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雨果跨境了解,2月4日,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同时,中国在世贸组织就美国对华产品加征10%关税措施提起诉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自2025年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有关事项如下:
一、对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具体商品范围见附件1。
二、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加征10%关税,具体商品范围见附件2。
三、对原产于美国的附件所列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分别加征相应关税,现行保税、减免税政策不变,此次加征的关税不予减免。
另外,中国驻美国使馆发言人表示,美方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关税,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已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采取了必要反制措施,完全正当、合理。同时,中方已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坚定捍卫自身合法权益。
关于特朗普关税新政的影响,可扫码进群交流
除了加征关税,特朗普还取消了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包裹关税豁免政策,这一政策变动也引起了行业的广泛关注。
因为这意味着跨境出口的成本将增加,导致相关商品价格上涨,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将被削弱,还可能进一步压缩中国对美出口企业和跨境卖家的利润空间。
有行业人士指出,义乌、华强北等以低价优势著称的产业供应链将直接受到影响。随着800美元关税豁免的取消,物流成本、关税以及清关费用的增加将导致这些地区的低价策略失效,0.99美元包邮等模式可能成为历史。
此外,对于铺货卖家也可能产生较大冲击,其原本依赖的“铺货+低价+爆款”模式在特朗普关税新政的影响下可能失效。
知名品牌前海外DTC操盘手Risa对雨果跨境表示,初步来看肯定会有影响,特别是一些走合规渠道、要上市的大牌,价格会有涨幅,不过大牌因品牌溢价能抵抗因汇率、关税带来的价格上浮,虽然有影响但我觉得问题不大。另外,小品牌、白牌,部分品类走的灰清,深圳应该有一半这样的货物走灰色清关,所以没影响但有风险。
对此,新东方工贸总经理朱秋城的看法是,可从四个方面看待此事的影响。第一,更加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和品牌化是未来的出路,如果失去了小额豁免的优势,2025年跨境电商依然要靠优化运营模式,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来保持竞争力。第二,可以考虑设海外仓,海外仓将成为“必需品”。第三,在第三国设立工厂,需要注意的是,产品应当符合相关的原产地规则,取得第三国的原产地证明,同时也要注意知识产权问题,这种模式可能受到新法案的挑战和制约。第四,卖家将考虑转变市场,除了欧美,转向东盟、一带一路、RCEP国家等新兴市场。
有物流行业人士表示,按照特朗普新规,超过美东时间1月31日上船的,超过3月6日到港的,所有品类(包含豁免)按新政策加税10%。新政之后,平均每个柜增加关税约1000美金,每公斤约人民币0.5元。其提出以下几点判断:
1、传统DDU模式的FOB或CIF雪上加霜,难上加难。
2、T86模式清关基本报废,航空小包直邮模式出货会转到海运集拼模式。
3、平台半托管模式业务会激增,进而导致提前备货海外仓一件代发业务迅猛发展。
4、海外仓价格可能会上涨,一件代发业务相关资源可能会紧俏。
如果在新政基础上持续增加关税,行业如何应对?其建议,行业所有参与方应该互相协作,帮忙分摊压力。出货可以转DDP拼箱模式。同时,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相关政策杠杆,发挥相关国企核心资源要素在关键时候的调配与稳定市场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