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教学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学术出版官微。在这里您可以掌握最新的学术、书籍资讯,了解我们最新的产品与服务,也可以通过与小编的交流,帮您完成图书出版、期刊发文(Frontiers英文期刊)和申报立项等工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高教学术

院士风采 | 郝吉明院士谈谋求解决人类生存发展困境的博弈之道

高教学术  · 公众号  ·  · 2019-01-30 10:5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温室效应,极端气候,森林消失 ...... 当前,地球生态不断恶化,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像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飞速发展的人类社会之上。人与自然像一盘相互博弈的棋,看似死局的生存困境我们应如何面对?

巨大的黑龙腾空而起,遮住了西部的蓝天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作为一名著名的环境工程专家,清华大学郝吉明院士在人与自然的博弈陷入困局时给出了一种答案:他推崇一种代际均等的伦理观,即我们对自然界的道德和义务,最终源于人类各成员间所承担的义务,在享有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环境上,我们的后代和我们具有共同的权利。在阐述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发展关系问题时,郝院士说:“从环境的角度,从生态的角度,或者人类发展的角度来看是个很长的历史,当代人活 70 80 90 岁,在历史上也是一个比较短的时段,在这个时段上,人类不应该把后代赖以发展的资源给破坏掉,要从当代人应该承担的伦理的观点上来向前推动。”因此,当代人必须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必须留给后代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环境资源和自然资源,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

面临当前困境,郝院士认为,“从环境伦理学的角度上来说,工业发达国家应该向发展中国家来提供帮助,包括技术上的、经济上的帮助”,因为“在它发展的初级阶段,或财富积累阶段,环境资源的概念比较淡漠,它们是无代价地利用了资源,利用了环境,造成了今天环境问题的积累。”

毕竟,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人类只能是自然的合作者,应在全球范围下通力合作,努力建立一种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的生态文明体系,积极转变发展方式,统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院士风采:郝吉明 ——谈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

郝吉明院士,现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能源与环境、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代表性著作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酸沉降临界负荷及其应用》等。担任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主编等职;兼任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工程与环境委员会委员。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8年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学术前沿在线

扫码访问期刊全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