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命科学产业观察
聊聊生命科学产业那些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广东疾控  ·  每天运动 VS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生命科学产业观察

从科创板到创业板,再到北交所,这家CRO的IPO执念

生命科学产业观察  · 公众号  ·  · 2024-06-30 20:30

正文

有观点,有态度
这是生命科学产业观察公众号的第 1056-3 期文章
来源:华义文随笔

新三板企业珈创生物在6月26日发布停牌公告,原因是当天公司向北交所报送了上市申请,北交所网站显示已于6月27日受理。



珈创生物可以说对于 IPO 有一种执念。在经历了科创板和创业板申请失败之后,北交所应该是其在境内上市的最后机会。这种屡败屡战,锲而不舍的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


珈创生物起源于武汉大学,是国内较早进入生物制品细胞质量控制、评估和检测服务领域的第三方专业化服务机构,主要提供细胞检定、病毒清除工艺验证服务,对生物制品研发生产 重组细胞 、宿主细胞、高风险原料、中间产物、生产工艺病毒清除效果,以及前沿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应用等进行全方位的质量控制及安全评估。其中,细胞检定是最主要业务,收入占比达到 90% 以上。



从过去三年的收入和净利润情况来看,公司体量偏小,而且在2023年出现较为明显的下滑趋势,收入同比下降 9.92% 扣非归母净利润 同比下降 28.70% 。毛利率 70% 左右,水平较高,但逐年下降。



这也反映了行业融资环境疲软普遍现象,即便公司在 2023 年扩大产能的同时检测数量同比上涨,但因为价格下调,导致收入和毛利率均同比降低,从而导致业绩同比出现下滑。而且,目前来看行业融资持续萎缩,将可能造成公司客单价持续下降、部分货款可能回收困难等状况,业绩能否恢复增长难以乐观。


珈创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中美申报的符合性问题。早期国内申报,珈创是 biotech 的首选; 随着biotech积极出海,大部分项目开始选择中美双报,甚至中美欧三报 。据了解,大分子行业的CMC从业人员都对珈创能否满足中美双报的要求持有观望态度。如果珈创能够就这个问题打消用户的疑虑,相信对于承接业务大有裨益。


珈创招股书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公司在 2021 年是没有应收账款的,原因是 以前公司一般采取先预收,出具报告时结算尾款的结算模式 可见,当时的市场环境对于珈创来说是都么有利。其实,之前业内都深有体会,以前去找珈创委托检验是需要排队的,排期三五个月也是司空见惯的。如果项目十分着急,那么可以通过加急费的方式“插队”,否则就只能等着。



但是,“ 花无百日红 ”,由于这部分检验工作是药品研发申报中的必要一环,市场供给严重不足,且这一细分领域有较高毛利率,从而持续吸引着潜在进入者。客户有了更多选择,也就对公司的市场地位产生了冲击,并迅速进入充分竞争格局。作为新入局者,除了自身能力建设之外,为了赢得市场份额,惯用的手段就是价格战以及更灵活的支付周期。 以EOPC检定为例,据笔者了解,价格已经从高峰的~¥20万/批下降到当前的5~7万/批 。为了提升市场竞争力,珈创也不得不加入价格竞争,并且将原先的预付款方式改为先干活后给钱的方式,从而产生了大量应收账款。


虽然,公司各项财务数据反映出业绩增长遇到巨大困难,但有意思的是招股书中引用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国内质检生物安全评估行业每年 30% 以上的增速。不禁让人发出疑问: 市场蛋糕在做大,为何公司业绩在萎缩



问题就在于这份调研数据的时效性,年份带有 E 暴露了应该是在2021年到2022年之间做出的市场预测。显然在两三年之后的今天,如果请这家市场调研机构重新做预测的话,恐怕是另一个结果了。


其实,目前在这个细分赛道还没有单独上市的玩家。在上市公司体系内也就是 药明生物 义翘神州 ,即便是在国外,如 Charles River ,Merck/BioReliance、Eurofins 等生物安全评估领域也都属于其中一小块业务而已,与其他板块协同配合。可能情况与珈创类似的就是从 法国巴斯德研究所 剥离出来的 Texcell ,不过这家法国企业在全球多地都开设了分支,包括也进入了中国。


除了刚刚提到的药明生物和义翘神州之外,外资品牌也都纷纷进入中国市场,珈创还面临众多本土竞争对手,且都集中在长三角。这一点很好理解,生物药研发的主阵地就是在长三角,即便是地处华中武汉的珈创,主要收入也来自于华东,占比超过 60% 。这些本土竞争者包括 苏州驾玉、苏州良辰、苏州育德扬、浙江恒驭、上海博瑞策以及上海中科新生命 等,再加上位于北京的 中科世生


在这个细分赛道,珈创所面临的是 2023 年业绩下滑,估计大家都一样。不过,看起来某苏州企业貌似遭遇关门歇业的窘境,有人在行业群里发布出售实验室和仪器耗材的消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