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U学在线
一键
关注
,
回复
以下数字即可查看更多
精
彩内容
:
【76】10亿元联通交换机 路由器集采项目
【77】 刚刚,中国收到4光年外文明信号
【78】 铁通 河北联通获得通信代维甲级资质
【79】 独家专访广东电信工程总经理
【80】 史上最全的基站天馈知识
中国的5G时钟被整整拨快了两年。
今年11月28日,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即发改委在《组织实施2018年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通知》一文中,明确要求:
三大运营商在2018年至少在5个城市开展5G规模组网建设,全网5G终端数量不少于500个,向用户提供不低于100Mbps、毫秒级时延5G宽带数据业务,至少开展4K高清、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无人机等2类典型5G业务及应用。
要知道,在多数人的印象中,5G的时间点定格在2020年。
而发改委这一通知,
明显是卡着2018年5G NR的R15标准冻结时间点,一下就跳到外场规模组网,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加速5G商用的政策信号。结合工信部已经率先发布和将要发布的5G频率规划,目前外界普遍认为5G牌照发放将提前到2018年底到2019年中。
这将把目前对5G持保守和观望的电信联通拖入到统一的节奏中来。在此之前,中国移动承担了5G国家先头部队的角色。
中国移动率先加入IMT-2000(5G推进组),并获得了3GPP R15标准组的唯一报告人身份。在今年的广州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国移动联合高通、中兴通讯的5G NR系统互通公开演示被当做重头戏,爱立信与Intel也进行了类似的演示,但其区别在于只有前者才是符合3GPP标准的,对5G的端到端系统商用化更有价值及意义。
这次演示标志着5G产业的发展进入到新的阶段。预示着5G NR技术将向大规模预商用加速迈进,并且将推动符合3GPP标准的5G网络和终端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之前,中国移动已经明确了5G商用计划,在2018年规划了20个城市的规模组网,远远超过发改委所设定的目标。当电信和联通加入到这个阵营后,中移动继续加速5G或许为大概率事件。
在这场角逐中,可以说中国移动明显是有先发优势,电信和联通在5G上整体比较被动,他们希望通过LTE IOT的技术优势,来积累万物连接的用户基础。
而中国移动能否始终领先并笑到最后,其中的关键因素便取决于高通。
通信技术升级的变现,最终只有依赖于终端,然而很多功能在网络侧实现相对容易,但对终端来说就比较复杂。
华为和爱立信在网络上做出来的功能,并不代表终端上就能做的出来。比如:5G的语音方案,核心网不同的建设路线等,这些都会对终端产生巨大影响。
从整个5G产业链以及全球TOP5芯片厂商来看,高通的技术能力和产品是最快也是最成熟的,足以支撑2018年的5G组网计划,即可以按时交付商用级终端芯片。
在去年10月,高通就推出了全球首款5G调制解调器骁龙X50,支持2G/3G/4G/5G多模,支持全球5G新空口标准和千兆级LTE。12个月后,高通又实现了全球首个正式发布的5G数据连接,另外还推出了5G智能手机参考设计。可以说,高通目前的芯片已经达到了手机的设计标准,而不是笨重的原型机。
虽然高通唯一的有形产品是芯片,但它却拥有从核心网、基站到终端的系统级创新和验证能力,并且从一开始就要参与到基础技术的研究,并逐步渗透到标准、产业化以及市场化中。
高通说:“当别人在谈论5G时,我们已着手打造5G。”
《5G经济》研究报告的数据显示:到2035年,5G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将会创造总价值达到12万亿美元经济产出,其中,在中国将创造9840亿美元的产值,并且创造950万个工作岗位。
如今,我们正看到越来越多的厂商加入到了打造5G的行列中来。并且,毫无疑问的是,像中移动、高通这样的领先运营商、芯片厂商依然是路标。
(本文来源:
紫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