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兴证固收研究
兴业证券固定收益研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海证券报  ·  券商前总裁“老鼠仓”,罚没超1800万元 ·  3 天前  
中国证券报  ·  【财经早报】000408,控制权或生变,今起 ... ·  5 天前  
冠南固收视野  ·  “退平台”与“市场化经营”主体利差表现如何? ·  5 天前  
中国证券报  ·  历史新高!近1300亿元抢购 ·  5 天前  
中国证券报  ·  【财经早报】9点半,重磅数据发布!60121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兴证固收研究

【兴证固收.利率】弱美元对债市影响几何? —对汇率和利率关系的再思考

兴证固收研究  · 公众号  · 证券  · 2018-01-28 21:54

正文

报告正文

2017年以来,美元整体呈现见顶回落的趋势:美元指数从2017年年初的103下跌至89左右。随着美元持续走弱,市场普遍关心人民币走强是否会带来增量资金大幅流入,从而支撑债市。基于此,本轮从历史经验和本轮弱美元的不同点出发,探讨弱美元对我国债市的影响,以期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分析思路。


美元走弱有利于国内利率回落?历史表明,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历史经验来看:美元指数走势与我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呈现出显著的反向相关关系,即美元走弱通常伴随我国10年国债收益率上行,而非下降。并且美元与中国国债收益率的相关性显著高于人民币汇率、工业增加值、通胀等因素与国债收益率的相关性。此外,中美利差与美元指数的走势实际上多有背离,并且美元指数的拐点经常领先于中美利差的变化,因此利差角度难以解释美元与中国国债收益率的强相关性。


理解美元与我国长债利率负相关关系的一个中期框架。主导美元和我国长债利率走势的核心逻辑可能是源自实体基本面的变化:1)美元走势影响全球需求和通胀预期,从而影响我国实体基本面。一方面,美元作为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锚”,弱美元会推升大宗商品价格,改善大宗出口国盈利,从而改善其需求;另一方面,弱美元有利于缓解新兴市场经济体外债偿付压力。此外,以往美元走弱背后往往对应着美国货币政策由紧转松,这也起到促进全球需求的作用。整体来看,弱美元通常伴随着我国外需改善,而在外需支撑国内基本面和全球通胀预期上升背景下,国内债券收益率也面临上行压力;2)美元影响我国流动性派生方式,同时实体基本面变化影响其对流动性的吸引力。以往来看,全球贸易上行背景下,外汇占款是国内流动性派生的主要方式,但这种资金流入更多体现在实体流动性宽裕,起到强化基本面上行的作用,反而不利于债市表现。相反,美元走强下,外需回落和资本外流导致基本面压力增大,同时央行转变为主动投放流动性的角色。这种情况下,基本面对流动性吸引力下降,金融市场流动性充裕,从而有利于债市。


本轮弱美元对国内利率影响的“相同”与“不同”:

  • 相同:实体基本面的逻辑仍将主导汇率与利率的关系。去年以来的美元转弱,促进了我国实体基本面的修复:1)宏观层面,外需对我国GDP的贡献由负转正,成为支撑2017年GDP企稳的关键因素;2)微观层面,2014-2015年美元走强,微观企业资产负债表明显受损,而近年来美元转弱,企业资产负债表明显修复。3)海外层面,近期美元和美债价格同时走弱也并非资金抛售美元资产所致,美国基本面受到的冲击程度可能相对有限。

  • 不同点1:本轮弱美元处于全球流动性紧缩周期,增量资金流入整体将受制约。过去几轮美元由强转弱,往往对应着美国货币政策由紧转松。然而,本轮美元走弱更多则是由于欧、日等经济体的基本面和货币政策向美国收敛所导致,即全球流动性整体处于收紧周期,因此,增量资本流入的幅度可能会受制约。此外,人民币汇率短期出现大幅升值反而也不利于资金持续流入。实际上,去年以来我国结售汇逆差的改善,主要来自于购汇意愿的下降,而结汇意愿上升的贡献较小。

