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曾见证过金银币的辉煌,也曾目睹过币市的凄凉,如果你是真正的钱币爱好者,一定要打心底问自己几个问题:是否了解钱币的独特性?是否热爱它背后的历史?是否欣赏它的“颜值”?如果做不到这几点,请勿盲目跟风,人云亦云。
在世俗眼光中,似乎只有玉石书画这类“壕物”才配得上“收藏”二字,但请别忘了,收藏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汽车、手表、乐器、名画、漫画、手办、邮票……这些都可以收藏。有人问了,有没有一种雅俗共赏的大众收藏可以推荐?其实是有的,这就是钱币,它们既是往昔欧洲贵族的“座上宾”,也是如今很多白领阶层的“心头好”,讲究的就是一个接地气——这不,最近热炒的“人民币发行
70
周年纪念钞”引起了很多老百姓对人民币的深情回忆,而相关的网上预约兑换纪念钞,也吸引大量人群关注和抢兑。不过,真正的主角往往低调,也显得分量十足,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人民币发行
70
周年”公斤币。图:被疯狂抢兑的“人民币发行70周年”纪念钞
【“角儿”来了,自带颜值和情怀】
在各行各业内,“角儿”和“腕儿”都是一个意思,代表重量级的人物。用“角儿”指代一枚硬币,大概也不过分,但总得说出一二三来。首先,来看
3
张图。图一:人民币70周年80元面额金质纪念币
图二:
人民币70周年
15克圆形银质纪念币
这是“人民币发行
70
周年”系列的
3
种金银币,这几张图哪个最吸引你?毫无疑问,大多数人都会选第三个,也就是
300
元面额的硬币。有人一听
300
元,估计很感兴趣:“
300
元?这么便宜!给我来几个!”
甭开玩笑了,这枚“
300
元”是重达
1
公斤的银币,
1
克银子都要
3
元多,怎么可能
300
元买到呢?其实,由于脱离银本位制,贵金属纪念币上的面额只是一个虚值,以象征其法定货币的地位。颜值第一,规格最大,仅凭这两点,公斤币就可称得上“人民币发行
70
周年”系列的“角儿”了。但不夸张地说,在公斤币这个“贵族圈”里,“人民币发行
70
周年”公斤币也算一个新崛起的“角儿”,这又是有原因的。图三:
人民币70周年公斤币
成角儿并非易事,首先得“挨打”。对于硬币而言,工艺即生命。从图案来看,这枚公斤币灵活运用多层次喷砂及反喷砂工艺,以表现中国货币的图案美。什么是喷砂?简单来说就是图案中的霜白部分。反喷砂呢?与霜白部分相反的黑色镜面部分——通常带有这种特征的硬币又被称为“精制币”,精制币的报废率很高,在成角儿的路上,真不知道有多少硬币被“打残”了!所以能看到这枚硬币的实物是一种幸运,而只有看到实物,你才能真正领略公斤币的精细之美。其次,成角儿也讲究人气,人气又是情怀的一种体现。“人民币发行
70
周年”公斤币图案中最吸引眼球的当属一张
10
元“大团结”。这是我国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之一,
发行时间为1966
年
1
月
10
日
,
至2000
年
7
月
1
日起停止流通
。
这张纸币见证了我国由弱变强的过程
,在民间也有很高的人气,在改革开放初期,拥有一捆(
1000
张)“大团结”,你就是最标准的“万元户”——当然如果现在你有这么一捆,身价就不止一万元了。
公斤币的图案中还有一枚流通硬币,长城图案,面额
1
元,又称“长城币
1
元”。这种硬币由于制造成本过高,流通量不大,在民间的知名度没有“大团结”高,但很多人仍能在老家找出一两枚,很多
70
后和
80
后,都对它记忆尤深——可这枚公斤币上的长城币并不只有怀旧这么简单,因为它明显是一枚精制币。精制长城币价值几何?按高品相估值,最便宜的在
4800
元左右,最贵的可达
29
万,是硬币爱好者们的“心水圣品”。图:很有人缘的“大团结”
有功(工)夫(艺),有人(情)气(怀),这枚公斤币成角儿似乎是必然的,但话又不能说得这么绝对,我们还要看它的数量。中国人民银行公告〔
2018
〕第
26
号公告是这么说的:
1
公斤圆形银质纪念币为精制币,含纯银
1
公斤,直径
100
毫米,面额
300
元,成色
99.9%
,最大发行量
3000
枚。
请注意这里的
“最大”字样,我国贵金属纪念币的发行量有计划发行量和实际发行量两种概念,最大发行量就属于计划发行量,不一定生产到这个数字,所以这枚公斤币的实际发行量也有可能比
3000
枚要少。那么,现在这枚公斤币大约市值多少?据笔者了解,目前该币在
36500
元至
38500
元之间,有望破
4
万。这个价格虽然令一般爱好者望而却步,但对于收藏家而言只是小菜一碟,如果是真爱,大可买来把玩。图:流通硬币“长城币1元”(精制版)
【在“币中币”里,也是角儿】
“人民币发行
70
周年”公斤币图案包含了硬币,凡是与其类似的硬币,都可以称作“币中币”,币中币通常用来纪念历史货币、造币厂、银行、钱博会等题材,能够在方圆之间展示浓缩的货币史,是一种受欢迎的硬币收藏专题。
这是希腊在
2002
年发行的
1
欧元双色币,其图案包含了一枚公元前
5
世纪的雅典
4
德拉克马银币。
对于古希腊史的研究者而言,“德拉克马”是一个常见的名词:在古希腊,德拉克马银币通行于希腊诸城邦,其生产方式为手工打制,形状不一,别具特色,历来为西方传统收藏家所珍视。在近现代,德拉克马也是希腊的法定货币,但在
2002
年
1
月
1
日,德拉克马被欧元正式取代,遂成为退出历史舞台的货币单位。图:公元前5世纪,雅典4德拉克马银币
上面这种币中币采用了中规中矩的设计。但要知道,对于纪念币而言,颜值即正义,为了追求颜值,各国造币厂是不遗余力的,比如,
2017
年,为庆祝加拿大联邦化
150
周年,加拿大发行了一枚
1
公斤重的仿古银币。
如果你以为这是个平面的币,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它是这样的!
纪念币也能这样设计?这不是纪念章吗?对不起,钱币设计师一向不走寻常路,硬币不必只是圆形,还可以是方形、三角形,圆柱形。从这个角度看上去,硬币图案是不是有种繁而不乱的感觉?而且错落有致的雕刻造型,使币中之币看起来十分真实,可谓现代造币技术与创造理念的完美融合。
也许你想知道
,
除了
“人民币发行
70
周年”公斤币,我国还发行过其他币中币吗?答案是肯定的,我国发行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