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届春季CMEF拉下帷幕,各大厂家纷纷盛装出席,罗氏、贝克曼、飞利浦、西门子、GE、BD、联影、迈瑞等国内外企业大放异彩,气势恢宏,惊艳非常!除了影像区和IVD区,今年CMEF还特地划出智慧健康区,展示的智能化健康监测产品琳琅满目,可见智慧医疗产业上升趋势越来越迅猛。笔者从智慧医疗的角度,分析这些企业的产品布局,一家之言难免偏颇,欢迎大家共同探讨。
智慧医疗,通过打造健康档案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利用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逐步达到信息化。若把智慧医疗产品进行分类,笔者认为可分为分级诊疗产品、医院系统产品、慢病管理产品三类。
从政策角度来说,自从国家强力推行分级诊疗制度,并规划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五大中心:胸痛中心、脑卒中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以及创伤救治中心,以智慧协同平台联动五大中心,形成多学科、跨行业、规范化的现代急救体系。把分级诊疗政策体现得淋漓尽致的是PHILIPS、GE和联影,三家在此次CMEF都展出了针对分级诊疗的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
PHILIPS根据中国国情推出的分级诊疗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贯穿卫计委-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社区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出胸痛中心/脑卒中中心一体化解决方案、肿瘤疾病一体化解决方案、监护系统母婴解决方案、分级诊疗方案等。每个方案均有一套信息化系统进行数据的上传和汇总分析;而不同方案间的系统都能互联互通,实现数据共享。
其中,胸痛中心和脑卒中中心一体化解决方案打造院内急救体系,DTN时间在60分钟内。从患者到达医院开始10分钟内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NIHSS评分、生命体征评价,45分钟内完成影像、生化等指标检查,60分钟内确定治疗方案。连接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医联体内绿色通道规范化管理和诊疗质控,助力医师专业培训和教育。
这一系列紧密结合信息化平台的产品将会充当医疗体系重要角色,但是目前还未广泛推行,其实用性还有待考证。
联影在此次CMEF高调推出世界首台全景扫描PET-CT uExplorer 探索者,引发众人围观,现场人气爆棚。而其推广的新技术--混合现实技术(MR,北京维卓致远公司也在宣传该技术),介于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中间,是一种既能增强反应真实物体也能投影在虚拟画面中随着操作者意图而改变物体结构的技术。最大的应用在于医学的教学培训以及模拟手术,甚至还可以远程介入手术过程,非常强大。待该产品完善应用,也会是一个改变医疗习惯的爆款产品,值得期待。
联影的U+互联网医疗战略,布局了分级诊疗、云影像、云超声、云心电、云检验、云病理、云内镜、智慧病房、智慧手术室等方面,囊括医院大部分环节,实现医联体间互联互通,实现下级医院和一级医院专家的远程会诊。作为本土企业,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具备了与国际厂家媲美的产品与服务水平,为国产企业竖立了很好的榜样。
这类产品以提高医院工作效率以及质量为宗旨,为广大群众和医务人员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务。产品类型有医院专科信息管理系统、质控管理系统、预约挂号平台、快速支付平台、云随访平台、查房移动医疗等等,各企业找准自己定位致力于一个细分领域发力,例如雷度、罗氏、雅培都开发POCT质控管理系统,雷度用沉淀了20年的信息技术为院内提供完善的质控监控信息平台,特色在于多种结果报告,真正实现无纸化操作。雷度意图用此信息平台把POCT产品都囊括在内,有意成为POCT行业最大的质控系统。再例如京柏医疗推出的天使医生妇幼健康信息管理系统,2015年获得A轮8000万的融资,主要针对妇产科提供整套解决方案,为母婴健康实时监测进行数据记录。该产品弥补了母婴健康市场的空缺,市场反馈如何暂无来源可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