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美留学生观察
中国最大的独立留学新媒体,集杂志、网站、app于一身的国际教育新媒体平台。讲述留学生自己的故事,分享有趣而真实的留学生活,发布客观真实的留学资讯,中立、真实、有味道!官方网站:www.CollegeDaily.cn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移民(微博搜索)  ·  移民(微博搜索)-20241224-3 ·  2 天前  
北美留学生观察  ·  搞黄色才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可能都误会Only ... ·  4 天前  
北美留学生观察  ·  明年申请季重大利好!CB正式官宣:SAT新增 ... ·  4 天前  
北美留学生观察  ·  应季清仓!和北面、猛犸象齐名的国际户外大牌,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北美留学生观察

80%被废掉,这个时代对普娃太残忍了

北美留学生观察  · 公众号  · 留学  · 2024-12-24 22:08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关注留学生群体,特别是被关注的“普娃”群体,分析了他们在教育、成长和升学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文章指出普娃在比较中形成的界限模糊,被分数困住的学习机器,以及标准件的牺牲品等话题,呼吁关注普娃的自我追寻和个性化发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普娃概念及其形成的社会背景

普娃不是天生的,而是人为制造出来的概念。人为制造的普娃背后是社会等级观念和群体划分的心理,再加上教育的竞争环境所致。

关键观点2: 普娃的学习压力与困境

普娃在学习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面临成绩原地踏步、随时可能被淘汰的风险。在这种环境下,他们疯狂刷题,报班掌握考试技巧,努力追赶牛娃的步伐。

关键观点3: 分数膨胀与标准化竞争的困境

无论是中考还是美本申请,分数膨胀对谁都没有好处。牛娃继续加码维持优秀的同时,普娃一边要付出更多的心血追赶牛娃的步伐,一边又担心追不上跌落到学渣、学困生的人堆里。

关键观点4: 普娃与海外本科录取的困境

海外本科录取最厌恶的是毫无特色的孩子,这正是普娃的典型特征。普娃在竞争和追赶中只顾着向成功、优秀的人看齐,向标准看齐,从未想过自己的特点、优势和个人兴趣。

关键观点5: 家长的角色与责任

家长对普娃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他们需要调整对孩子的期待值,提供爱的滋养与支持,允许他们犯错,保护他们的元气,用发现美的眼睛去欣赏他们。


正文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80%订阅这个号的留学生 都考上了世界前100名校


今年美国本科申请第一轮早申已经放榜。


除了个别学校很慷慨外,顶级学校录取的国内学生都是个位数,甚至为零。


英国这边牛津和剑桥的面邀offer至少有400封了,也即将迎来正式开榜。


每年放榜季,外界都十分关注被顶级大学录取的孩子,各个都是大学霸,人均六边形战士,于是乎就以为自己身边的孩子都是牛娃。


但有个基本的常识:不论是在英国牛剑、美国前30,还是清华北大、985/211名校,能考上的中国学生非常少,大约10%左右,甚至不足这个数字


这也就意味着,除了10%的学渣,剩余80%庞大群体,就成了我们口中所谓的普娃、沉默的大多数!


许多父母也因为家有普娃而心生耻辱感,认为这是自己做父母最大的失败。


可普娃没能如愿考上名校真的是因为缺乏努力与上进心吗?


并非如此!


其实相比那些顶级牛娃,我们远远低估了普通孩子的难处,他们的生存境况比我们想象得要困难、痛苦得多!


本文来源湾妈看世界

01

人为制造的普娃

Collegedaily

普娃不是天生的,而是人为残忍地制造出来的一个概念。

为什么要制造普娃一词?

一个是物以类聚,人与群分的这种观念深深印刻在我们的大脑里。

每个人都是复杂的多面体,很难将其完全正确而全面地定义与解读,为了快速建立认知,就简化成了诸如学渣、学霸,或者牛娃、普娃这样二元对立的词语。

再加上金字塔型社会固有的等级观念,每个人都有自己所属的阶层。

慕强的天性让普娃和牛娃之间存在着长长的鄙视链,牛娃天生丽质,智力超群,注定与众不同,是别人家的孩子。

而普娃们资质平平,成绩中等,没有恒心;他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焦虑而迷茫,动不动就想躺平,还总喜欢在舒适圈里浸泡着,再怎么“鸡”都无济于事。

在社会的规训中,这些普娃们也无师自通就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没有太多野心,没有太多幻想,从未将自己纳入精英行列,也觉得不配进入其中,期待的只是一世安稳与不被打扰。

《我的二本生》作者黄灯从教10多年,她的花名册上有4500多个学生的名单,但她回想起自己接触的这些人来,都是模糊化的,毫无鲜明的特点。

他们缺点不明显,优点不明显,远不及那些真实孩子应有的贪吃、调皮、贪玩、或有热情、有好奇心的一面。


其实,普娃、牛娃之间并没有清晰理性的界限,所谓的普或牛,都是在比较中幻化出来的,即跟谁比看起来牛,跟谁比又算普。

只要衡量纬度、参照标准发生变化,普娃和牛娃之间就可能发生更替。

可惜的是,外界对普娃和牛娃的衡量纬度和标准只有一个:好成绩!

