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2月17日)
,受微信搜一搜灰度测试接入DeepSeek影响,腾讯控股高开近7%,股价一度大涨7.83%,打破510港元,并创下自2021年10月21日以来的新高。
截至发稿前,哪怕腾讯股价暂时回落到493港元左右,但按照一个月前
(1月17日)
的每股380港币计算,
腾讯在过去这一个月里依旧实现了近30%的暴涨,创下2025年开年以来的最大月涨幅。
至于促成此次腾讯大涨的原因也不难理解。2月16日,腾讯确认微信搜一搜在调用混元大模型AI搜索的同时,还正式官宣灰度测试将接入DeepSeek。灰度测试用户可在微信上免费使用DeepSeek满血版模型,进行由DeepSeek-R1提供的深度推理问答。
值得一提的是,除微信之外,
今日腾讯还官宣腾讯元宝、微信、ima、腾讯文档、QQ浏览器、QQ音乐等多款腾讯产品,在使用混元大模型的同时,还将接入DeepSeek-R1模型。
换句话说,目前腾讯全家桶已全面拥抱DeepSeek,并为上亿用户提供时下热门的“深度思考”AI服务。
事实上,面对此次由DeepSeek掀起的AIGC技术浪潮,不只有腾讯做出反应动作。在短短一周时间内,三大基础运营商,超过15家芯片厂家,还有包括云服务、网络科技、金融在内的200多家企业,都先后宣布接入DeepSeek。甚至连带着三七互娱、游族、吉比特等涉足AI领域的游戏上市公司,股价也都经历了一轮普涨。
如此盛况,再结合腾讯CEO马化腾曾在腾讯股东大会上的发言——
“AI是互联网几百年不遇、类似工业革命一样的机遇。”
或许正如马化腾所言,2025年,一场变革已经悄然降临。
回顾今天股价大涨的腾讯本身。虽然此次腾讯在2025年的AI爆发潮中受益颇深,但实际上,这并非是他们首次尝试将AI与产品进行深度结合。
早在2024年年中,自腾讯推出自研混元AI大模型之后,微信输入法便迅速跟进“一键AI问答”功能。
在使用微信输入法的前提下,用户只需要在聊天框输入问题后添加一个等号,输入法随即会给出基于混元AI大模型的回答。
据微信用户反馈,这一功能在查询天气、新闻、亦或是其他常识问题等应用场景下,都能够得到正确且及时的答复。
(图源:截评)
当然,局限在输入法维度的小打小闹,显然不能满足腾讯在AI应用方面的胃口。
当时间来到2024年下半年,基于混元大模型的微信AI搜索服务突然闯入大众视野。当微信用户在搜一搜界面提出问题时,微信除了会正常返回公众号文章、视频号等讯息之外,还会在搜索栏顶部显示由AI整合生成的结果。
或许正是得益于腾讯在上述“微信+AI”早期探索所积累下来的经验,此次微信接入DeepSeek的业务逻辑,要比以往任何一次试水都要来的成熟。
例如此次收到微信版DeepSeek灰测资格的微信用户,就能够在微信顶部的搜索栏下方看到一个“AI搜索”的入口。点击进去,我们能够看到微信提供的两个回答模型选项。前者是基于腾讯混元大模型的“快速回答”,而后者则是由DeepSeek-R1驱动的“深度思考”模式。
对此开源证券也指出,两种问答模式背后的DeepSeek-R1与腾讯混元具有较强技术互补性——
DeepSeek-R1在长文本推理和复杂逻辑推演上有优势,能弥补混元模型在即时性问答之外的短板,在处理“对比分析类”问题时,可整合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及全网信息源,生成结构化答案。
而最关键的是,结合各方对微信版DeepSeek的有关报道来看,DeepSeek在微信得天独厚的优势,是能够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小程序中抓取相关资料,并调用官方小程序的服务接口。
这种只属于“微信”的独家资源,让其他平台在羡慕的同时,却只能干瞪眼。
(在微信问及“如何看待微信接入DeepSeek这件事?”)
