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瞭望智库
2015年底,新华社获批为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直属的首批10家国家高端智库试点之一。瞭望作为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的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是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与先期成立的瞭望智库一体化运作。
51好读  ›  专栏  ›  瞭望智库

这场26年前的战争深深震惊到了解放军,之后美军发动的战斗越多,中美军方的差距就越小!

瞭望智库  · 公众号  · 政治  · 2017-09-08 06:25

正文



1991年,远在万里之外的一场战争让解放军大为震惊!


金一南说:“1991年海湾战争后,美国的作战模式对我们冲击非常大。我们一度大量翻译美军的作战条例、军事报告,无形中开始参照对方的模式和标准来建军。”


美国对伊拉克发动的这场战争,为何如此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军队发展的轨迹?此后,解放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这事儿,得从“中东强国”伊拉克入侵他的邻居说起。


文 | 李浩然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

盾牌



1990年8月,伊拉克出动10多万军队入侵科威特。

不到10个小时,伊拉克的T72坦克就开到了科威特首都的大街上。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网络资料)

萨达姆非得对这个小邻国大动干戈?

其一,两伊战争中伊拉克欠了大量外债,

其中欠科威特的就达140多亿美元。

伊拉克认为两伊战争是为整个阿拉伯世界打的,

这笔钱想赖着不还,

然而,科威特不从。


伊拉克与周边国家位置示意图(图片来源:南方网)

其二,伊拉克是个产油大国,

需要港口往外运油,

但他的港口在两伊战争中遭到了破坏,

于是就眼馋科威特的优良港口。


1989年的世界十大产油国

其三,伊拉克和科威特的交界处是沙漠,

两方从来没有认真地划过边境线、立过界碑,

经常发生点摩擦。

还有一点很重要:

萨达姆是一个狂人。

自称“巴比伦雄狮”的他,

心中有一个超级大的梦想

——把所有的阿拉伯国家统一起来,

成立一个超级阿拉伯大帝国,

然后,把以色列人赶进大海。

入侵科威特只是他的一个“小目标”。


萨达姆·侯赛因(网络资料)

侵占科威特的消息一出,各邦惊诧。

美国反应最为激烈,

5天后就向海湾派去航母,

紧接着,战斗机连续飞15个小时到达沙特阿拉伯,

同时,紧急协商同盟国出兵伊拉克:

美国从本土、欧洲、菲律宾和冲绳基地调集兵力日夜兼程,

拉开了“沙漠盾牌”行动的序幕。


(图片来源:网易军事)

美国认为,伊拉克胆敢去侵略一个主权国家,

万一它继续南下、吞并了不经打的沙特,

那么,世界40%的石油产量可就都攥在萨达姆手里了!

他岂不是能轻易左右石油产量、出口量和价格?


沙特阿拉伯及周边国家(图片来源:黄石日报)

按理说,1990年美国只有26%的原油来自海湾地区,

相比于欧洲的51%,

日本的64%,

显然低得多。

如果伊拉克闹事,

最紧张的应该是欧洲和日本才对。

可日本受和平宪法的约束,不能出兵,

欧洲也没现在这样团结,

只有想当“世界警察”的美国才来强出头,

“立威”的同时也能顺手牵羊、捞点好处。


美国卸载支持“沙漠盾牌”行动的机动性战术卡车及货物(网络资料)

面对美国大兵压境,

萨达姆毫不让步,

宣布科威特成为伊拉克第19个省,

并声称要把一批西方人质作为人肉盾牌:

你有“盾牌”我也有!

萨达姆敢公然叫板美国,是疯了吗?

当然不是!

萨达姆能成为中东一霸,肯定城府极深,

他深知:

越南战争让美国付出了死亡5万多人的惨重代价,

不得不撤出越南;

阿富汗战争让苏联人付出了10年,死亡1万多人,

不得不撤出阿富汗。

这都证明:

殊死一搏的小国未必扛不住超级大国的打击。

他总结出美国人的弱点:怕死人。

他曾不屑的说:

“美国社会连一万名士兵的死亡都承受不起。”


1965年12月,美国的反越战示威游行(图片来源:参考消息)

萨达姆不服,美国便加紧增兵。

超过300架C-141和C-5向海湾地区快速集结,

运送兵员和物资,

在沙特达兰空军基地每7分钟降落1次,昼夜不息,

22天的运输量就超过了1949年柏林空运11个月的量。


当时美国空军最大运输机C-5(图片来源:新华网)


美国当时的空中运输已经够强大了,

但这只是冰山一角!

