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老师已经离开我们一年了,她走的是那样的突然,犹如她一贯雷厉风行的作风。这一年中总能想起和曹老师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带着对逝者的思念,写下只言片语作为对恩师的纪念。
和曹老师的渊源要从父亲说起,我父亲是1992级中国戏曲学院师资大专班的学生,曹老师时任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儿时常听父亲提起,印象很深的是曾经上级有意把曹老师升职调任其他单位,因为曹老师对京剧事业和本专业的热爱,被曹老师拒绝,毅然留在戏曲学院教学。第一次见到曹老师是在2000年初,本科入学考试时,曹老师是评委之一,印象里第一次碰面是在当时学院老校址教学楼北门的楼道口。进校之后我本科四年的专业老师是吴炳璋先生并在01年开始和张素英老师上课。第一次上曹老师的课应该是02年,曹老师给00级学生上弦合课,当年的授课剧目是《秦香莲》《玉堂春》《锁麟囊》。
03年本科毕业的前一年,我十九岁,当时我的状态很迷茫,工作无望,前途未卜,而且本科在读期间只能算个劣质生。曹老师当时给我的印象是很干练、很严厉,可以说是让我望而生畏的,完全不愿也不敢接近。当时的我很叛逆,父母很担心我的前途,希望我能继续求学,在父母的不放弃和坚持下,妈妈背地里私自给曹老师打了电话。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曹老师很率性的亲自打电话把我叫到教学楼的519办公室和我谈心。时至今日每当想起这一段总是历历在目,非常感动,从此也结下了我和曹老师更加深厚的师生之情。鼓励我考研,为我规划前途(当时曹老师期望我学成后留校从事教育工作)然后是帮助我备考,定考试曲目(《夜深沉》《女起解》反二黄慢板《大保国》快三眼),捋顺各行当、板式的曲目。当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曹老师是专业考试的主考官,这也让我在专业考试的时候非常踏实,之后专业和文化考试的成绩,都是曹老师第一时间告知我的,我也没有辜负期望成为当年曹老师唯一招进的研究生,记得最后出成绩时和曹老师通话我正在公交车上,当时冲下车兴奋了许久。
04年9月入学前曹老师聘请何顺信先生、燕守平先生组成专业导师组,并聘请宋飞老师进行复课教学。曹老师上课的内容是教授唱腔伴奏理论并代何顺信先生(因上课前夕何先生突然抱病瘫痪在床,所以并未能与先生谋面)上张派剧目伴奏课。期间曹老师与燕守平先生和首位京剧器乐研究生王彩云老师编著我国第一本京胡考级曲集,曹老师还利用闲暇时间带领她的首位京二胡研究生南楠和我进行曲谱校对工作,并对其中生疏曲目进行传授。05年研一的下学期,我与中国京剧院的张建国先生开始合作。得到了曹老师全力支持,不但把我之后的课程灵活排课还针对我的实践演出调整了最初的教学计划。
曹老师的教学理念很开明,在专业上支持督促我向各位老师学习,监督我和燕守平先生及其他老师的学习情况,鞭策我向学院里的吴炳璋先生、王鹤文先生等求教,并亲自联系,先后把我推荐给李祖铭先生和万瑞兴先生学习。
毕业论文阶段根据我个人的学习经历及当时刚刚百场的舞台演出实践制定选题和内容,并敦促我向各位先生求证指点。其实最后离曹老师的期待是有一定距离的,曹老师还是让我顺利的通过了答辩,完成了学业,对于京胡理论的建设和研究也是曹老师一直对我们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