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巴黎奥运会闭幕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作为每四年一届的国际级体育盛事,许多品牌都在努力构建产品、内容、品牌与体育之间的联系,希望通过体育营销的热度带动品牌流量。
广告门从创意性、话题性、投放量、传播度等几个角度,整理了本土品牌在巴黎奥运会期间的营销案例(含国外品牌的本地化奥运营销),看看各大品牌们是如何玩转奥运营销的。
品牌方:伊利
在巴黎奥运会公布徽标的时候,会徽就曾因为太像知名节目主持人鲁豫而引来无数围观。但真正想到把这种自然流量、网友创意认真拿来做一个传播案例的恐怕也只有伊利了:
品牌:宝洁
巴黎奥运会已经结束,中国代表队以40块金牌并列第一。宝洁作为全球领先的日用消费品公司,最懂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显露出的精气神,正如宝洁奥运短片中所提到:
冠军并不来自天生,而诞生于365天乒乒乓乓的日常。
短片从高国民认知度的“国球”入手,将宝洁与乒乓球之间高度契合的国民属性相结合,借助“没有哪一颗球能轻易落到地上”这股中国人独有的精气神串联起赛场健儿和每一位国人,诠释了
宝洁以高标准支持着每一个人,陪伴着中国亿万冠军的点滴日常。
同时宝洁还在开赛前,为每一位入住奥运村的运动员提供宝洁专属洗漱包,包含舒肤佳、潘婷、海飞丝等产品;并在本届巴黎奥运村设置美发沙龙、牙科诊所、洗衣房、母婴室等4大服务场馆,全方位守护每一位运动员无论场上场下时刻保持最佳状态。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夏日“橙色”热浪来袭,用行动对场外的七嘴八舌Say no,被奥运唤醒的运动因子是时候释放出来了。作为本次巴黎奥运会的持权转播商、核心玩家,快手把奥运氛围拉满,聚焦网球、滑板、拳击、街舞、骑行五大潮流赛事,在奥运开幕前夕,发起“全橙出击”奥运主题活动。
“不是巴黎去不起,而是全橙出击更有性价比”,全橙出击从大众情绪切入,把竞技场搬到家门口,让与巴黎相距千里的年轻人,也能拥有一份实实在在的奥运参与感,感受奥运的激情与活力,并在年轻人的社交对话中,展现一个不同以往印象中的快手。
品牌:Nike
代理商:W+K
Nike作为头部运动品牌,自然也不会错过巴黎奥运会如此重要的营销节点。就在巴黎奥运会开幕之际,Nike邀请几位顶级运动员拍摄了一组名为“Winning Isn’t For Everyone”主题海报:
这组海报共包含了16句以运动员口吻说出的文案,每一句都包含那些杰出运动员那不同于他人的强烈好胜心。搭配上冲击感十足的画面表现,以及遍布街头地铁的广告投放,Nike在巴黎奥运会的营销上同样充满了“好胜心”。
品牌:小红书
作为“三亿人的生活百科全书”,小红书的奥运营销同样与“大众生活”相关联。这次小红书邀请来两位冠军,在巴黎铁塔前开启了一场有趣的对话:
这支奥运广告主打短平快,四个场景,四组对话,刘翔和姆巴佩三次对视,是15秒里的全部要素。乍看不以为意,很多人却上瘾N刷,根本停不下来。细看广告片的文案,由精炼直接的“问题+解法”组合,把减法做到了极致。而姆巴佩那句带翘舌音、语调上扬、尾调延长的法式普通话“小ong书”,却在注意力稀缺的互联网上一举爆火,不论看没看过广告片,“法式姆语”几乎都成了近期人们口中“最city”的语言。
品牌:阿里云
AI广告在当下难免有一股子“AI味”,但阿里云的这支AI修复影片《永不失色的她》以细腻的视角,讲述了从1952年开始,数个女性如何打破传统,成功在奥运证明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