更厉害的还是海运

——运输船从全球战略基地运来物资,

三艘的运量就已相当于3000架C-141的运量。

海空并用运送30天后,海湾地区集结了超过10万名美军。

这还不算完,

接下来的4个月,继续昼夜不停地搬运,

最终,50多万名士兵、近2000辆主战坦克集结,

运送物资达1200万吨!

这是二战结束后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运输。

战争一触即发。

萨达姆,你颤抖了吗?

2

升级



萨达姆的底气有点泄了:

之前觉得美军在海湾地区没什么军事力量,

并且,“强龙难压地头蛇”。

他低估了美国开战的决心和能力。

转眼间,萨达姆说:有问题可以谈。

美国说:要谈你得从科威特撤军。

萨达姆:被你一吓我就撤,我在国内就没了威信,

其他都可以谈,唯独这不行。

美国:我“陈兵百万”都不能让你撤军,

岂不是把脸丢到了全世界?

以后还怎么在对别人指手画脚、发号施令?

显然,美国和萨达姆都已经骑虎难下。

伊拉克担心输掉战争,

美国担心战争中死太多人,

毕竟,伊拉克军事实力也是摆在那的,

妥妥地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伊拉克坦克部队(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时,伊拉克号称“世界第四军事强国”,

拥有一支阿拉伯国家中最强大的军队,

账面实力相当可观:

95万正规军、48万预备役,

装备坦克5600辆,

装甲车7500辆,

火炮3800门,

作战飞机770架

......

伊军简直用苏制武器武装到了牙齿。


除此之外,

伊拉克还有中东最完整的现代化综合防空体系,

其“KARI”防空系统包括:

4个地区防空作战中心,

16个截击引导中心,
70余个防空指挥与报告中心。

伊军战斗机、地空导弹和高炮构成了立体火力网,

基本覆盖了所有空域。

并且,伊军又经过了8年两伊战争的锤炼,

实战经验相当丰富。


1980-1988年两伊战争(图片来源:新华网)

对此,美国不得不防。

在预测海湾战争伤亡时,

美国国防部后勤局的模拟结果是:

死亡人数 1.5万到1.7万。

美国民众不能接受。

只有37%的民众同意使用武力,

一位新闻记者甚至质问老布什:

你会不会把自己的孙子送上战场?

国会也对这场酝酿中的战争丝毫不感冒。


美国民众举起反战口号(图片来源于网络)


老布什总统压力很大,

他必须首先 获得国内民众支持,

声明愿意与伊拉克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这让萨达姆觉得,

美国并没有决心开战,

因此一再拖延与美国的谈判,

态度也变得极其强硬,

再次狠狠拒绝从科威特撤军。

看到老布什总统寻求和平解决的途径被阻塞,

美国国内民意反弹,对伊动武得到广泛支持。

3天后,国会也授权发动对伊战争。

1991年1月17日凌晨,

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将“盾牌”升级为“风暴”,

海湾战争打响了!


“沙漠风暴”中的多国部队(图片来源:新华网)


3

风暴



战争开始前,很多人都以为,

美国与伊拉克那么多坦克、装甲车相互对峙,

是要打现代版的 “库尔斯克坦克大战”。


库尔斯克坦克大战(图片来源:新华网)

注:“二战”中最大的坦克会战,德军与苏联红军共出动了近8000辆坦克


可在战争伊始,

情况就超出了很多人意料:

美国先派出两组“阿帕奇”武装直升机队打头阵,

在夜色的掩护下低空进击,

先行摧毁伊两座预警雷达及相关设施;

紧接着派出10架F-117隐形战斗轰炸机

——这种战机外形奇特,

像是从科幻电影里冒出来的,

当时很多飞行员都很怀疑:

“这东西能飞起来吗?”


F-117隐形战斗轰炸机(图片来源:新浪军事)

F-117在巴格达上空进行了一番狂轰滥炸,

配备的激光制导炸弹轰炸精度极高,

一颗炸弹能把一个工事炸出大洞;

第二颗炸弹从洞口钻进去,

消灭掉里面所有的人员和设备。

更关键的是,

伊军根本就“看”不见它!

