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
CBNData以商业数据报告、数据指数、定制化咨询等为核心产品,输出消费行业全景分析及面向企业和消费者的深度数据洞察;通过数据可视化、原生内容、活动、视频/直播等形式拓展数据研究业务边界,以数据+媒体的倍增效应,提升中国商业世界运行效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e公司官微  ·  万科,再获大股东42亿元借款! ·  6 小时前  
经济观察报  ·  入股汽车之家 揭秘海尔与平安的18亿美元合作背后 ·  10 小时前  
央视财经  ·  125亿元!今日发行! ·  2 天前  
华尔街见闻  ·  梁文锋亲自参与,DeepSeek发重磅论文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

【新商业文化洞察】以春节营销为例,从烟火气到文化力:探寻线下商业体的年味场景创新实践

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  · 公众号  · 财经  · 2025-02-20 10:00

正文

随着“回乡团聚”、“旅行过年”等多元跨年方式的兴起,传统的年味有了全新的表现形式。据2025年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专班公布数据,在刚刚过去的春节8天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 达23亿人次

春运迁徙潮叠加在地消费,团聚文化搭配传统活动,使春节成为了线下流量爆发的关键节点。联通数智智慧足迹数据显示,从除夕到大年初二,全国900多个商圈客流量较去年春节同期增加21%。

流动带来机遇,需求拉动增长。毫无疑问,线下在地场景,是品牌春节营销无法忽视的战场。

而被唱衰了一整年的线下超商,也终于在年关“扬眉吐气”,部分商业综合体及线下市集通过丰富的民俗活动及IP联名异军突起,杭州“杭州武林商圈”客流量荣登31城市核心商圈客TOP5,上海蟠龙天地以99.9的热门指数跻身全国商场TOP3,北京朝阳合生汇凭借年轻化定位登顶人气榜首。

春节假期虽短暂,但线下零售经济体需更长久的强心剂。本文聚焦春节期间各大商业综合体的新春市集及文化活动,分析超商、市集如何通过市集经济、IP联名等创新举措长久接住节日流量,创造新的客流及消费增量。

在地文化极致放大

文旅结合创造流量新抓手

美团旅行数据显示,作为申遗成功的首个春节,逛灯会庙会是体验年俗的重头戏,春节前三日全国“灯会”“庙会”的搜索热度环比增长217%。

在传统文化热度不断提升的大趋势下,各地线下经济体纷纷通过挖掘和放大在地文化,打造具有独特吸引力的春节体验,这也成为春节假期吸引游客的重要抓手。

上海游园X市集体验活动,

展现多元海派文化

错落有致的江南园林、绿意环绕的现代公园、丰富的市民活动,共同组成了上海的游园文化;春节期间,上海利用公园、古镇与文化空间,举办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与市集活动。金山枫泾古镇的“白日欢聚枫泾·夜游古镇灯彩”、上海蟠龙天地的“蟠龙水集·乙巳庙会”、奉贤青溪老街的非遗课堂,通过春节观灯、传统庙会与集市以及专业的非遗活动让游客零距离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图源:公众号“侬好上海”

而在年俗活动中,上海更是融入了展现城市特色的多元海派文化。 世博文化公园意大利生活艺术大展&世博新年花市、外滩源“画蛇添福”主题市、武康路快闪市集主题活动等,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传统技艺和现代艺术的交融中,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这一春节活动“模板”也在元宵节被成功复刻,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举办的包含非遗技艺、国潮巡游、经典芭蕾舞剧、亲子互动、艺术展览五大板块的“闹元宵”活动,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再次体现了海纳百川的城市文化特质。

成都太古里X四川皮影,

新春主题东方神话大戏开演

《山海经·大荒经》中有云“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在乙巳蛇年春节,成都太古里将蛇年元素从《山海经》这一充满想象空间的传统文化IP中汲取灵感,结合富有地域特色的四川皮影,打造了一场新春主题东方神话大戏。

象征万物生的扶桑花,灵蛇、福象、喜鹿、瑞鹤、锦兔、富甲——艺术家们通过年轻化的艺术色彩语言特别设计的六只瑞兽,将《山海经》元素现代化演绎,传递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

图源:公众号“成都太古里订阅号”

将中国古代剧场的“勾栏”元素打造传统舞台,结合独具蜀地特色的四川皮影,借助现代艺术的创新表现手法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演绎,为公众呈现一场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美学的视觉盛宴。