02

被分数困住的学习机器

Collegedaily

拼速度、提效率的教育军备竞赛中,用分数来判断一个孩子的价值,简直粗暴。

孩子的分数就像是成年人银行卡上的存款、月末的工资条、家中的房和车,存款和工资条的位数、房车的套数多少就是价值高低的尺度。

普娃也是在市场化、成功学的明码标价的惯性中长大的。

分数高,就意味着自己聪明,受关注度就高;分数低,就意味着不聪明、不思进取。

为了得到一个象征成功的分数,孩子们从小就起早贪黑,早上六点起床,从八点开始学习到下午五六点,回家接着写作业,补习到十一二点,一周五天循环往复,活得就像个机器人。

之前分享过学生们996/007的作息表图文,引起了很多家长的共鸣,可见这种密密麻麻的生活节奏已经是孩子们的常态。

周内如此,周末也没闲着,还安排有各种兴趣班,但它们存在的目的很多时候并非陶冶情操,发展爱好,而是为了想着如何给孩子升学加分做助力。


在市场化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活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则里。

普娃也很努力,也很拼,可成绩似乎总是在原地踏步,随时有在中高考被淘汰的危险。

在这种提心吊胆的生活中,疯狂刷题,报班掌握考试技巧、早早开始一对一,小初高统一提前学成了一剂良药,但结果呢?

大家一起手拉手抬高了分数线,每个人都是分数的傀儡,牛娃还是牛娃,普娃稍微不努力就会演变成学困生,是拉低班级平均分的罪人。

这几年「蘑菇云」式的成绩分布现象在全国的中考结果中频频出现,高分段人数越来越多,低分段少得可怜,分数膨胀厉害,所有的目标都只有一个:还要更高的分数。

最可怕的一个现象是,分数也把人异化了。

孩子之间似乎变得越来越势利,学习好的只跟学习好的玩,分数中等和中下的又各自有圈层。


当然人人皆高分并非题目太简单,而是分数竞争的白热化,只要分数标准在,局中人就能想办法向极限逼近,全力冲刺天花板。

刷一套题不行,就刷十套形成肌肉记忆;学到20点不够,那就延长到22点;一个补习班解决不了问题,那就各科齐上阵!

一顿操作过后中考高分人满为患,一个班级的平均分就能在95以上,分数标准一变,满分才算优等生,低于90分就成了普娃,甚至学渣。

以前的考试是看谁能考出高分,现在是看谁丢分少,谁细心谁就厉害,孩子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我已经很努力,为什么还考不过别人呢?”道破了多少普娃的心声。

不仅中考分数膨胀厉害,海外大学申请同样也有高分的海市蜃楼。

以美国为例,想进全美前30大学,现在硬性条件没有GPA3.5、SAT1500/1550、ACT34/36、托福110,AP8门,都不敢轻举妄动,除此之外,科研和论文、竞赛、社团活动还得人手有好几个。

在哈佛这种最顶级的大学里,1950年该校新生的平均GPA为2.55,2022年时已接近了3.8,时隔2年后,4.0才有希望,要不是GPA只能达到4.0这么高,还可能被无限拔高。

哈佛不是个例,杜克大学教授 Stuart Rojstaczer同样经过研究发现,美国大多数大学GPA都经历过膨胀。


不管是中考,还是美本申请,分数膨胀对谁都没有好处。

牛娃继续加码维持优秀的同时,保持差异,普娃一边要付出150%的心血追赶牛娃的步伐,一边又担心追不上跌落到学渣、学困生的人堆里,腹背受敌,安全感极低。

他们就算在无序竞争中没了热情和激情,累得精疲力劲,也要全年全天候紧绷着,拼命保住自己的地位,丝毫不敢懈怠。

在一味的追赶与无力反抗的过程中,普娃们失去了自我,变成了标准的分数标准品。

03

标准件的牺牲品

Collegedaily

海外本科,尤其是顶级大学,在录取学生时,最厌恶的是哪类孩子?

毫无特色的孩子。

而这也正是前文我们提到的普娃的典型特征。

普娃在国内卷不过高分的中高考学霸,其实走国际路线通常也赢不了独具特色的孩子。

因为普娃在竞争和追赶中,只顾着向成功、优秀的人看齐,向标准看齐,从未想过:自己要什么?自己有什么?自己喜欢和擅长什么?

