、并购重组、市值管理下不断提升,是投资组合中长线底仓品种。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经济恢复不及预期,海外地缘风险超预期。

报告正文

事件


新华社北京12月9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听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工作汇报,研究部署202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打好政策“组合拳”,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点评

在近期的报告中我们着重强调,年底政治局会议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或在政策预期等方面表述相对积极,“预期管理”是驱动“岁末年初”以及明年上半年行情的核心因素。本周一年底政治局会议召开,其积极表述符合我们此前预期,使得A50,港股等海外中国资产快速拉升。除此之外,12月6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今年经济形势和明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结合两大会议表述,我们有以下判断:


1、2025年经济政策总基调将更加自信。 政治局会议认为,今年我国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改革开放持续深化,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有序有效,民生保障扎实有力, 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将顺利完成。 除此之外,党外人士座谈会中领导指出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将顺利完成,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做好明年经济工作,首先必须坚定必胜信心”。 与9月“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相比,当前领导层的政策信心显著增强。


2、 “预期管理”是提振信心重要路径。在财政刺激保持定力的基础上,年底政治局会议延续9月“强预期管理”,以提振市场信心为需求侧主要抓手。 政治局会议在提及股市、楼市时重点强调 “稳定预期、激发活力” 。故政治局会议全文表述上较为积极,出现如:“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等积极说法。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且能一定程度上带动财富效应。强“预期管理”下,股市或将是提升居民信心,进而提振内需的重要抓手。



3、政策框架定力保持,表述更加积极。 本次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打好政策“组合拳”,政策表述更加积极。同时也需要看到,当前政策框架依然不变:政治局会议强调要 “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这些“针对性、有效性”的说法意味着政策“不搞强刺激”的框架没有变化。


另外,党外人士座谈会明确: “要保持战略定力” ,政治局会议多次强调 “统筹发展与安全” ,且高质量发展主线——科技的新质生产力,防风险,扶贫,环保占据明年工作的主要篇幅。


4、财政强刺激保持定力下,货币政策是亮点。 本次会议指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方面,财政政策是延续了过去多年“更加积极”的定调,亦说明财政不搞“强刺激”框架并未变化。另一方面,货币政策“适度宽松”说法则是多年来第一次出现。在此之前的多次会议,一直使用“稳健的货币政策”描述。这一变化或说明明年将会使用更有力的货币政策工具,但并不意味着放松稳定汇率与币值目标。货币政策全年宽松力度依然与特朗普减税、通胀、举债力度密切相关。


投资建议

我们此前反复强调,本轮行情中,散户等活跃资金而非机构、外资是当前市场主要增量资金。对于这类活跃资金而言, 政策预期、金融监管节奏、楼市财富效应与其他超预期风险扰动 是决定此类资金行为,进而影响市场走势的四大关键因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