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并关注“青松华药”,或搜索微信号“GP_Pharma”直接关注,每日与您分享及时、有用的医药信息;沟通&合作:15760719011。
打击网售假药, 广东省出重拳,直接拉来了阿里巴巴到自己的战壕里!
▍你在网上搞假药,我在网下搞你!
据广东省食药监官网消息,6月14日,广东省食药监局与阿里巴巴集团就食药安全治理签署了合作协议。
广东省食药监决定,在已有监管基础上,引入后者大数据技术,建立线上、线下联合打击机制。
按广东省食药监局长骆文智的话说,这是双方优势互补。“充分发挥食药监部门的监管作用和阿里巴巴大数据资源优势,加强在数据交互、协作处理、案件协查、数据共享、联合打假等方面的合作。”
将火力集中在网上,是何用意呢?
▍悖象:守法经营受穷,违法倒卖暴富
提起网上的假药,全地球人都头疼。
国家食药监总局稽查局介绍,据评估,在全球互联网上销售的药品,约50%是假药。
之所以被称为“假药”,是因为其中不仅缺乏有效成分,甚至含有毒性物质,非但不能治病,反而可能害人。
但互联网的虚拟性、信息海量等特征为制假、售假提供了罪恶的温床。业内监管人士称,“网络假药已经形成一条隐蔽的产业链条。”不仅扰乱正常的药品流通秩序,更合法经营企业造成不良影响。
从数据看,被曝光的网售假药的案件,涉案金额动辄数百万、上千万元。
如四川达州的刘某等人生产“痹疼舒康冬虫草全蝎胶囊”、“帝皇丸系列”等37个品规假药,通过网络销往新疆、吉林、云南等15个省份,涉案金额达1100余万元;
山东一个小作坊利用网络打广告,通过快递公司将假药“喘泰欣胶囊”销往全国,涉案金额达2000余万元;
更有甚者,广东男子李某公然开设“官方网站”,销售治疗风湿类疾病的假药,蒙蔽众生。
被网友冠以售假之“王”的微商,销售假药的案例更是层出不穷。这其中最抢眼的莫过于之前药店经理人曾报道的“90后女孩通过微信卖假药,一年内买车买房”的新闻。
一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竟是微商”的戏谑语道出了多少人的无奈。而“守法经营受穷,违法倒卖暴富”的悖象,更是让所有药店人寒心!
▍大数据追根溯源的厉害之处
网售假药监管之难在于,制售假药地点涉及多地,且多为小家庭作坊式,隐蔽性强,而网售药品虚假信息无处不在,很难“对号入座”。
今年3月份海南省破获的网售假药“狮马龙血脉康胶囊”一案中,就体现出了追根溯源的难度:
售假者通过QQ、微信、淘宝等销售,使用虚假身份信息,频繁更换未经实名认证的手机号码和社交网络账号,更换网店销售,快递发货,上下家不见面。
从这一方面看,大数据的技术优势如信息抓取和贮存、分析和处理显露无遗。
通俗的讲,即从各种手机App或者网购平台上抓取信息并记录,通过分析有价值的信息,最后做出处理,提供超出常人的洞察力,堪称虚拟的“福尔摩斯”。
只是,这一颇具“黑科技”色彩的高精深技术,注定离公众视野很远。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已经开始接触到这一技术。比如,你网购东西,手机App会自动给你推荐你需要购买的物品;浏览网页,竟可以看到昨天搜索过的类似网页。
▍阿里的决心:坚信大数据是杜绝假药的正确方向
假药、冒牌药不仅让正规生产企业、药店蒙受巨大的名誉和经济损失,更是阻碍医药电商发展的“拦路虎”。
近两年医药电商风头难在的一大原因是,用户担心在网上买到假药。而作为电商的领军企业,阿里可不愿错过医药电商几千亿的市场。因此,杜绝假药既是为行业铺路,也是在为自己铺路。
其实,早在去年初,阿里健康在一份声明中就提出不会放弃参与健康和医药改革的初心和坚持。
“我们坚信大数据是杜绝假药问题的正确方向,我们投入近亿元杜绝假药的这一努力,给假药找‘麻烦’,也给自己找‘麻烦’。但求天下无假药,人人能买到平价药、良心药。”
现在来看,阿里与广东省食药监的合作也应了声明中的“初心与坚持”。
(来源:赛柏蓝—药店经理人 作者:夕语)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关注“骨有谷依”,分享更多骨科产品和疾病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