只能对着黑漆漆的天空乱打一气。

开战后10日内伊军雷达开机次数对比

注:在意识到美军反辐射导弹攻击的威力后,伊拉克雷达操作手很快减少雷达开机次数,使得地空导弹只能进行盲目发射。开战后2天,从伊军地空导弹雷达开机次数来看 ,可以认为其防空导弹体系已经不再起作用

接下来,700架常规战机进行轰炸。

出发前,美军指挥官还有点紧张,

毕竟,伊拉克的防空火力密集,

在全世界也能排得上号,

美指挥官估计这批飞机战损率10%,

至少70架回不来,

结果,只损失了一架。

为什么会这样?

技术差距太大了!

伊军导弹雷达上全是密集的白点,

美军的电子干扰设备废掉了伊军雷达。

而且,伊军雷达一开,

美军的反辐射导弹就过来了,

哪有信号打哪里!


美军空袭下的巴格达


开战后,

单是美军加油机每天就出动300次,

昼夜不息地给军机加油。

就这样,美军指挥官还嫌伊拉克空域太拥挤,

无法同时出动更多的飞机。

同时,波斯湾和红海的美军军舰也没闲着,

发射了122枚“战斧”巡航导弹

——以超过800公里的时速超低空飞行,

躲避雷达探测,

飞行一两个小时后准确击中1000公里外的目标。


美国海军“新泽西”号战列舰发射“战斧”巡航导弹(图片来源:环球时报)


在海空一体的综合碾压下,

伊军的米格战斗机根本没机会升空

——它也很无奈啊:

机场被炸没了,

雷达被炸没了,

你叫我怎么飞?

而且,伊军头上那是蜂群一样的美军军机,

即使飞机能上天,

也逃不掉立马被击毁的厄运。

伊拉克天空已然任美军翱翔!


伊拉克的米格29(图片来源:观察者网)


随后,掌握制空权的美军对伊拉克

进行了力度空前的“地毯式轰炸”。

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

美军指挥官指着电视屏幕上的一栋建筑说: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位于巴格达的伊拉克空军指挥部。

我们会在这里丢下一枚炸弹。”



随即画面切换,炸弹落下

美军的科技能让你通过导弹上的摄像头,

亲眼目睹导弹命中目标前的一刻。





伊拉克的发电站、工厂、桥梁等基础设施,

都被炸了个稀烂。

轰炸持续了一周又一周,

强度有增无减。

伊拉克巴士拉的发电站被反复轰炸了12次以上。

伊军引以为豪的坦克和装甲车,

被美国战斗机、轰炸机和攻击机

及其携带的常规炸弹、激光制导炸弹、红外导弹等

轮番炸成了废铁!


海湾战争中被摧毁的伊军坦克(图片来源:央视网)

美空军以前所未有的效率摧毁了伊拉克地面部队,

伊军地面部队平均每天损失1个装甲营。

战前从没被看好的空中力量,

如今却成了大放异彩的主角!

萨达姆对此束手无策,

只能期盼地面战争早点到来。

为此,他做出了两方面的还击:

一是向波斯湾倒入上万桶原油,

影响沙特的海水净化,切断其淡水供应;

二是将科威特境内的油井点燃,

破坏科其生态环境,同时也遮挡美军机视线。

这反击,看起来真是弱弱的。

然而,海水中倾泻的石油、

浓烟滚滚的油井,

最容易引起国际舆论关注。

的,萨达姆想打舆论战,

逼迫联军尽快开始地面行动。

2月24日,在美军持续轰炸38天后,

萨达姆盼望已久的地面战终于开始了。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

地面战居然使美军如虎添翼

——无论火力还是射程,

美军M1A1主战坦克都轻松碾压伊军T-72坦克。


M1A1主战坦克(图片来源:新华网)


四处游弋的美军武装直升机随意猎杀伊军,

即使在黑夜,

装备了夜视装置的美军坦克和直升机

也丝毫不给伊军喘息的机会。

被轰炸了38天的伊军地面部队一触即溃。

萨达姆引以为傲的地面部队仅仅撑了100小时,

伊军就撤出了科威特。

战争并没有结束,

美军对伊军进行了“穷追猛打”,

不,确切地说是屠杀!

