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此前,小米之家让经销商赚钱一个行之有效的模式,是在毛利没有对手高的同时,提高周转率,考虑到小米之家内陈列有大到 SU7、小到数据线这样的庞大消费电子产品阵容,这种模式一度被认为是可行方案。
“或许再过不了多久,这个店也没有维持现在这样规模的必要了”。这位线下销冠对他所在并负责销售的智能手机业务前景悲观,同时拿小米提供给线下零售商返点远低于华OV三家来证明小米销售团队整体士气低落的原因。
一位中原地区小米线下渠道经营商对记者表示,作为小米线下多次新策略改革的发源地,他们对小米对待渠道的各种变化能得到最直接的体感反馈。他认为无论是此前的“闪电战”式大规模开店,还是之后随着集团零售战略调整、导致的线下渠道因为难以承受亏损大规模关店,实际上都并没有足够考虑到线下渠道商在这个生态中的重要地位。
小米并非没有注意到在大刀阔斧的改革中,线下渠道商同时在经历的情况:卢伟冰曾公开表示要在线下渠道推动降本增效的过程中,扶持更多的合作商增开新店,甚至其中包括原本直营店的选址与规划,都会被整合打包给合作商来建设。
作为过去数次小米线下渠道改革的实际决策者,卢伟冰也提到了推动亏损门店减重的计划 —— 这对应的是数百家开店不到一年的小米之家不堪亏损,提出闭店申请的情况。
“这些已经产生了效果。”卢伟冰在小米财报电话会上表示,“第二季度小米之家线下门店的月均单店的 GMV(总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了20%,这个是自 2021 年第四季度以来最高的月均的单店GMV。今年上半年,小米之家合作伙伴的平均ROI(投资回报率)已经达到30%左右,我们的一些战略合作伙伴达到 50%。”
事实上,小米内部过去数年对线下零售业务的支持有目共睹,包括小米 14 在内线上声量很高的爆款新品,其中一大部分库存都被优先分配给线下渠道,但这样还不足以调动合作商足够的热情。因此出现了小米线下卖的更好,线下销售反而更难赚到钱的情况。
在专卖店的合作模式下,出资建设店面的合作商在进货时只需要向小米缴纳一笔押金,手机进货的货款成本由小米承担,合作商在其中无需承担更多的成本。
这种轻运营模式似乎是小米线下微利润的一种合理解决之道,但时间证明了薄利往往也意味着难以调动线下真正的热情 —— 一门难以赚到钱、利润仅能维持盈亏平衡的生意,显然闭店就成了为数不多的放手选择。
因此,仅仅两年前达成的小米之家万店规模,在小米手机销量逐渐恢复的同时,也迅速成为了没有人再愿意提及的历史名词。取而代之的是“利润与规模并重”,对于线下而言最直观的感受是并非利润的增长,而是线下渠道的萎缩。
2023 年,在小米贯彻这一经营策略一年之后,小米线下渠道也开始重新探索增强盈利能力的增长点,其中可能是品牌的高端化战略,也有可能是遍布全国小米之家的 SU7。
据小米财报电话会中公布的信息,今年小米智能手机的出货量目标增长 1500万 - 2000 万台,单价超过 600 美元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 50%。
即使小米已经是全球第三,但中国区仍然是达成这一目标至关重要的战场。但小米仍然需要解开当前线下渠道所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