  • 不同点2:外需对基本面阶段性仍有支撑,为国内金融监管进一步提供窗口。虽然美元短期存在超调可能,但由于欧洲基本面复苏势头仍强于美国,欧央行货币政策向美国收敛大概率会持续,而同时,当前美元上行的内生动力阶段性有限,弱美元格局可能仍会延续。在此背景下,外需对国内的基本面阶段性仍有支撑,这实际上为金融监管提供了更长的窗口期,因此,金融监管可能仍将是制约长债表现的一个重要中期变量,债市核心矛盾转变仍需时间。


风险提示:基本面变化超预期;监管政策超预期

报告正文

2017年以来,美元整体呈现出见顶回落的趋势:美元指数从2017年年初的103下跌至89左右。随着美元的持续走弱,市场普遍关心人民币汇率走强是否会带来增量资金流入的大幅改善,从而支撑债券市场。基于此,本轮从历史经验和本轮弱美元的逻辑不同点出发,探讨弱美元对我国债市的影响,以期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分析思路。


美元走弱有利于国内利率回落?历史表明,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回顾历史经验可以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美元指数走势与我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呈现出显著的反向相关关系,即美元走强通常伴随我国10年国债收益率下行,相反,美元走弱通常伴随10年国债收益率的上行。并且从相关性来看,美元与中国国债收益率的相关性显著高于人民币汇率、工业增加值、通胀(2010年之后)等因素与国债收益率的相关性。一个可能的解释是,美元与我国长债利率相关性可能反映了中美利差与美元汇率之间的联系。但是从数据上来看,中美利差与美元指数的走势实际上多有背离,并且美元指数的拐点经常领先于中美利差的变化,因此利差角度难以解释美元与中国国债收益率的强相关性。

理解美元与我国长债利率负相关关系的一个中期框架。实际上,主导美元和我国长债利率走势的一个核心逻辑可能是实体基本面的变化,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美元和我国长债收益率的反向关系:

  • 1)美元走势影响全球需求和通胀预期,从而影响我国实体基本面。弱美元通常伴随大宗商品价格和全球贸易需求回升,从而改善我国外需环境,这背后可能有几方面原因:一方面,美元作为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锚”,弱美元会推升大宗商品价格,改善大宗出口国的盈利,从而促进其需求;另一方面,弱美元也有利于缓解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外债偿付压力,改善资产负债表状况。与此同时,以往的美元走弱背后往往也对应着美国货币政策由紧转松,从而也会促进全球需求。因此,整体来看,弱美元通常伴随着我国外需的改善,而在外需支撑国内基本面和全球通胀预期上升(大宗价格上升)的背景下,国内债券收益率也面临上行压力。

  • 2)美元影响我国流动性派生方式,同时实体基本面变化影响其对流动性的吸引力。以往来看,全球贸易上行的背景下,贸易顺差和外汇占款是国内流动性派生的主要方式,而央行则是扮演被动回收流动的角色。但这种资金的流入更多体现在实体流动性宽裕,起到强化基本面上行的作用,这反而不利于债市表现。相反,美元走强的背景下,外需回落和资本外流导致基本面压力增大,而同时央行则转变为主动投放流动性的角色。这种情况下,基本面对流动性的吸引力下降,金融市场流动性充裕,从而有利于债券收益率回落。

本轮弱美元对国内利率影响的“相同”与“不同”:

  • 相同:实体基本面的逻辑仍将主导汇率到利率的关系。我们曾在2015年3月的报告《贬值,债走牛还是走熊?》中阐述过,汇率的贬值不一定会导致债券走熊,这背后反映的逻辑其实与美元和国债收益率走势负相关的逻辑一致,即主导作用来自实体基本面变化的逻辑。实际上,去年以来的美元转弱,也促进了我国实体基本面的明显修复:

    1)宏观层面,外需对我国GDP的贡献由负转正,成为支撑我国2017年GDP企稳的关键因素;