可话虽如此,由于此次“微信+DeepSeek”的梦幻联动尚且处在灰度测试阶段,所以功能整体体验下来,仍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优化空间。例如目前微信版DeepSeek仅支持手机端的搜索,同时被网友玩得最欢的结果分享功能,也无法在电脑端进行查看。
另外,相比DeepSeek-R1完整版的对答服务,微信版DeepSeek可能更加侧重为用户提供“短平快”的基础问答。在这一点上,虽然微信版DeepSeek做到了问答迅速,但目前版本并不支持上传图片或文档辅助提问与搜索,也不支持上下文连接与记忆历史对话记录。
但无论如何,此次“微信+DeepSeek”的联谊,也向行业揭示了AI技术在C端大规模应用的一种可能。但现在可能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前沿科技的技术红利在利好大厂基础设施的同时,是否也能与游戏碰撞出别样的火花?
众所周知,2025年APP接入AI大模型也并非什么新鲜事。在AI技术爆发的当下,不仅是腾讯、百度等头部企业正积极拥抱AI,就连游戏行业也迅速乘上了这股东风。
据笔者了解,在2025年这场浩浩荡荡的AI游戏革命中,要属网易做得最为激进彻底。
还记得在数天前,网易旗下开放世界MMO《逆水寒手游》发布更新公告称,2月21日,以官方版本DeepSeek驱动的智能NPC“沈秋索”,即将在游戏中上线。
为此公告还特地强调了《逆水寒手游》创下的三个“首次”——
这将是DeepSeek首次进入游戏、首次拥有虚拟形象、首次成为虚拟智慧生命体。甚至官方还夸下海口,“逆水寒会帮助DeepSeek在懂梗、懂玩家、懂年轻国人这一领域里,断层式地远远甩掉国外所有竞争对手。”
而在此之前,《逆水寒手游》也早已和其他5个国产AI大模型达成联动合作。其中包括阿里-通义大模型、百度-文心大模型、MiniMax-abab大模型、月之暗面-Kimi大模型、字节跳动-豆包大模型。上述五大模型将与网易联手组成大模型女团,并以智能NPC的形式存在于游戏世界当中。
难以想象,在大部分游戏厂商还在斟酌AI技术的利弊时,网易《逆水寒手游》就已经率先执行大跃步式的跨进。而在此之后,不少大厂或许是受到“同行”刺激,纷纷下场跟注“AI+游戏”风口。
例如在前不久游族网络就发布公告称,游族旗下游戏内置AI玩伴“小游酱”将全面接入满血DeepSeek模型。
在原有的模型基础上,升级后的“小游酱”将具备更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它不仅能够给玩家提供特定场景的专属攻略,更能用朋友的语气与玩家进行日常风格的对话,为用户提供充分的情绪价值。
另外,游族旗下二次元卡牌游戏《绯色回响》,也在2月14日情人节宣布同步接入“满血版DeepSeek模型”。在未来的两周时间里,包括刻耳柏洛斯、莫德雷德、伊童、玖莳、卡萝琳、尼罗在内的游戏角色,将在DeepSeek的加持下与玩家进行互动。在笔者的印象中,这似乎是二次元品类与DeepSeek深度结合的首个案例。
而在此期间,游族更是为《绯红回响》DeepSeek情人节互动场景定制了专属内容。例如玩家不仅能和NPC进行轻松俏皮的日常对话,还有可能触发各种甜蜜事件。诸如机车女骑俯身为你系上头盔;和风恋人在樱花屏风后藏起告白信;兔子女郎递来命运卡牌等待破解等......从相关社区的玩家反馈来看,用户对此次活动也是好评如潮。
毫无疑问,在本就强调情绪价值的二次元品类下,此次《绯红回响》接入DeepSeek将为众多游戏厂商打开“二次元+NPC互动”的更多应用场景。
或许在二次元品类日渐颓靡的当下,具备丰富可玩性和强大交互能力的AGI,能够让包括米哈游、库洛在内的二游大厂焕发第二春。
(例如米哈游亦在放出AI智能体相关岗位)
事实上,游戏行业在AI领域的探索收获还远不止上述这些。就在DeepSeek大行其道的当下,盛天网络在《密语炸弹》小游戏上接入DeepSeek,并计划年末推出社交陪伴型机器人,增强用户沉浸感和真实性;再比方说嗅觉向来敏锐的三七互娱,则是积极将Al融入到产品立项、内容生产、发行运营、资产沉淀等环节;另一边,昆仑万维在大模型研发方面与DeekSeep展开深度合作,并积极反哺公司各项主力业务......
