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凤凰卫视
凤凰卫视,拉近全球华人的距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十点读书会  ·  《哪吒2》登顶全球影史前9!外国人坐不住了: ... ·  11 小时前  
新京报书评周刊  ·  《情绪疲惫的你》:觉察自我是一场精神的归乡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凤凰卫视

长沙会战——追忆抗日战争中那段铁马金戈的烽火岁月

凤凰卫视  · 公众号  ·  · 2017-09-18 17:01

正文



一九三一年的九月十八日

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一九四五年九月九日

侵华日军在南京进行了投降仪式


在这个金秋九月

小编重温了⬇️这部好评如潮的电视剧



日军攻陷武汉后一路南下,

长沙危在旦夕。

就在这样一片焦土上,

一幕幕悲欢离合故事接踵发生。


在14年抗战历史中,有6年重点战场在湖南长沙这座古城,在这里进行过四次大型会战,牵制、消耗了日军在正面战场的大部分兵力,保证了陪都重庆和西南大后方的安全,为华中战局的稳定,创造了条件。


四次长沙会战之中,第三次长沙会战更是有着不一样的历史地位,被蒋介石称为“此次长沙胜利,实为七七以来最确实而得意之作”,甚至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都向蒋介石发来贺电,英国《泰晤士报》也在评论中说:“12月7日以来,同盟军惟一决定性之胜利系华军之长沙大捷。”


那么究竟这第三次长沙会战,

对于中国的抗战局势有着哪些影响?

战争期间又有哪些隐藏在历史背后的细节?


本周《凤凰大视野》将与您一起回望

1941年底到1942年初的这一场大会战

追忆抗日战争中那段铁马金戈的烽火岁月

缅怀抗战英烈



1

古城风云起


第一次长沙会战


1938年11月,日本军队占领湖南岳阳之后,暂时停止了南进。此时,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战略相持阶段。长沙成为了捍卫西南各省的门户,其战略地位愈显突出。


1939年9月,日本军队向长沙发起了大规模进攻,双方激战了一个月。随后又于1941年9月,日军再次发起对长沙的攻击。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一次长沙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



为商讨作战对策

蒋介石率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湖南南岳召开三次军事会议


或许是战场宣传的需要,这两次战役, 中日双方都自称获得了胜利 ,从战术上看,双方并未分出胜败,但从战略上观察,阻止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侵略目的,可以认为是国军在抗战中的胜利。


第二次长沙会战结束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1941年的12月初,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珍珠港事变发生了,日本冒死一搏,使得中国与美国、英国这些西方大国绑在一辆战车上,中国的对日抗战,成为国际反法西斯的一部分。


接下来要发生的,

对于双方来说,

都是更为艰苦的战役......



2

浴血新墙河


1941年12月24日,日军司令阿南惟几指挥第40、第6、第3师团主力分左中右三路向 新墙河 推进, 拉开了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大幕



薛岳在前线指挥


新墙河之战,在薛岳的全盘考虑之下,只是一个 虚晃一枪的防线 ,并不准备在这里与日军大战一场,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延缓日军南下的步伐。根据之前的作战经验,在日军重炮的打击下,新墙河防线是难以长时间防御的。但20军和58军,仍然坚守了二天一夜,在日军3个师团的进攻下,新墙河防线于1941年12月25日当晚被日军突破。



王超奎


川军部队20军133师398团2营营长 王超奎 ,幼年丧父,一直靠母亲和祖母抚养长大。第三次长沙会战的时候,王超奎在新墙河南岸,执行阻击敌人的任务。


战斗打响前,王超奎就向团长立下誓言:

“新墙河乃九战区门户,更为敌我必争之地。值此大敌当前,风云变幻迫在眉睫之际,奎誓愿竭我之力,负死守据点之责,设若不幸为敌所乘,是奎亦死得其所。”


日军的进攻部队从3000多人增加到10000多人,轮番向该营进攻,王超奎率领全营官兵奋勇杀敌,鏖战两天一夜之后,王超奎营 500士兵伤亡惨重,最后只剩下几个伤兵 。1941年12月25日,杨森以密电向重庆报告了王超奎的阵亡消息。


1942年2月,宋美龄在美国国会演讲,为中国抗战寻求援助, 在《纽约时报》的文章中, 她这样写道:

“我中国的官佐士兵每当矢尽援绝, 总是战至最后,

宁愿牺牲生命, 不屑选择别的途径。”

——宋美龄



3

影珠山追击


1942年1月4日凌晨,无法占领长沙的日军全线展开疯狂攻击,妄想在撤退之前攻下长沙,同时也是为了隐蔽撤退的企图。无心再战、几乎弹尽粮绝的日军,就近纵火烧毁房屋,将带不走的作战物资炸掉,开始退却。薛岳得到日军开始撤退的消息后,马上开始了追击计划。


1942年1月4日当晚,薛岳就下达命令,罗卓英为南方追击军总司令,杨森为北方堵击军总司令,王陵基为东方堵击军总司令,第九战区几乎所有的部队,包括之前撤退到两翼的主力,开始追击拦截,四处进攻日军,“天炉战”的总攻,开始了。



影珠山,距离长沙市40公里,是日军向北撤退的必经之路。


“影珠山,离天三尺三,

人要低头过,马要卸却鞍”


其实影珠山并不高,海拔不过五百多米,却因为它地势险峻,扼守交通要冲,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日军独立第9旅团,原来一直在山西作战,当时驻守在武汉,阿南惟几把他们调过来增援,是为了让长沙城里的部队安全撤退,在长沙城外的福临铺,一场激战不可避免。


影珠山一战,虽然只歼灭了日军一个集成大队,但影响却十分重大,其结果是迫使增援前线掩护日军撤退的日军混成第9旅团,始终没能越过影珠山与日军第3、第6师团会合,将日军的撤退计划和撤退方向完全打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