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态环境科学
最新学术成果与讯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研之成理  ·  西北工业大学/奥克兰大学Nat. ... ·  昨天  
NaturePortfolio  ·  多余的人 |《自然》科幻专栏 ·  2 天前  
NaturePortfolio  ·  火遍全球的DeepSeek:科学家是怎么用它的? ·  3 天前  
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  破局科研困境:聚焦基层创新环境与晋级体制改革 ·  3 天前  
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  破局科研困境:聚焦基层创新环境与晋级体制改革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生态环境科学

中科院城市环境所Harmful Algae|水鸟和水库对拉氏尖头藻全球扩散与分布的影响

生态环境科学  · 公众号  ·  · 2024-12-27 08:52

正文

水体癌症 之称的蓝藻水华是富营养湖库常见的生态灾害,严重威胁水生态健康和供水安全。全球变暖背景下,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中营养湖库中,拉氏尖头藻( Raphidiopsis raciborskii )经常形成蓝藻水华( J in et al., 2023. Water Research, 245: 120639 )。拉氏尖头藻可分为无毒和产毒株系;其中,产拟柱胞藻毒素的藻株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和东南亚。拉氏尖头藻水华不仅影响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群落演替和物种共存( Liu et al., 2019. The ISME Journal , 13: 2196– 2208 ),而且改变水库浮游生态系统的碳氮循环( Gao et al., 2022 . Freshwater Biology, 67: 1344–1356 )。

国际上普遍认为拉氏尖头藻是热带物种,目前该物种已从热带水体入侵扩张到亚热带地区,甚至在温带湖库也有报道。 1995 年前,我国没有其分布报道; 2010 年后,我国东南地区水库报道显著增多。有学者认为水鸟可作为拉氏尖头藻远距离扩散传播的媒介,但是缺少实验证据。此外,对全球范围内拉氏尖头藻分布与全球水库数量的关系尚未见报道。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水生态健康研究组(杨军团队)以福建水库分离的拉氏尖头藻和番鸭( Cairina moschata )为实验对象,模拟开展了水鸟携带拉氏尖头藻实验。通过收集拉氏尖头藻历史文献,结合全球水库大坝信息进行 Meta 分析,探讨了水库数量对拉氏尖头藻全球分布的影响。

结果显示,拉氏尖头藻能够通过水鸟携带进行扩散。具体而言,体内携带( Endozoochory ,粪便)中未检测出拉氏尖头藻;然而体外携带( Ectozoochory ,喙、羽毛以及蹼部位)能检出拉氏尖头藻,并且在适宜条件下,经携带 96 小时后的拉氏尖头藻能够存活并建立种群。结合迁徙水鸟的飞行速度,估算出水鸟单次体外携带拉氏尖头藻的最远扩散距离为 2300 千米。据此推测,中国东南地区水库中拉氏尖头藻可能是沿着东亚 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 East Asian-Australasian Flyway )被迁徙水鸟从热带地区携带传播而来的。统计结果表明,拉氏尖头藻主要分布于湖泊与水库等静水生境,占全球所有分布点的 95% 。值得注意的是,大洋洲和亚洲的拉氏尖头藻产毒株占比最高,分别为 59.6% 16.9% 。此外,在时间尺度上随着全球水库建成数量的增多,拉氏尖头藻分布报道点数量随之增加;尤其在 1960–1980 年间水库数量急剧增加, 2000–2020 年间拉氏尖头藻分布报道点数量也急剧增加。进一步分析发现,新增水库数量和拉氏尖头藻分布点增加数量之间具有显著相关关系,最大相关系数出现在水库建成 38 年后。

该研究证明了水鸟是拉氏尖头藻扩散传播的媒介,全球大规模修建的水库为拉氏尖头藻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研究结果为拉氏尖头藻全球扩散与水鸟传播提供了新证据,加深了我们对拉氏尖头藻的全球扩散途径与传播机制的认知,为全健康( One Health )理念下拉氏尖头藻入侵和水华发生的早期预警防控提供了新思路。

摘要图

研究结果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