    2)微观层面,2014-2015年美元大幅走强,导致微观企业资产负债表明显受损(出口商品价格下跌,美元负债偿还压力大增),而近年来,美元转弱,企业资产负债表出现明显修复。

    3)海外层面,近期美元和美债价格同时走弱也并非资金抛售美元资产所致:一方面,美股走势仍然强劲,另一方面,美债收益率上行主要源自通胀预期上行,实际收益率未大幅上升。因此,美国基本面受到的冲击程度可能相对有限。

  • 不同点1:本轮弱美元处于全球流动性紧缩周期,全球流动性整体“水位”回落将进一步制约增量资金。过去几轮美元由强转弱,往往对应着美国货币政策由紧转松。然而,本轮美元走弱的背景却恰恰相反:当前美国货币政策正处于收紧的阶段,而美元走弱更多是由于欧、日等经济体的基本面和货币政策向美国收敛所导致,即全球流动性整体处于收紧周期。这意味着,与过去几轮资本流入相比,本轮人民币走强后,增量资本流入整体可能会受制约。此外,人民币汇率短期出现大幅升值反而也不利于资金持续流入。实际上,去年以来,尤其是下半年人民币升值加速以来,我国结售汇逆差的改善,主要来自于购汇意愿的下降,而结汇意愿上升的贡献很小。


  • 不同点2:基本面阶段性有支撑,为国内金融监管进一步提供窗口。2016年4季度以来,国内金融监管趋严,债市持续承压。虽然美元短期存在超调的可能,不排除出现反弹,但由于欧洲基本面复苏势头仍然强于美国,欧央行货币政策向美国收敛可能仍会持续,而同时美国税改落地后,美元上行的内生动力阶段性也相对有限,这意味着弱美元格局可能仍会延续。在此背景下,外需阶段性对国内基本面可能仍会有支撑,这实际上也为金融监管提供更长的窗口期,因此,金融监管可能仍是制约长债表现的一个重要中期变量,而债券市场的核心矛盾的转移仍需时间。

风险提示:基本面变化超预期;监管政策超预期

注:文中报告依据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弱美元对债市影响几何? —对汇率和利率关系的再思考

对外发布时间:2018年1月28日

报告发布机构: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 :

唐跃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13070005

黄伟平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14080003

喻坤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17090003

 


使用本研究报告的风险提示及法律声明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仅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等均仅供客户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邀请或要约。该等信息、意见并未考虑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客户应当对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并应同时考量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必要时就法律、商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家的意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本公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并不对使用本报告所包含的材料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相关的其他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升可跌,过往表现不应作为日后的表现依据;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同时,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除非另行说明,本报告中所引用的关于业绩的数据代表过往表现。过往的业绩表现亦不应作为日后回报的预示。我们不承诺也不保证,任何所预示的回报会得以实现。分析中所做的回报预测可能是基于相应的假设。任何假设的变化可能会显著地影响所预测的回报。

本公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及建议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本公司没有将此意见及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本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出与本报告中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除非另有书面显示,否则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权均属本公司。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未经授权的转载,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转载责任。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提及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报告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投资者请勿将本报告视为投资或其他决定的唯一信赖依据。


投资评级说明

报告中投资建议所涉及的评级分为股票评级和行业评级(另有说明的除外)。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12个月内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的涨跌幅,A股市场以上证综指或深圳成指为基准。

行业评级:推荐-相对表现优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中性-相对表现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持平;回避-相对表现弱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

股票评级:买入-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大于15%;审慎增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在5%~15%之间;中性-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在-5%~5%之间;减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小于-5%;无评级-由于我们无法获取必要的资料,或者公司面临无法预见结果的重大不确定性事件,或者其他原因,致使我们无法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


免责声明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平台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专家、嘉宾或其他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讲、交流或会议纪要等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机构之观点),亦不构成任何保证,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平台内容仅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使用,若您并非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或转载本平台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在任何情况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团队、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平台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平台旨在沟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经验,不是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发布观点不代表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观点。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应以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的报告为准。本平台所载内容仅反映作者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或发布本平台内容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平台所载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