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效率火箭
高效搞定事情,尽情享受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建材集团  ·  新春书画展丨笔舞新春,墨韵建材,年味up!up! ·  昨天  
中国建材集团  ·  新春书画展丨笔舞新春,墨韵建材,年味up!up! ·  昨天  
辽宁发布  ·  新春走基层 | 博物馆里品“文化大餐” ·  3 天前  
经济日报  ·  立春丨春到人间草木知 ·  3 天前  
中国社会科学网  ·  【学者心声】夏燕靖:把脚扎进生活的泥土里 ·  5 天前  
政法频道  ·  火壶百年燃 祈愿百家安丨我们的春节 ... ·  5 天前  
政法频道  ·  火壶百年燃 祈愿百家安丨我们的春节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效率火箭

【速报】智能笔记 mem.ai 2.0 Alpha 已经来了,然而和当年惊艳的 初代 mem 相比……

效率火箭  · 公众号  ·  · 2024-12-15 15:30

正文

最近,陆续有小伙伴们收到了 智能笔记 mem.ai 2.0 alpha (下图) 测试的邮件。火箭君也有幸收到了通知,并拿出了尘封已久的账号上去试了一下。

先说结论,mem.ai 2.0,现在的确是一个真正的 AI 加持的智能笔记了,可以对标 Google NotebookLM(下图)。但还不是完全体,改进余地还有很多。

顺带一说,如我2021年当时预测「类Notion」 笔记最终会井喷内卷一样, 现在所谓的 AI 笔记或 AI 知识库 也会面临这样内卷局面。 目前已有苗头,除了 mem.ai, 就我所知好多好多家类似的工具或明或暗的出现了,mem.ai 如果后续没有特色的话, 在下一轮竞争中就会面临一堆强敌环绕。

起了个大早的 mem

早在2021年,大家还在疯狂卷 「类Notion」笔记的时候, mem 作为一款智能笔记工具就惊艳到了一些生产力工具用户。当时,大家都在注重 Notion 那种模块排版效果时, mem 提出了要重视内容上下文,比方说:如果我们在备忘或协同中提到的「上次那场会议」, 或「接下去的那个项目」。一般的工具,需要依靠人工来完成连接,而 mem 可以很快的意识到用户在说什么,并给出提示。这一切得益于:mem 知道上下文。它拥有快捷的讯息收集机制。最直接的是,热键输入。后来 mem 又打通了 多个关联工具,例如 网盘,Slack,邮件之类。甚至可以快速收集推上信息(是不看到过:mem it 的跟帖?)。这使得 mem 把所有的工作流信息汇聚到了一处,进行整合分析。

应该说,mem 在当时的确让人眼前一亮,很多人恨不得把所有的一切都托付给 mem。 mem 的注册邀请码在早期也很难获得。 在那个 AI 还没有开始爆发的时候,ChatGPT还不知道在哪里的时候, 这样一款工具,号称整合我们的所有工作流信息,可以高效协同,并智能给出上下文提示,只能用「惊艳」来形容。 当然,mem 也很顺利地早早拿到了几百万美金的融资。

mem 2.0

相比于 1.0 的惊艳(中间还出过一个 mem X, 将来也会并入到 2.0), 2.0 我觉得只能说中规中矩。整体来看, mem 2.0 大致给我以下印象:

拥有常规的笔记功能

编辑器 支持 / 命令添加模块。以及Markdown快捷方式。

拥有Collection 组织机制

其实,就是笔记的「标签」,而且只有一级标签。不想 Bear 那款工具。


拥有 AI chat 对话框

我们可以随时发问获得回答。但说实话,我个人不喜欢这种集成的 AI 问答, AI Chat 应该是一个独立的工具, 按照我个人的「工具链」原则, 这样我们才能挑选一个最好的 AI 问答工具,避免被某个其它工具「捆绑」。

另外, 这个 AI Chat 估计暂时还不能联网搜索,它说 Biden 赢了2024 末的这次大选,而且在我反复确认后,还是这个观点。

拥有 智能上下文关联笔记的展示

这算得上是 mem 原本招牌功能的特色了,现在反而不太有吸引力了,很多笔记工具都有了「关联笔记」或类似的机制了。甚至很早期的 Evernote 就有,但反响平平,可能和当时的智能技术水平有关。另外 Napkin 这款工具也算得上在 AI 时代主打「自动关联」的佼佼者了,还有 ,Flomo 也在近期新推出了「相关笔记」…… 总之, 以后这类功能都不能算是特色了。就像现在,说我们编辑器支持 Markdown 语法, 支持 / 命令行, 这都不是特色,这很可能是笔记工具的「标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