而海外本科的录取,尤其是美本只看两条线,一条是数据线,一条是故事线。

数据线就是可以被量化的条件,比如GPA、托福/雅思、SAT/ACT、IB/AP/A-Level、竞赛大奖等。

这是普娃扎堆的赛道,但因为分数膨胀,普通孩子失去了这一特权,大学也在录取时越来越淡化这部分的考核比重。

故事线是难以被量化的条件,涉及的是一个人的软实力,也是大学录取的关键点。

比如个人的特长,成长背景,学术好奇心与专业热情,利他,团结合作,责任感等个人特质。只要有一个点能打动招生官,那么录取的几率就会增加。

但习惯在单一评价标准中的普娃已经面目模糊,变得泯然众人,个性不重要,优势不重要,热情不重要,早已把自己修剪成了标准人:

考高GPA刷高标化、做常规的活动,没有什么学术兴趣,所有的目标都趋向于薪酬高的理工科、商科等。

考上大学通常就像是一场平均主义的游戏,普娃抛弃了自己的特点,在大家都去努力做的事情上做得更好。


然而这不仅难以被大学招生官从一众材料中挑中,最重要的是丧失了追寻自我的乐趣与激情,变得麻木冷漠,没了生命力。

对于每个人来说,成功胜算最大的那一条,并不是符合的标准路径,而是和个人特质最契合的那一条独特之路。

但这又是普通孩子的奢侈品,在从小到大的内卷中谁都不敢放弃追求让自己「必须和别人一样」的执念。

因为这样做的容错率太低了,失败就意味着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在一分一操场的中考高考,普娃如果不跟着卷成绩,在国内只能进入职业学校。

而职业学校在大众眼中的标签就是差生的归属地,踏入就好似一辈子也翻不了身,出了社会极有可能是社会底层。

即便考上了国外的大学,也只是普通的,甚至排名靠后的大学,交完三四百万的学费回国依然在求职市场竞争不过当初那批学霸牛娃们。

《风雨哈佛路》这本自传书籍连同它的电影每次看得都让人感动流泪。


女主丽斯出生在美国贫民窟里,母亲酗酒吸毒,患有精神分裂症并在丽斯15岁时死于艾滋病,父亲也进了收容所,一无所有的丽斯靠着乞讨和流浪每天游逛在各个角落。

慢慢长大的她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于是一边打工一边上学,两年学完了高中四年的课程,后来又靠着奖学金入读了哈佛大学。

我时常在想,如果女主身处在国内,她是否还有机会进入类似的顶尖大学呢?

这个答案大概率是否定的。

不是因为学校不允许,而是周围不容纳的环境早已将她吞噬,不许出错、没有试错机会的社会标准早已将她抛弃并踢出人生赛道。

04

伪中国语:文化现象还是昙花一现?

Collegedaily

普娃最难、最可怜之处,除了外界的裹挟、各种恶果的承受者,还有来自最亲近的人——父母的殷切期待。

这种期待就像是一块巨石,压得每个普娃喘不过气来。

孩子考上大学拿个名校文凭,是很多父母的执念或是一种宗教信仰。

因为这代父母是吃着教育红利走过来的,赶上了社会高速发展的列车,完成了人生积累,自然也希望孩子能重走这条路。

于是焦虑分数,疯狂鸡娃,用一句“吃的盐比你吃米都多”来劝告,避免阶层的滑落。

但随着高校的扩招,毕业人数的突飞猛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慢时代,文凭已经不再稀缺,就业难成了普遍的问题,普娃生存变难,机会变少了。

单靠孩子考个高分、上个好学、找个好工作,已经无法实现人生的飞跃。

不少孩子甚至已经无法在设个预定的轨道上走完全程,早早结束自己的鲜活的生命。


所有人都要好结果,所有人都在呼喊让普娃赶紧上岸,但谁也不向他们扔一个救生圈,就眼看着他们在水里扑腾,此时的他们是多么无助啊。

普娃并不是一种娃,只是个庞大又各不相同的群体的综合体,是社会的大多数,甚至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最大的优势就是:熬住就是一切。

想要普娃成长逆袭,需要父母付出更多的爱和包容,提供爱的滋养与极大的支持和资源,允许他们犯错,保护他们的元气,用发现美的眼睛去欣赏他们,降低预期,降低目标。

在弱肉强食的社会法则面前,普娃越没有出路,就越需要家长的引导与托举,这是普娃的精神底色,能不断向前的动力。
当外界施加了太多压力,家长搭建的精神垫子,才不会让他们处于孤立无援之中。

本文来源:湾妈看世界



欢迎加入留学生家长群

  • 申请材料太多,难以理清? 

  • 选校迷茫,不知如何权衡? 

  • 想了解更多国外教育资源? 

  • 不知道如何规划留学申请

面对这些问题,您是否也曾感到过困惑?作为一站式的留学教育信息平台,我们为您量身定制了专门的留学资讯群。


🎉 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社区 ,共同见证成长与蜕变,携手开启留学新视界!期待与您在知识的海洋中相遇,共同探索未知的可能!

扫描二维码,加入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