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两个质子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一群为科学着迷的普通人,一群为生活着迷的科学家。我们就是两个质子。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两个质子

电视机不为人知的早期历史:希特勒居然功劳巨大

两个质子  · 公众号  · 科学  · 2017-02-17 16:06

正文

电影《 超时空接触 》中的希特勒画面

看过科幻电影《 超时空接触 》的朋友一定会对里面的这个情节印象深刻:女主角是个科学家,花了很多年时间搜索外星文明的无线电波,当最终发现一个确认是织女星外星人发来的信号时,解码之后发现竟然是一段希特勒发表演讲的影片。这个让人大跌眼镜的结果并没有影响电影的情节,因为在翻了历史书之后大家明白:这其实是1936年希特勒在柏林奥运会上的致辞。

1936年柏林奥运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通过电视转播的奥运会(那时没有录像机,节目全是直播)。当时使用的摄像机体积庞大,一个1 .6米焦距的镜头就重达45公斤长2.2米,摄像机信号首先用电缆传输到 邮政中心,经过混合之后再用电视塔发射出去。 柏林奥运会期间,每天用电视播出长达8小时的比赛实况,共有16万多人通过电视观看了奥运会。如此大规模的无线电视信号发射到太空中,在 电影 超时空接触 》里 被织女星外星人发现,显然就是一个合情合理的剧情了。

在现代人的意识里,电视机的历史远远没有那么长,一般人都认为是二战后的美国人和日本人让电视机普及到了全世界。然而如果没有二战,它显然会普及得更早。 柏林奥运会的转播就已经让当时的人们认识到了电视这项发明的远大前途,而电视的第一次大规模普及肯定就是希特勒的功劳。

查询维基百科,我们可以发现从19世纪开始就已经有很多先驱者在研究图像的远程传递了:

1884年, 俄裔德国科学家保罗·高特列本·尼普可夫 提出并申请了世界上第一个机械式电视系统的专利。

1897年,德国物理学家卡尔·布劳恩发明了一种带荧光屏幕的阴极射线管,1906年他和助手用这种阴极射线管制造了一台画面接收机,进行静止影像的重现。

康斯坦丁·波斯基(Constantin Perskyi)在向1900年巴黎世博会提交的一篇论文中造出了television一词。

1907年至1910年,俄国人波瑞斯·罗星(Boris Rosing)和他的学生弗拉基米尔·佐利金验证了在发射机中用快速转动的镜面扫描装置和在接收机中使用阴极射线管的电视系统。1911年,工程师艾伦·斯文顿提出了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同时使用阴极射线管传输电视信号的方法,后世所普及的模拟电视机均为这种原理。

美国人费罗·法恩斯沃斯发明了 摄影管,在 1927年成功传输了只有一条直线的画面, 1929年他传输 了首个直播人类影像:一个3.5英寸他妻子Pem闭眼的动态影像。

苏格兰发明家约翰·贝尔德被认为是“电视之父”,他在1925年制造出 第一个半机械式模拟电视系统,并且在 伦敦的一次实验中“扫描”出木偶的影像,被认为 电视诞生的标志。1929年,英国广播公司允许贝尔德公司开展公共电视广播业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