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单读
《单读》出版物(前《单向街》杂志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寻找旷野的年轻人,正在走向“附近”五百米 ·  昨天  
三联生活周刊  ·  不想当「空心人」,如何自救? ·  昨天  
三联生活周刊  ·  独居生活的我,躲进各种搭子群里找陪伴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单读

世界总在那里,但生活是最眼前的 | 单读

单读  · 公众号  · 杂志  · 2017-07-16 09:10

正文


当代青年作家似乎比前辈更加幸运,自由穿梭于世界各地,掌握各种语言,信手拈来的网络资讯也足以弥补经验的匮乏。但全身心地沉浸在全球化的福利时,是否也弱化了当代作家在世界文学中的特殊性呢?创作者如何规避日渐趋同的美学观念?


王德威是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讲座教授。近日,王德威参加“21 大学生世界文学人物盛典”并领取致敬年度文学人物奖,单读借此机会采访了他。王德威流露出对当代青年创作者的乐观态度,相比宏伟的历史叙述,他更关注青年作家的个人印记和对当下生活的感知。完整版对谈收录于即将出版的《单读 15》杂志。



单读视频计划 Vol. 83




本期读书人:



文字整理自单读与王德威的对谈




年轻一代作家进入读者、评论家视野的过程


王德威:其实我读的不够多,不是谦虚,我必须承认我的局限。我知道这些年轻作者,其实是在一个相对被动的情况之下,是我的学生们推荐给我阅读的,因为太多作家了,照顾了老的,就照顾不了小的。


我现在都是同事之间的推荐,或者说,更依赖的是学生的推荐。既然我的学生都是文学的爱好者,那么也算是专业的读者,有时候他们看到这些东西很兴奋,觉得作为老师也应该阅读,就很主动地来分享他们自己的经验。


包括最近台湾的房思琪的事情,你们大概都听说了,这是一个特别大的新闻。我也是在四月的时候,在和三个学生的晚餐中知道了她。三个学生里面有一个是大陆来的,两个是台湾来的,不约而同讲起他们最近在网上看到的一个概念,他们叫做“同温层”,讲他们一群人很亲密的互动,提了有一个台湾作者写了《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当时有一点八卦式的、或者说文学青年论坛式的姿态,他们开始谈了起来,然后作为老师,我当然开始有兴趣,就多问了几句。那时候林奕含事件还在酝酿期,没有想到过了一个月左右,台湾的媒体突然爆出这个讯息,林奕含自杀了,因为她挣脱不开房思琪小姐这个梦魇式的经验,以她的生命来作为一个最后的回应。以这个举例,是我的学生教育了我,我才了解到,原来还有在目前的台湾的媒体和网络推波助澜,兴起了一个新的神话。当然这个故事还在发展中。

 

《房思琪初恋乐园》作者 林奕含 / 摄:陈佩芸



阅读新一代作家作品的感受



王德威:我的阅读其实是相当有限的,包括张悦然、双雪涛等等,包括散文作者李娟。读了当然觉得非常精彩,也有我自己的喜好和判断在里面。但总的来讲,我觉得这代作家在写作的资源上,因为它来自不同的文学传统,和前一辈作家感觉上还是很不一样。现在这些作家已经吸收了很多视为当然的不同的世界文学的资源。比如徐则臣写《耶路撒冷》,自然而然就把耶路撒冷召唤出来,他的人物谈恋爱,出国,也在中国四处旅行等等。我很难想象在前一辈的作家的作品中看到类似的自信,也是一种视为当然的写作或生活的模式。


因此,一方面你觉得现在的这些作家面向世界的眼光开阔了,但另一方面我觉得一个隐藏的威胁是,你逐渐觉得这些作品展现了他们和广义的世界文学的同质性。你逐渐觉得,我现在只是在中国的语境里,看到一个世界文学的缩影。在这个情形下,我觉得这一代作家在表现所谓中国特色上——如果真的有中国特色这个事的话,可能不如前面一代作家。其实,他们关怀的问题同样是多元、复杂的,但因为他们接收资讯这个过程本身的扩大和多样,反而非常吊诡的,他们作品的辨识度变低了。当然,这是单一和多元之间永远的争执。

 

《耶路撒冷》作者 徐则臣 



国际化程度和外语水平的提高,对新一代作家的影响



王德威:外语被他们视为当然,成为他们的一部分。去年有一个作家代表团来哈佛大学,有一位年轻的女作家叫颜歌,她现在在爱尔兰,杜克大学毕业,英文漂亮的不得了。她写她的故乡,四川一个小城的故事,写得很好。她有她的世界观,但坦白地讲,他们都是有幸的一代,在她成长的过程里面,她所遭遇的不如过去那辈作家有那么多的坎坷或者冒险性,所以,想象的成分已经逐渐地凌驾了现实经验的体会。


作家 颜歌


作品的好坏其实很难只用纯粹审美的标准来判断,不是说你写得很漂亮就是好作品。作家怎么巧妙地运用小说创作的媒体,仍然是作家如何面向生活本身的问题。我讲一句老话,世界总在那里,但生活是最眼前的,怎么在每天这样一个穿衣吃饭的人生里面去找寻那些刺痛你的,或者让你兴奋、刺激的东西,这是所有作家辛勤寻找的命题。但是,我们眼前的生活状态,未必容易给予刺激或刺痛你的材料。

 

我的肖像 by Tamara de Lempicka



新一代作家在文学上能走多远



王德威:好像这样一个时代未必能够成就一个作家的宏大视野或者是深刻的生命观察,我们中国人老话叫“文穷而后工”,一个不是很理想的生活环境说不定反而承接了作家书写的冲动。何况现在的媒体那么多,就算是有创作的冲动,也不见得是非要经过文字的这样一个刻意的琢磨来呈现。


但是,我又要修订我个人的观点。我认为创作是个神秘的东西,哪怕我们用多少的逻辑、理论来解释创作的来龙去脉。作为一个读者,我愿意用谦卑的态度来对待创作,这是你不知道的事情。这一群你看起来生活很安逸的作家,谁知道他们内心蕴藏了多大的挣扎跟痛苦,谁又能预测两年三年之后不会有一个精彩的声音出现。所以在这点上,我应该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不会用一个简单的生存、生命的逻辑和创作的逻辑把它做成一个辩证。我们还是要有一个空间,去尊重作家创作比较不为人知的、神秘的那一块世界……



作家介绍



王德威,国立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比较文学博士。曾任教于台湾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现任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及文明系 Edward C. Henderson 讲座教授。


王德威出生于台湾,执教于美国,一生以华语文学的写作、研究、推介为生命,是华语文学写作、研究和向世界推介的不可忽略的一道身影。他在论著中所提出的一系列的理论命题,如“想象中国的方法”、“被压抑的现代性”、“没有晚清,何来五四”、“抒情传统”等,已成为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理论资源,开拓并激活了新的研究空间。




导演 | 刘宽

拍摄 | 秦斐斐 乐宇杰 王夕旻

剪辑 | 秦斐斐 胡晋溢

编辑 | 刘梦婷

单读出品,转载请先至后台询问

欢迎分享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