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提供7*24小时财经资讯及全球金融市场报价,覆盖股票、债券、基金、期货、信托、理财、管理等多种面向个人和企业的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经网  ·  沪指重返3300点,创业板指半日大涨3.63 ... ·  20 小时前  
第一财经YiMagazine  ·  上海又双叒叕让你上头了?来说说原因! | 话题征集 ·  23 小时前  
数据宝  ·  最新筹码大幅集中股出炉 ·  2 天前  
经济观察报  ·  A股收评:沪指高开低走跌0.65%,Deep ... ·  2 天前  
经济参考报  ·  夜读|好运,会眷顾这四种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浪财经

美联储又加息了!为何选在今日?美国加息只是纸老虎?

新浪财经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3-16 17:17

正文

关注新浪财经微信号,把 牢你的 股票代码

回复给 我们 ,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哦!

来源: 新浪美股、每日经济新闻(ID:nbdnews)和21世纪经济报道


今日凌晨2点美联储宣布,将基准利率调升25个基点,从0.5%-0.75%上调至0.75%-1.0%,同时仅对未来三年的利率预期进行微调,只比去年12月的预期多出一次,即今年还将加息两次,2018年为三次,而最远期的2019年为四次较原来多出一次。

最新行情:


决议公布后,美元汇率下挫,美债收益率跳水,黄金美股涨。


美联储加息决议公布前,10年期美债收益率处于2.57%上方,决议公布后跌破2.52%,日内跌幅扩大到3%以上。2年期美债收益率同样大跌,跌幅超过2.9%。



美元对日元跌幅超过0.6%。


黄金涨逾1%。


纳指一度涨100点。



为什么美联储又加息了?



美联储的决定取决于两大因素: 就业和通胀。


就业方面: 美国就业市场已基本达到充分就业水平。美国劳工部的数据显示:


2月份美国非农部门新增就业岗位23.5万个,远高于维持失业率不变所需的7.5万至15万个的水平;


当月失业率降至4.7%,低于美联储预计的4.8%的长期正常水平。



通胀方面: 美国通胀率正逐步靠近美联储2%的目标。1月份,美联储青睐的通胀指标个人消费价格指数已同比增长1.9%,去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个人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升1.7%。随着美国就市场进一步改善和薪资水平上涨,美国通胀压力也将逐步上升。


那么,美联储加息究竟会怎样影响中国人的钱包呢?国内有分析师认为,人民币资产将进入蜜月期。

中国股债汇商都在涨


记者注意到,不仅美国人认为美联储加息是纸老虎,今日亚太市场更是全线飘红,先是韩国股市大幅高开,日本股市由跌转升,其后港股开盘大涨1.3%,中国市场甚至股、债、汇、商全线上涨。


A股:


两市双双高开。沪指开盘报3247.16点,涨0.17%。深成指开盘报10573.77点,涨0.29%。创业板开盘报1959.051点,涨0.06%。



人民币中间价:


今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8862,上调253点,上调幅度创近两个月最大。



国债期货:


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1706开盘涨0.74%;5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F1706开盘涨0.38%。


商品:


有色金属期货开盘全线上涨,锰硅、沪锌、铁矿主力涨超3%。沪铅、沪银涨超2%,沥青、热卷、沪金、橡胶、沪铜、沪锡、沪镍涨超1%,沪铝、焦炭、硅铁、菜粕、郑棉、玉米、豆粕、塑料、焦煤上涨。


市场为何会有如此意外的反应?大致有以下原因:


一是美国近期经济数据向好,内外环境稳定,再加上2月底以来FOMC多位票委与市场充分沟通,所以本次加息已被市场充分预期。


二是美联储不如预期中的鹰派,美联储仍旧预测2017年共将加息3次,与去年12月预期保持一致。


此外,美联储在政策声明中称,加息将是“渐进的”,而之前的表态为“只能是渐进的”。虽然耶伦表示不应过度解读在声明中取消“只能”这个词,但市场显然还是做出了反应。


人民币资产“一片利好”


海通宏观姜超、梁中华指出:


短期内,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压力缓解,但货币难言宽松。2月底以来市场对美联储3月加息预期增强,人民币贬值压力再起。但当前美联储加息不如预期中鹰派,美元指数回调,有助于人民币汇率压力的缓解。


国泰君安花长春也指出:


短期驱动美元最强的因素是3月加息,但靴子已落地,下一步影响美元的因素有:特朗普税改方案,美国债务上限、6月加息预期、欧洲大选和经济数据等,目前来看这些因素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美元短期看震荡。美元震荡有利于人民币继续维持平稳。


靴子如期落地,预计在风险偏好提振与经济强劲表现支撑下,人民币资产或迎来蜜月期。


星石投资也指出:


美联储不及预期的“鹰派”,短期休整的A股有望重回上行通道。由于对美联储鹰派声明的预期,叠加前期获利盘的了结,使得近期A股市场有所休整。但是目前市场对美联储未来更快加息的担忧已经解除,市场情绪有望受到提振。


当然美联储3月加息引起的波浪还在持续影响市场。今日(16日)早上,中国香港紧随美联储加息上调基准利率至1.25%。



同时,中国央行今日上午发布公告称:


逆回购和MLF中标利率上行10BP,其中6个月期MLF操作利率为3.05%;1年期MLF操作利率为3.20%;200亿元的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45%;200亿元的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6%;400亿元的28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75%。


对此,中国央行解释称:


此次调整主要反映了近期国内外影响市场资金供求因素的变化, 包括国内经济出现一些回升迹象,物价上升导致实际利率下行,同时美联储在去年12月份和今天凌晨两次加息,美国国债收益率带动全球收益率曲线上移。国内基本面与海外因素传导效应叠加,市场利率已迅速有了反应。中标利率跟着市场利率走也是正常的。


中国央行强调称,观察是否加息则要看是否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中标利率上行并不是加息。


对于中国央行全线上调逆回购及MLF利率的举动,申万宏源宏观团队评论称:


利率再次上调。从时点上来看,跟随美联储加息的可能性较大。尽管美联储发言偏鸽派,加息后美元和美债回调,但对于经济和通胀的表述偏乐观、且讨论缩表,后续美元仍将持续上行。 因此,央行再度提高利率,表露出稳定利差和汇率的意愿。


基本面尚好,为利率上调提供基础。1-2月经济数据超预期,后续经济平稳至少将延续至二季度。这也为央行顺势上调利率提供了基础。


防风险的需要。 近期房价上涨预期再起,地产调控再加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对不良资产、债券违约、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累积风险要高度警惕”,叠加资管监管升级,央行顺势上调利率,也是出于防风险的考虑。


尽管后续通胀对政策的约束将缓解,但美联储连续加息叠加国内经济平稳,后续仍需继续关注利率再度上调的可能。


记者注意到,从市场的反应来看,在中国央行宣布逆回购和MLF中标利率上行10BP后,股票、外汇、国债期货在小幅波动后趋稳。商品方面,有色金属产品保持涨势,而橡胶等工业品及焦煤等黑色系产品转跌。


耶伦发布会问答


今日凌晨2点30分,联储主席耶伦召开新闻发布会,共回答了记者16个问题,以下为最重要的11个问答。


1.为何今天加息?

耶伦在开场白中首先阐述了这一市场最关注的问题: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认为,如果经济状况的进展符合预期,逐渐提升联邦基金利率对达成和维持联储的目标是合适的,今天的决策就是这一预期的体现:美国经济继续以适度步伐增长,收入增长稳固,消费者信心处在相对较高水平,家庭财富持续支持家庭开支的增长,去年多数时段内疲软的企业投资近来已开始企稳。

FOMC预计未来几年核心通胀将上涨,而整体通胀将稳定在约2%的水平,将符合长期目标;FOMC对今年和明年经通胀调整的GDP增长率预期为2.1%,2019年为1.9%,略高于较长期水平;FOMC预计到今年四季度失业率将为4.5%,此后两年将维持这一水平,将略低于较长期的正常水平;鉴于经济稳步朝向最大化就业和物价稳定发展,小幅调升联邦基金利率是合适的。联储依然预计经济的持续走强将为逐步调升基准利率,达成和维持联储的法定目标奠定基础。

此外,今天的加息决定还体现了我们的如下看法:在缩减某些政策的宽松度方面等待太久可能会迫使我们在未来某个时刻快速加息,这可能带来扰乱金融市场和导致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

2.问:您说过如果落后形势,未来可能需要快速加息,您能表述一下到底有多快吗?