不难看出,游戏行业与AI的深度融合已不再停留于简单的试水尝鲜阶段,而是进入规模化落地的新节点。如果从这样的视角再去看待游戏行业未来发展,可以想象,谁能率先吃透AI热潮所带来的技术红利,谁就能在2025年之后的产业变革中迅速抢占市场,快人一步。
聊了这么多游戏行业在AI方面的变革,可能大家会问,为什么今天股价涨得最多的腾讯,反而在“游戏+AI”的大战中缺席了?
事实上,腾讯对于AIGC技术的探索早已来到行业一线的位置,好比如腾讯目前在研的AI大模型“混元”,旗下AI Lab工作室推出的“AI绝悟”、“AI开悟”、“AI绝艺”等AIGC项目,都已经在国内多次亮相。
如果觉得这些成果还不具说服力,那么在DeepSeek热潮兴起之前,腾讯魔方工作室群就曾对外发布过全新AI技术F.A.C.U.L.。
简单来说,这是国内“首个能理解人类语言的AI伙伴”,能根据指挥执行丰富的战术指令。据了解,该技术是由魔方工作室群技术团队联合暗区突围项目团队共同打造的智能AI技术,能够被运行在魔方端游《暗区突围:无限》中。
因此,哪怕腾讯今年在“游戏+AI”领域还尚未出招,但过往的积累就已经让其处在行业领先的地位。
而实际上,今年腾讯游戏之所以能够在AI巨潮面前不慌不忙,主要还是在游戏业务上有着不少利好。
回头来看,腾讯这两年可谓是铆足了劲。年前马化腾在年会上夸奖IEG,称赞IEG精气神好了起来,国内和国际业务都在稳步发展,按照现在这个表现来看,去年的这股势头,依旧会延续到今年上来。
腾讯一直以来都是一家很热衷于投资的企业,在游戏行业当中,腾讯过往在各个品类下都有所投资,其中也涌现出了一批为腾讯带来了不少收益的公司以及产品。
在前段时间,腾讯在海外投资的子公司Supercell才刚刚上演了一场“超级大翻盘”,去年的Supercell自从推出《爆裂小队》以来,外界对他们的质疑声从来没有少过,很多人一度认为Supercell已经没有在全球市场叱咤风云的能力了。
但随着前段时间Supercell发布的营收数据引发了游戏行业的关注后,这些质疑很快就不攻自破了,根据数据显示,公司24年全年营收数据达30亿美元,同比增长77%,甚至还打破了《皇室战争》为Supercell创下的23亿美元记录,成为了公司历史上营收最高的一年。
而在国内,上周一家腾讯旗下的工作室,又在游戏行业内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一个来自成都的工作室,打造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西式题材传统ACT——《湮灭之潮》。
短短两天之内,该产品就完成了在索尼State of Play上惊艳亮相,第二天也是一口气就放出近12分钟的实机演示内容,截至目前,《湮灭之潮》的两条视频在B站累计已经超过千万播放,成为了最近游戏圈内关注度最高的话题之一。
这一回腾讯可谓是打了个“措手不及”,估计很多人都没有想到,腾讯能够以这么快的步伐,拿出一个质量看上去相当不错的单机产品去冲击这片已经被打开了的“国产3A蓝海”。
并且该产品不仅是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关注,在海外随着近年国产游戏接连打响名声之后,《湮灭之潮》同样也因为其Made in China的标签受到了不少海外玩家的青睐。
对于腾讯旗下的移动端产品来说,近期也是展现出了强劲的实力。如果我们往iOS畅销榜上看过去的话,在撰写本文时,腾讯的产品还是和往常一样,牢牢地占据了头部的位置。
iOS游戏畅销榜前10里,有6款都是来自腾讯的游戏,其中《王者荣耀》以及《和平精英》,更是分列畅销总榜的头两名。
腾讯旗下的老产品,在过了7年甚至10年之后,在当下的手游市场中依然能够屡屡冲击高峰,焕发出充沛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