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育学园
崔玉涛唯一认证官方公众账号。致力于通过互动、分享、问答,全维度的信息传达,帮助更多的家庭了解健康、完善的育儿知识。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育学园

“长辈太溺爱孩子!”你不也是吗?

育学园  · 公众号  · 育儿  · 2017-06-30 17:28

正文

相信没有人想刻意溺爱孩子。

但是,什么行为是在溺爱孩子?什么样的孩子是被宠坏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衡量标准。

在老一辈看来,他们理解的“溺爱”是:

  • 带那么小的孩子出国旅行,什么也记不住,何必呢?

  • 小孩子长得快,穿百家衣就行了,干嘛要花钱买新衣?

  • 早教班报名费要一万块?你们不要把孩子惯坏了……


年轻父母对“溺爱”的定义则完全不同:

  • 现在条件好了,我给孩子多买点衣服玩具,算什么溺爱?

  • 姥姥一见我训孩子,就说“快来姥姥这儿”,这也太娇惯孩子了!

  • 孩子执意要那个玩具,跟他较什么劲儿呢?买吧,这应该不算溺爱!

如你所见,有人认为给孩子过多的物质是溺爱,有人认为庇护孩子是溺爱。

凡事过犹不及。溺爱往往披着尊重孩子,爱孩子,为孩子好的外衣。

那么,你仔细想过爱与溺爱的边界到底在哪里吗?


测一测:你是否在溺爱孩子?

心理咨询师袁荣亲认为溺爱有两种:包办型的溺爱和纵容型的溺爱。

包办型溺爱的父母把孩子的一切都安排好了,孩子不动手就可以得到一切,他们不鼓励甚至不喜欢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

纵容型溺爱的父母,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不管多么小、多么不合理的要求,他们都会拿出全部力气去满足。

想知道你是否正在溺爱孩子,可以来测一测:

  • 你是否认为8月龄的宝宝太小,不能让他尝试手指食物?

  • 你是否认为让1岁半的孩子自己扔纸尿裤,过于苛刻?

  • 当孩子把你搞得焦头烂额时,你总是会放弃原则缴械投降吗?

  • 你总是允许孩子打断你和别人的谈话吗?

  • 孩子一发脾气,你就会给他买玩具讨好他吗?哪怕家里已经有很多玩具。

  • 你会避免带他去超市/商场,因为你怕hold不住孩子又要买零食/玩具?

如果你的答案中存在“是”,建议仔细阅读下文。


为什么会产生溺爱?

所有的孩子都会发脾气,尤其是两岁左右的孩子。这是他们在发展自主意识,他们会观察家长对自己的行为(摔碗、大哭不止等)有什么反应,如果父母束手无策,被孩子占据主导地位,孩子就会呈现出被溺爱的后果——喜欢/习惯通过发脾气这种手段去达成目的。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曾缴械投降,以换取暂时的安宁。但是,当孩子的抱怨、挑剔、行为不端变得愈加频繁,家长就要引起重视了。

为什么会产生溺爱?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内疚。很多父母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终日忙于奔波。在能陪孩子的有限时间里,家长希望大家都能开开心心地度过,因此会用玩具讨好孩子,也会对孩子的行为抱以“宽容”。

无法坚持原则。某天,即便孩子发脾气,你也坚持了“早餐不能吃饼干”。但是另一天,你一整夜都没睡好,早上孩子依旧在发脾气,你却让步了,“我太累了,偶尔吃吃没关系。”这种行为会让孩子觉得你制定的规则毫无约束性。

包办太多。穿衣服、玩拼图、倒果汁……当孩子尝试失败,非常沮丧的时候,很多家长会替孩子包办。家长应该教会孩子做这些事情的方法,并鼓励孩子再次尝试,而非替他完成。

补偿心理。家长幼年时,家庭经济匮乏,出于补偿心理,总想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物质。但物质太多有时并不是好事,这会让孩子总是想要买买买,而不是满足于已经拥有的一切。

相信“树大自然直”。很多父母遇到孩子跟自己顶嘴、推搡其他小朋友、不顾听劝爬上危险的地方,总是一笑了之,“他还是个孩子”。纵容溺爱当然比上规矩讲原则要容易,所谓的“树大自然直”不过是家长在逃避养育责任罢了。要知道,不懂规矩的孩子很快在社交方面就会遇到阻碍。


总之,家长应明确:关爱不等于溺爱,没有原则毫无节制的爱,很容易宠坏孩子,不仅于孩子无益,还会在为他今后的成长和性格塑造埋下许多隐患:

