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经济观察报
《经济观察报》官方微信。最具影响力的市场化财经媒体,下辖纸质版、经济观察网、研究院、电子版、音视频、微博、微信等全媒体矩阵,并主办中国最受尊敬企业、中国杰出营销奖、中国蓝筹地产、观察家年会、可持续发展在中国、中国最具创新企业等系列品牌活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听说名字长的人都很好看你说对吗 ... ·  15 小时前  
南半球聊财经  ·  你有没有想过,其实我们可以不用那么多债务? ·  昨天  
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  ·  【新商业文化洞察】以春节营销为例,从烟火气到 ... ·  2 天前  
洪灝的宏观策略  ·  黄金租赁利率继续飙升,据传伦敦仓已经快没有未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经济观察报

招行遭质疑的资管计划风险几何?

经济观察报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9-18 20:12

正文

理性·建设性

遭质疑的招行资产管理计划风险敞口几何?

招商银行(下称“招行”)交出了一份“靓丽”的半年报才过半月时间,就受到了外媒的质疑。


9月5日,华尔街日报刊发一篇标题为“中国最危险的银行”文章,质疑招行的业绩其实并不是那么靓丽,而引起轩然大波。该篇文章中文版标题的措辞则比较缓和,为“招商银行只是看上去很美?”


此文对招行业务风险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认为招行过分依赖理财规模,其发行的理财产品余额约有人民币2.1万亿元(合3160亿美元),是中型银行中最多的;其次该文认为招行大量使用了所谓的资产管理计划(下称“资管计划”)。这种越来越流行的工具让银行可以成立不用并表的实体,并用这些实体来收购银行的一部分不良贷款,然后打包成证券出售给投资者。招行上半年这类敞口增加近20%,达到人民币4000亿元以上,这里很可能是许多不良贷款的藏身之处。


那么,遭质疑的这种资产管理计划风险敞口几何?


经济观察网通过多方了解获悉,招行发行理财产品和资管计划一般分为购买第三方机构发起的理财产品、资管计划或者自己发起非保本理财产品两种情况。银行自己发起的非保本理财产品,充其量只是一个代为管理的角色,严格来说银行没出一分钱,这种情况下银行也不会为这种非保本理财产品的投资人去兜底,因此银行并不承担风险;但是如果银行去买第三方机构的理财产品,便是真金白银投钱进去,这种情况要评估风险,有银行人士认为要看投资标的风险的高低,招行董秘办表示根据上市公司披露原则银行报表并不会穿透底层资产。


一位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从事银行业审计的人士对经济观察网表示,该种发行理财产品或资管计划的情况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下图所示的“在第三方机构发起设立的结构化主体中享有权益”,其结构化主体主要是指理财、资产管理计划和信托受益权等非标资产,通俗来说就是银行购买第三方机构发起的理财产品或者资管计划,一般是银行真金白银投钱进去的。



第二种情况就是“本集团作为发起人,但未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结构化主体中享有的权益”,指银行发行的非保本理财、基金和资产管理计划,通俗来说就是银行自己发起的非保本理财产品(下图所示)。“银行自己发起的产品,只是向储户拿钱再拿这些钱去投资项目,严格来说银行没出过一分钱,充其量只是一个通道,一个代为管理的角色。”上述普华永道人士表示。



鉴于此,银行购买其它机构的理财产品,是要入表的,并放在应收账款类投资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等科目下,而银行自己发起的产品,则不需要入表。经济观察网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招行董秘办,该部门相关人士表示“无论是在第三方机构发起设立的结构化主体中享有权益”还是“作为发起人,但未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结构化主体中享有的权益”都不纳入合并报表中,只是收益会体现在利润表当中。


另一方面,作为发起人或购买第三方发起的理财产品,招行相关业务的风险几何?首先看购买第三方理财发起这一项,按照财务报表附注,今年招行持有的“在第三方机构发起设立的结构化主体中享有权益”账面价值是6144亿元,较去年增加了557亿元,其中理财产品从此前552亿降至210亿元,而资管计划为4366亿,比去年底的3700亿增加20%;而至于由招行发起非保本的理财产品为2.1万亿,相较去年的2.3万亿所有下降,同时资管计划减少了400多亿。




上述文章质疑招行上半年存在的资管计划为4366亿,比去年底的3700亿增加20%,风险敞口会加大。一位银行人士对经济观察网表示,单纯从数量的增减去评价银行的风险指数并不全面,关键要看投资标的风险的高低。


但无论上述项目属于表内亦或是表外,财报中并没有具体列出投资的去向,经济观察网记者也从招行董秘办人士确认,根据披露的原则,银行并不会披露底层资产的去向。另外,上述普华永道从事银行业审计的人士表示,作为银行自身发起的的非保本理财、基金,作为通道的银行并不会为投资人兜底,因此银行本身并不需要承担任何风险。招行遭质疑的2.1万亿理财多半属于这个科目。




经 济 观 察 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