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你们知道吗?其实第一个靠“吃鸡”火的人叫王景愚。
1983年,第一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演员王景愚表演了一段哑剧小品——《吃鸡》。凭着王老师惟妙惟肖的幽默表演,让“吃鸡”一词一夜成名,家喻户晓。
最近,“吃鸡”又火了,但不是因为30多年前的小品了,今天的“吃鸡”,是说一款FPS生存类网络游戏——《绝地求生》。
从百度指数来看“吃鸡”走红的历史,短短五六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从零开始的飞越,尤其是9月之后网络声量直线飙升。原因是一段王思聪直播《绝地求生》怒骂队友林更新的视频,国民老公都在玩了,吃鸡能不火吗?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绝地求生》被叫做“吃鸡”呢?因为获胜后,屏幕会跳出“大吉大利,今晚吃鸡”这几个字,英文原版是“Winner winner,chicken dinner!”
而且,吃鸡不仅是国内火,更是世界级的现象网游。《绝地求生》是由韩国游戏开发商Bluehole制作,其实至今还为正式上线,但是短短8个月全球累计销量已经超过了2000万。在今年第35届游戏大奖“金摇杆奖”上,《绝地求生》荣获最佳多人游戏和最佳PC游戏两项大奖。
《绝地求生》位居Steam游戏平台销量冠军连续34周,全球同时在线人数超过200万,是第二名《DOTA 2》的4倍以上。
更惊人的是这款并不是免费游戏。《绝地求生》被调侃是“首付98月供30”,因为在Steam上花98元买下游戏后,由于没有国内服务器,玩家还得在再花钱购买网络加速器才能顺利游戏,加速器月费为30元左右。
如此大的声势让腾讯也不得不出手了。几天前,腾讯官方正式宣布拿下《绝地求生》国内代理,消息一出腾讯股价立马上涨2.38%,同时市值突破4万亿大关。
《绝地求生》的火爆还让日益沉沦的网吧行业迎来转机。由于游戏本身糟糕的优化,想要爽快地体验《绝地求生》需要很高的电脑配置,这让不少玩家不得不在网吧进行游戏。
《绝地求生》为什么能成为一款现象级产品呢?有人说是营销做得好,有人说是网红游戏主播带流量,其实这些都不是本质。现象级的产品,一定是握住了人性的某种痛点。
先介绍下《绝地求生》的游戏规则:一百名玩家需要降落在一座荒岛上,岛上随机分布着枪械、护具和载具,玩家需要自行寻找这些装备;荒岛范围很大,但每隔一段时间安全区会缩小,玩家需要留在安全区内才能生存;游戏没有任务、没有剧情、没有固定玩法,玩家只需要想办法利用一切资源和策略,成为活下来的最后一人。
《绝地求生》并不是第一款做大逃杀元素的游戏。《H1Z1杀戮之王》、《武装突袭3》的大逃杀模式,以及《方舟:适者生存》,这些游戏都比《绝地求生》更早使用大逃杀模式,但只有《绝地求生》是纯粹的大逃杀。
《绝地求生》的设计师布伦丹·格林(Brendan Greene)在接受《滚石》采访时说:“很多游戏的玩法太套路了,你知道敌人从哪儿来。噢他在这儿,他在那儿,然后你就‘砰砰’……大逃杀玩法不一样。你永远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每局比赛都像是一个独特的故事,带给你不同的体验。这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