孩子从小就受到“众星捧月”式的呵护,很容易形成“自我中心化倾向”,长大后很可能只追求自我感知的满足,很少为别人考虑,不能真诚待人,缺乏责任感和是非观。

有碍孩子日后建立独立性,家长的过分保护和包办代替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孩子接受信息刺激的机会,不仅于孩子独立成长不利,会让孩子日后变得自私,坦然接受一切照顾,不懂得感恩。

孩子抗挫折能力差,容易形成不良的习惯。家长由于溺爱,尽力为孩子创造最好的环境,会使孩子在长大后,产生严重的依赖性,丧失处理问题的能力,并且缺乏面对挑战的勇气。


真爱与溺爱,平衡的艺术

咨询师袁荣亲认为,“溺爱是一种懒惰的、不负责任的爱。与溺爱相对应的是真爱,真爱是尊重孩子独立的爱,真爱的父母懂得在孩子不同成长阶段满足他不同的成长需要。真爱的父母懂得放手,接受并乐于看到孩子的自我独立和自我成长。”这与parents.com给出的观点不谋而合。


0~1岁

在婴儿出生的头一年,家长可以先把所谓的“溺爱”放到一边。因为在宝宝9月龄以前,他们还没有能力操纵家长。宝宝哭,单纯是因为他饿了或不舒服。

在这一阶段,家长需要对宝宝的哭泣及时响应,以便让宝宝获得足够的安全感。


1~3岁

当孩子开始会打人,几乎每天都发脾气,事情似乎变得复杂起来。

不过,这一年龄的孩子出现上述行为,并不代表他“被宠坏了”,这只是孩子成长的一个必经阶段罢了——他在宣告独立,遇到挫折时,他也会发泄不满。

当孩子发脾气时,家长的态度决定了孩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举例来说,如果家长此刻要忙着做饭,孩子明明可以自己玩玩具看绘本,但就是要家长抱,得不到满足就撒泼打滚。那么,家长的让步很可能意味着:

  1. 你在教他发脾气可以得到想要的/达成目的。

  2. 你没有教会孩子如何自娱,这样的孩子可能会越来越黏人。美国麦肯纳学院的Claire B. Kopp博士认为,如果孩子真的很伤心很焦躁,抱抱他;如果孩子只是无聊,鼓励他去自己玩。

  3. 最重要的是,家长会丧失权威感。家长在一些原则性问题上,千万不能让步或妥协,比如小朋友不能进厨房,应该几点入睡……而有的事情,可以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比如可以允许孩子穿橙色T恤配绿色裤子。

应对这一年龄段孩子的技巧,具体可以看这篇文章《宝宝总说“不”, 我也很头疼啊!》


3~4岁

快3岁时,孩子会逐渐明白他们不会总能“呼风唤雨”,对于家长说“不”,他们也不会表现得那么抗拒和崩溃了。但他们还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比如在超市,孩子看中一个玩具,家长不给买,孩子可能会抓住不放,并因此而不开心。

如果孩子提出的要求是合理的,那么说“可以”也无可厚非;如果孩子凭借错误或不恰当的理由提出要求,那么家长就不该轻易满足或做出让步。


你可能需要的方法论

统一战线。

家庭所有成员需要对规则保持同样的态度与坚持。如果某个家长坚持了,但是另一个家长让步了,会让孩子对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产生困惑。当他再大一点,他会操纵大人的态度,通过寻求庇护的形式,达成目的。

对中国家庭而言,尤其和长辈同在屋檐下,“统一战线”往往是比较困难的。在《妈妈是超人2》中,包文婧教育饺子,婆婆默默走开,这种克制难能可贵!


不要轻易妥协。

如果孩子在公共场合无理取闹,家长千万不要因为觉得自己打扰了他人,产生歉疚而对孩子妥协。

你可以把孩子暂时带到安静的角落,等待孩子冷静下来。


使用正面强化。

当你决定带孩子去超市或商场,可以先跟孩子说,“妈妈相信你会表现得很乖的”,如果孩子做到了,可以表扬孩子,甚至可以在家庭成员面前夸张一点表扬,“***今天表现得非常乖,……”


带孩子做慈善。

让孩子把旧玩具、旧衣服搜集起来,捐赠给别人,将会让孩子懂得感恩。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

parents.com,《西尔斯亲密育儿全书》、《你的2岁孩子》


小编说

真爱和溺爱,就像在走平衡木。

小朋友都是很聪明的,和他们的“斗争”也应该是在不断调整“策略”的。

如果大家有什么心得,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Ps:别忘了点👍哦!


还有这些文章,你也可能需要:

>>>想看更多我们聊过的育儿知识,在微信公众号回复知识即可查看~



授权声明: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