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开讲啦》特别策划“信仰的力量”,本期特邀两院院士、中国航空工业飞机设计专家顾诵芬开讲,讲述他与飞机的不解之缘。这位87岁老人,走过66年航空路,航空报国梦却历久弥新。
梦想,是由炮弹炸出来的
出生于战乱时代的顾诵芬,在“七七事变”中亲历了日本飞机的空袭和轰炸,深刻意识到“没有航空知识,将来必定受尽欺负”,更让年幼的顾诵芬在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他曾暗暗发誓:“一定要搞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飞机!”高中毕业后,他报考了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航空工程系,均被录取。但由于母亲不愿他离开,顾诵芬便留在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可留校任教,也算遂了父母的心愿。可是一心想设计飞机的他,响应国家的号召,来到了国家新组建的航空工业局,但是母亲却思念成疾,最终去世,这也成为顾诵芬最大的遗憾。面对霸道的外国专家,顾老坚持认为:
必须自己干自己的飞机,我们飞机的设计权,要掌握在中国人自己的手里!
▲顾老讲述歼教1设计过程
育婴,新中国设计制造的第一架飞机诞生
上世纪50年代,顾诵芬参与中国自主设计研制的第一架飞机——歼教1,负责飞机的气动力设计,却也困难重重。当时,为了攻克飞机的两侧进气的难题,他借了一辆自行车,每天跋涉在泥泞道路上去北航查找、抄录英文资料,现买描图工具把图描下来,收集废针头制作模型,最终歼教1首飞成功。顾诵芬在几乎是一张白纸的新中国飞机设计事业上,创建了属于中国人的气动力设计方法,也使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和实践登上了一个新的高峰。讲起这段历史,顾老说:
我们搞科技的人,必须首先想到的是国家。我们的事情,都是为了保卫国家来做的。
育鹰,设计制造中国第一架高速战斗机
在设计超音速飞机歼8的过程中,飞机在高速试飞过程中出现剧烈的振动,必须要排除。受条件所限,没有检测场所和设备,摄像录像设备很缺乏,就连胶卷都不舍得买新的。他提出一个大胆的决定:亲自乘坐战斗机上蓝天跟随歼8战斗机,通过观察粘贴在机身上的红色毛线流动情况来测试机身数据,找出问题的所在。为了获取第一手数据,顾诵芬说服领导,瞒着爱人先后3次乘歼教6飞机上天。为了观察得更仔细,当时两架飞机间隔最小只有十几米。正是源于一次又一次地反复观察和大胆尝试,顾诵芬最终和团队一同找到了震动原因并排除了飞机振动的现象。回忆过往,顾老评价:
干这些事都得集体干,所以你对参加这工作的每一个同志都应该很尊重,应该团结大家一起来弄。
读书,对知识的信仰永远不变
顾诵芬出生在江南的书香世家,父亲顾廷龙是国学大师,曾任上海图书馆馆长。虽然没有继承父亲的学术事业,但潜移默化中,他传承着前辈的理想信念和道德精神。顾老回忆父亲对自己的教育是放任的,但是却养成了他自觉的习惯。
▲由模型启蒙的顾老点评观众带来的模型
在顾诵芬的人生坐标里,既有来自父亲顾廷龙老先生流淌的中华文化的“血”,也有属于新中国第一代知识分子艰苦奋斗的“脉”。在顾诵芬的研究生涯里,两种“血脉”交相辉映。顾诵芬的一生伴随着中国航空事业的腾飞,对祖国抱有一颗赤子之心,载誉无数却又从不居功,用行动诠释了“航空报国”的责任与担当。对于读书,顾老说:
好多事情你要做,那就不能凭空想,而必须找一些材料,需要认真的读书。
顾老对年轻人的最后一点建议:
本期部分素材来自CCTV-1《开讲啦》
编辑/姚旭东 监制/谢林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