溃败的伊军沿着伊科之间的6号公路仓皇北逃,

美空军飞机和海军舰载机蜂拥而至,

火箭弹、炸弹雨点般落下:

先是炸毁伊军首尾的车辆、

切断其行路和退路,

使中间的伊军车队无法行进,

瞬间沦为刀俎之肉

——军用和民用车队人仰马翻,

连珠似地起火爆炸。


死亡公路(图片来源:新华网)


美军A-10攻击机携带集束炸弹进行轰炸。

这种武器杀伤力惊人,

能释放出几十甚至上百个子炸弹,

子炸弹可穿透125毫米厚的装甲,

爆炸后的碎片能杀伤一个足球场面积范围内的目标。

就这样,数万伊军被杀死在伊科边境的公路上,

遍地都是被烧焦的尸骸。



每隔50米就有一堆冒烟的车辆残骸,

排下来竟达36公里!

美军“阿帕奇”飞行员回忆说,

“掠过伊军燃烧了几十公里的车队时

仿佛看见了炼狱的情景”。

这条边境公路因此也成了“死亡公路”。

伊军最后就这样败了!

伤亡人数约10万人(其中2万人死亡),

8.6万人被俘,

损失飞机324架,

坦克3847辆,

装甲车1450辆,

火炮2917门,

舰艇143艘,

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亿美元。

美军付出的代价却小到惊人!

战斗伤亡606人(其中148人死亡),

这里面还包括死于友军火力误伤的35人。

4

反思



远在万里之外的中国军队深感震惊。

战争刚刚开打时,

中国军内普遍预言的是,

这将是一场“持久战”、

“消耗战”、

“伊军至少能在科威特坚守一年”

......


然而,短短一个多月

伊军便兵败如山倒。

为何败得这么惨?

伊军的武器装备确实不行,

比美国差了整整一代,

第3代武器系统输给了第4代。

但是,武器的差距并不是伊军惨败的最重要原因。

其实,在海湾战争中,

美国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首先,打伊拉克的时机很对。

苏联正处在崩溃的前夜,自顾不暇。

伊拉克失去了主要支持者和武器提供者。

萨达姆显然没有看到:

朝鲜战争中,中国和苏联站在朝鲜背后,

越南战争也是同样。

两次战争都让美国尝到了“戴着镣铐跳舞”的滋味。

而海湾战争中,

萨达姆茕茕孑立。

其次,伊拉克的地理环境对美军很有利。

伊拉克大部分地区是毫无特征的平坦沙漠,

既缺乏妨碍通行的高山峡谷,

又缺乏妨碍观察和利于隐蔽的茂密植被,

使得美军高技术兵器的打击力量倍增。

海湾战争中的美军悍马车队(图片来源:环球网)

再次,美国的支持者很多。

美国拉起了一支34国“反伊拉克联盟”,

虽然有的被“威逼”,有的是被“利诱”,

但其中不乏真正想痛扁伊拉克的,比如:

被伊拉克威胁到能源安全的欧洲国家,

对伊拉克心怀不满和忌惮的阿拉伯国家。

这场前所未有的战争,

让解放军倍感震撼:

空军竟然成了战争的决胜力量

——战争居然可以这样打!

当时,中国空军力量比较落后,

只有以二代机米格-21为基础设计的歼-7、歼-8,

以及更老旧的强-5、歼-6等战机,

跟伊拉克的米格-23、米格-25和米格-29等战机相比,

都有较大差距,

遑论与美国较量。


伊拉克空军曾经装备的米格-29(图片来源:观察者网)

我们的空中防御力量也不如伊拉克;

陆军装甲部队的主力还是59式坦克;

海军更是凄惨,

主力还是20世纪60年代水平的051型驱逐舰。

虽然战争中不能信奉唯武器论,

但对于军人来说,

看到这样的差距必然极度忧虑。


上世纪90年代沿海某要地的陆军防空部队演习(图片来源:观察者网)

注:他们的装备是牵引式的59式57毫米高射炮,该炮的原型是 苏联陆军1950年装备的


C60型高射炮

毕竟,在现代战争条件下,

武器的科技水平对战争结果的影响越来越大。

经历过朝鲜战争、两次边境反击战胜利,

曾经信心满满的中国军队开始反思:

如果把伊拉克军队换成中国军队,

战争会是什么结局?

以后的仗该怎么打?

以后的仗还能打赢吗?

解放军官兵中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海湾战争给我们上了 一课!”

5

变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