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体检中发现的肺部结节,许多人会忧心忡忡,甚至怀疑自己患了肺癌,寿命不会太长。“肺部结节就是肺癌,都需要手术切除”——这种错误的观点目前普遍存在。
你知道
很多肺部疾病可以表现为肺部小结节么?那么检查出
肺小结节之后怎么办?随访 or 活检?
哪种肺部结节最好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看专家介绍↓
陈海泉,
主任医师、教授、博导,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胸部肿瘤多学科诊治组首席专家、肺癌防治中心主任。
肺是人类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人类的肺分为左肺和右肺,位于心脏两侧,由肋骨包绕。
肺在呼吸系统中的功能是:从大气中提取氧气并将其转移到血液中,并在气体交换过程中将二氧化碳从血液中释放到大气中。
(看出来了么?肺如果不好了,全身都不好了!)
肺
直接暴露在外界空气中
,可能受到各种疾病的影响。
包括
肺炎和肺癌
。
感冒通常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首先引起
上呼吸道
感染,如果不及时治疗,感冒后上呼吸道的
抵抗力会逐渐减弱
,从而使得病毒和细菌大量进入肺部引起感染,形成肺炎。
肺炎是一种常见病,也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
肺炎若不及时诊治,后果会非常严重,
有时致命。
在儿童,老人及自身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应格外引起重视。
CT检查发现的肺上的占位性病变,较大的称作肿块,而较小的通常称为结节。
很多肺部疾病可以表现为肺部的小结节
,这里面也包括肺癌。我们常见的肺部小结节有:炎性假瘤、感染、结核、肺内的淋巴结、不典型腺瘤样增生、肺癌、肺转移性癌等等。
一是个体的原因
,长期受吸烟、油烟环境或者空气污染等的影响,以及暴露在各种生物致病源下引起炎症感染等疾病都可能导致肺结节产生;
另一个是检查手段的进步,
使我们能发现以前发现不了的微小结节。目前高分辨率CT能够发现小至直径1mm的肺结节。
造成肺结节,尤其是肺癌的原因,目前并不十分明确,没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是个体及环境中某些因素发生了变化。
由于病因不明确,对于大众,我们依然呼吁,戒烟忌酒,远离污染,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非常重要。
生物学上,良性肺结节转变为肺癌的可能性很低。同样,肺癌变成良性结节也几乎不可能。
只有一种病变,称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又称作“癌前病变”值得特别关注。
它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往往经
CT检查发现
,
通过手术切除组织学诊断是确诊的唯一方法。
在显微镜下,不典型腺瘤样增生是一种肺实质病变,常发生在中央肺泡接近呼吸性细支气管处。这类病变还打不上肺癌的标签,但是若不进行治疗,任其发展,最后都会演变成肺癌。
随着诊疗技术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肺小结节被发现。
如果影像学上可以明确是良性的小结节,如肺内淋巴结之类的,则不需要进行治疗。
如果是较大的良性结节,或是考虑恶性的结节
,目前外科手术应该是最佳的治疗手段。
筛查出的肺小结节或早期肺癌,第一,要按照
年龄
进行区分→年龄较大者,比如80多岁,密切随访即可,不一定要手术。
第二,根据筛查出的
早期肺癌的部位
,如果在外周,建议做
局部切除
,及时是恶性,其预后通常较好,对患者造成的伤害也较轻。
根据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上万例患者的大数据分析显示,全面微创手术以后,患者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回归正常人生活。
如果在肺部中央,
无法局部切除或亚肺叶切除,而需要做肺叶切除的,则需要非常谨慎。
可以考虑密切随访,因其进展病程相对缓慢,3-5年后才有可能发展为具有威胁性的肿瘤,所以
可以暂时观察,等待最佳手术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