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谭校长
2020年新年的第一天,在带娃野餐的过程中,间断写下来这一篇,来谈谈无限游戏。
1、
我的兄弟孟岩在2019年的最后一段日子,经历了一场告别。四年前他一手创办了“且慢”,带领团队把它做成了中国最好的公募基金投资平台之一,用户和规模增长迅猛,眼看发展一片大好。遗憾的是,由于一些原因,他要告别且慢。在正式告别前不久,他在公众号专栏写了一篇文章,谈的就是有限游戏与无限游戏。那篇文章很精彩,不过我相信大部分人只能看懂第一层意思。
我在那篇文章中,看到了一些更深层的东西。他用詹姆斯·卡斯的“无限游戏”这个隐喻,表达了对伤痛的疗愈,对成绩的告别,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2、
今天是2020年的元旦,朋友圈里看到樊登的新年来信。信的一开头就讲到了,人生是一场无限游戏,所以我们在2019年的喜悦、悲伤、欲望等等很多东西,必将接着带入新的一年。
樊登说2019年他最大的收获,排在第一的就是关于无限游戏。
有限游戏只是希望游戏尽快结束,获得一个头衔或者名次,而无限游戏则是希望游戏一直玩下去,以延续游戏为目的,游戏者在不断探索和拓宽游戏的边界。樊登认为,世界上能取得卓越成就的人玩的都是无限游戏,如达芬奇,孔子,王阳明等等。
3、
还是今天早上,我收到了一位读者的反馈,他是一家知名的私募基金的投研骨干,在他给我的反馈中,我看到了他特别真诚的面对自己的勇气。在这里也分享给你。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怀着一个有限游戏的心态,比如就像在一场运动比赛中间,你唯一目标就是取得一个好名次。你想要的东西就是及时反馈,比如用力再猛一点,跑得再快一点。所以在一个有限游戏当中,我们想要的东西很直接,就是快工出快活,很少会去对自己下慢功夫。
然而,一个人的成长却有其自身规律,很多时候都需要慢功夫。
但如果我们身处在一个无限游戏中,假如这个游戏的参与者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后,他的子孙后代还会继续参与,那么你的心态就会完全不一样。你就会知道要去下慢功夫,会不断的在自己身上下功夫,让自己更好地完善、成长和进化。因为你会知道,
自己的心才是一切的源头,把自己的心磨练好了,外在的世界只不过是映射而已。
心生一切法,心造一切境。
所以只有在一个无限游戏当中,我们才会不断的反求诸己,不断的在自己的身上下功夫,不断的在源头上去努力。
4、
来看看投资领域。
从局部来看,每一次投资都是一城一池的得失,但是从整体来看,这不过是你整个投资生涯中的一个回合而已。
比如巴菲特收购伯克希尔哈撒韦,他说这是他这辈子犯过的最大的错误。他收购了一个即将要被时代抛弃的纺织厂,为了挽救这个公司的纺织业务他投入了好多精力,最终还是失败了。单纯来看这的确是一次失败,但是,
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到巴菲特的投资生涯这个无限游戏中,他反而把这次失败扭转成了一次成功,把纺织厂脱胎换骨成了投资公司的载体,造就了伯克希尔后来数十年的辉煌传奇。
比如瑞·达利欧在30多岁时,因为看空美国经济错误而破产,公司清零。从有限游戏的角度,这就是一次极其惨烈的失败,但是在人生这个更大的无限游戏当中,却成为他另一段彪悍曲线的新起点。
因为这次失败,他认识到自己深刻的自恋,也认识到正确研究的方法论,并从此开创了更加辉煌的事业,如果不经历那一次破产,也许桥水也不如今天的成功。
如果说有限游戏带给我们的是只争朝夕的紧迫感,那么无限游戏就能在低潮的时候给予我们生生不息的动力。
5、
那么一个有趣的问题来了,人生到底是有限游戏还是无限游戏呢?