耶伦:我不能确定地告诉你到底有多快,你们已看到了我们的中位预期,从今年来看,总计加息三次可以被视为是我们所说的逐渐加息。目前我们的货币政策是宽松的,也就是说,联邦基金利率低于中性利率,但距离并不是很远。中性利率指的是能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利率,我们既无需加息给经济踩刹车,也无需降息来推动经济加速增长。

未来到底需要加息多少次?我们今天发布的经济预期概要(SEP)已给出了本委员会的判断,即使多一次或下一次加息,我依然认为这样的加息步伐依然可称为逐渐。(新浪财经注:耶伦的言外之意,如果多上两次或更多,可能就算得上快速加息了,目前美联储的加息次数预期是今年还有2次、明年3次、后年4次。)

3.问:经合组织和IMF都调升了对美国经济的预期,部分是因为预计特朗普新政府将采取的政策,但联储似乎没有根据这一情况对经济作出再评估,你们讨论了如果大规模减税或加大基建的法案获通过对经济的影响吗?你们在声明中还去掉了在逐渐加息之前的词“只有”,为什么?

耶伦:我们没有讨论潜在政策变化的细节,我们认为这些政策的时机、规模和变化的细节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在我们更为了解可能生效的政策之前,我们没有必要就此作出决策。我们有时间来观察到底会发生什么情况。

我们的确取消了声明中这个“只有”的措辞,我认为这不应该被过度解读,我认为这只是一个相对较小的调整,如果考虑我们对经济的预期与去年12月相比基本一致,在这样的整体情境当中,这确实只是一个小调整。我们在经济的增速,及联邦基金利率的可能路径方面,预期基本没有变化。我们认为,联邦基金利率的逐渐提升是恰当的,去掉“只有”不是什么显著的改变。

4.问:您与新财长会过面吗?如果没有,你们何时将会晤?准备谈什么?您已经会晤过特朗普总统吗?如果没有,您希望何时见他?准备讨论什么问题?

耶伦:我已经与新财长姆努钦会晤过几次,我已经开始逐渐了解他。联储主席和财长保持有规律的接触是我们的传统。我非常期待与财长建立良好关系。我们已经讨论过经济、监管目标和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FSOC)在全球经济发展方面的工作,我期待与他合力工作。我也面见过总统了,我们进行了一次很短暂的会晤,我对这次会晤很满意。

5.问:您说联邦基金利率的中性水平目前很低,它与通胀率到底有多接近?您估计未来几年中什么力量将推升中性利率?其中包括财政政策吗?

耶伦:有证据表明,实际中性利率可能接近1%或略低于此,我们过去几次会议对较长期联邦基金利率的中位预期表明,该数字约为3%,考虑到我们对通胀的预期为2%,这就是说实际的中性利率约是1%。为什么如此之低?有非常强烈的证据表明,这一利率(实际中性利率)在过去一段时间是持续下降的,不仅在美国,在很多发达国家都如此,而且这种下滑之后可能伴随着金融危机。

我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人口的增长放缓,以及生产率的增长放缓有关。近来有一些研究表明,实际的中性利率可能要更低,一些估计是约为0%。我们判断中性利率随着时间推移将增高部分是基于家庭、企业缩减开支的谨慎和避险立场会逐渐消散。中性利率的变化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可能受到财政政策变化的影响,具体将取决于政策的具体内容、规模和政策对经济供需两端的影响。

6.问:在上次会议的纪要发布后,到本月初您在芝加哥发表演讲前,市场对今天将加息的预期大幅飙升,在这两周时间内发生了什么,导致联储多位官员发出今天将加息的信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