全家福拍照点位、皮影展示区域、融入传统非遗与民间皮影艺术元素的“新春瑞彩贴纸”与“纸雕迎春花灯”也增强了活动的互动性和传播性,吸引人们纷纷打卡拍照,展示“限定节礼”,这也引发了社交媒体端的裂变传播,吸引更多市民游客前往参与。

IP+春节场景

市集经济焕发商业新生

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春节消费观察》显示,近两周,“非遗”相关搜索量同比增长超80%,“国潮”关联搜索量同比增长225%,福字、窗花、灯彩、年画、春联、剪纸及各类传统刺绣产品的销售热度大增。

文旅消费方面,非遗项目和历史名城热度升温。美团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前五天,“非遗”搜索量同比上涨212%,“非遗体验”搜索量上涨387%,“非遗手工”搜索量上涨790%,“春节庙会”搜索量上涨633%,“古城酒店”搜索量上涨228%,近四成搜索者为00后年轻人。

桃喜莓莓X杭州武林集市,

IP联手非遗创造沉浸式春节体验

IP的线下活动落地如何与新春民俗相结合,才能既吸引年轻人,又不产生违和感?杭州武林集市与草莓产业链品牌「桃喜莓莓」联手打造“桃喜武林吉市”,就通过融合非遗文化及数字科技,解决了IP联名“落地”难题。

非遗传承人手持剪刀“纸上生花”、蓝色火焰中玻璃宫灯栩栩如生、七旬书法家挥毫泼墨、百米红毯长桌共书“福”字,桃喜财神、桃喜小仓、桃喜姻缘等桃喜莓莓品牌IP元素与集市摊位完美融合,既实现了IP曝光也将主场让给了丰富的非遗与民俗活动,大大提升了集市的体验感。

美味加持、科技助力,也进一步打造从产品到文创的多元触点。 灵光开运餐吧,桃喜财神限定款产品“出摊”,营造“好吃”又“好玩”的最强草莓季;灵光小站通过IP文创X集市经济,实现形式与内核的完美统一,引得年轻人纷纷驻足。

与此同时,通过“桃喜灵光”线上祈福软件,桃喜武林秒变数字化集市。借助AR虚拟现实互动技术,线下与财神同框合影,线上体验“财神到家”的快乐,更能通过二维码“远程祈福”,参与活动之中。数字科技也将集市烟火气带入赛博空间,联通虚拟与现实、近旁与远方。

在此次桃喜武林春节市集之外,桃喜莓莓还围绕「祈愿文化」推出了一系列快闪、集市活动及衍生文创产品与独特单品。通过与北高峰文创联动打造“灵光”钱庄,联名“天下第一财神庙”举办AR敲钟活动,不仅搭上了“寺庙经济”与“玄学经济”的流量列车,还提供了场景化的产品与品牌IP体验。

以市集经济为载体激活线下流量池,将品牌IP融入非遗活动,参与式体验展现民俗文化内涵,桃喜莓莓与武林夜市的春节活动收获了绝佳的“战绩”。据京东数据显示,春节期间“杭州武林商圈”客流量荣登31城市核心商圈客TOP5。

而“玄学”背后,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期待。桃喜莓莓希望借助IP活动传递“莓好生活”愿景,以培育一颗草莓的踏实、以打破农业产业链边界的开放心态,为人们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线下经济体的“品效协同公式”

当古老的年俗与新潮的玩法相遇,成就了既叫好又卖座的生意。

传统节日的“场景化再造”、民俗元素的“轻量化表达”叠加社交货币的“高密度植入”,让市集从“地摊”升级为“城市级事件”,让线下商业体聚合为“城市游园”。

通过此次春节的成功实践,我们归纳出了可复制、可应用、可迭代的 线下消费场域“流量公式”:

深埋锚点:

做“可传播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中蕴藏着民族气质与禀赋,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瑰宝。立足区域特色,将特色非遗、节庆民俗与线下活动相融合,不仅能够吸引本地流量,更能成为助推文旅发展的抓手。将传统文化与新媒体、新形式相结合,创新呈现方式,同时设立打卡等互动环节,线上线下同步预埋传播触点,借助多样化的平台和形式扩大活动声量,从而吸引年轻群体的参与和关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