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有限还是无限,仅仅是在于你的选择。
你会发现很多宗教的设计,会把人生百年这个看起来有限的游戏,转化为无限游戏。
比如轮回的观念,如果你接受轮回这个观念,你会发现生命就变成了一场无限游戏。你不但只有今生,你还有前世,而且你还有来生,而且这个循环你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结束。当生命变成无限游戏之后,你会发现,人们看待生命的视角就发生了变化,同一件事情他们的解读就跟有限游戏者完全不同。
假设一个人把生命看成是有限游戏,他就会惜时如金,只争朝夕,在这场比赛中尽量获得好的名次。他甚至没有多少时间去思考这一切的意义,冲冲冲就对了。
对于有限游戏者来说,一切都是成就导向。
假设一个人把生命看成是无限游戏,你想象一下他们又会怎么样过自己的人生呢?其实在很多玄幻小说中你会看到这样的情节,主人公通过艰苦卓绝的修炼,一路成长,最终战胜了一切敌人,成为了顶级高手,而且寿命无穷。最后他唯一的追求是想尽一切办法,不惜一切手段和资源,去复活他曾经的亲人和朋友。因为自己的寿命无限了,他觉得这个世界上太无聊了。
对于无限游戏者来说,除了成就之外,还有很多的关系导向(就是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如果我们把成就导向和关系导向划分成四个象限,会构成一个很有意思的坐标系。
单纯地追求成就而不惜破坏关系,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达不到成就。
把注意力放在建设某种有质量的关系,可能成就变成了一个副产品自然而然地到来。
比如,乔布斯说,活着是为了改变世界,这个信念反映了他跟世界的关系。
但成就自然而然地到来。
比如一个投资者的信念是与伟大的公司共同成长,这个信念反映了他与伟大公司之间的关系。
而投资业绩变成了一个副产品,可能自然而然地到来。
无限游戏中的关系导向,也许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就像哈利波特的魔法棒。
难怪樊登说,永远要参与无限游戏,而不要参与有限游戏。
看看上面这个坐标系,你的位置在哪里呢?
6、
那么,我们怎么把有限游戏能够转变成无限游戏呢?
这里我要告诉你一个我自己的领悟,进入无限游戏有一把神奇的钥匙,就是——感恩。
关于感恩,前不久的感恩节我曾写过一篇专栏,感恩不是心灵鸡汤,是高级算法。(详见:
写在感恩节:感恩不是心灵鸡汤,是高级算法|谭校长一千零一夜NO.106
)
今天我从另一个角度再来谈谈感恩。
在一个有限游戏中,比如田径比赛,你的目标是拿第一名,结果却得了最后一名。单从有限游戏的视角,你有的情绪肯定是懊恼,悔恨,羞愧之类的负面情绪。你没有一丝一毫的道理开心,对吧。
但是,如果你的视角是无限游戏,你想到这一次的失败,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收获,比如赛前练习不够,比如训练方法不对等等,你可以如何应用到下一次比赛中来提高自己的成绩,甚至你可以如何应用到其他领域。这个时候,你的情绪可能就完全不是负面主导的,而是对这次失败充满感激。
所以,当我们拥有无限游戏的视角,感恩的心态就会自然而然地经常出现。
反过来,如果我们经常能进入感恩的心态,我们就更能够保持在无限游戏的视角中。
感恩心态与无限游戏视角,两者彼此促进,构成了一个奇妙的增强回路。
一道神奇之门。
谭校长一千零一夜:星空下的投资进化论
谭校长的朋友经常评价说,在中国如果有人能把投资,跨学科思维模型以及写作三件事情很好地结合起来,那么他一定是最佳人选之一。
这个评价让他有点洋洋自得,但也心生惶恐。他时常觉得,自己写作的速度跟不上思维的速度。于是终于某一天他下了一个决心:从2019年5月27日开始,往后十年,第一个小目标是在公众号的专栏写到一千零一篇(知识星球保持交易日每日更新)。
于是就有了“谭校长一千零一夜“这个栏目。
今天是2020年1月1日,星期三,你看到的是这个栏目的第
113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