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资本深潜号
资本深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募格学术  ·  颜宁,拟获国家级荣誉! ·  2 天前  
NaturePortfolio  ·  自然大师课堂-空中课堂开年双课上新! ·  4 天前  
科研大匠  ·  DeepSeek参考文献“胡编”怎么办?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资本深潜号

“中国版桥水”凯丰投资最新观点:大宗商品长牛开启,铜铝需求将暴增,全球财富开始大转换

资本深潜号  · 公众号  ·  · 2021-01-05 21:39

正文




作者 | 孙建楠

编辑 | 袁畅


本文首发于 “见闻VIP”APP ,欢迎下载 “见闻VIP” ,即时见证历史。


中国百亿私募阵营中,凯丰投资独树一帜。


这家头部私募以宏观策略见长,受益于期货投资的强大团队基因,他们在股票、债券、商品等大类资产的研究和投资中,有着独特的细节功夫。


近日,凯丰投资创始人吴星在一个场合指出:凯丰从长线投资角度 高度看好铜铝的表现 ,他认为,多个行业的趋势性变化将导致这类大宗商品的需求暴增。


此外,凯丰还认为,全球维度看财富正从发达世界向新兴世界转换。2021年里,中国利率债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有阶段性交易机会。



01

全球财富转换时刻


吴星认为,全球财富正从发达世界向新兴世界转换,这是全球财富的转换时刻。


他指出,目前G20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群体的GDP在全球占比接近46%。但以中国为核心的新兴世界,贡献了全球GDP增量的2/3。这意味着,新兴世界的GDP权重未来会越来越大。


此外,发达国家人均GDP逐年下滑,而新兴国家人均GDP则持续增长。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超过1/4。


从人口占比来看,中国及发达六国(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人口占全球比重逐年降低;与此同时,东南亚四国人口比重呈上升态势。而且,中国及东南亚四国(印度、泰国、越南、马来西亚)人均GDP正在向全球平均水平靠拢。


延伸到资本市场,吴星认为,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依靠“虚拟经济”发展。从股票市值来看,尽管中美股票市值全球占比持续提升,但美国股票市值在全球占比仍然超过40%,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并且在2008年之后开始加速。而就美股内部结构而言,纳斯达克指数与道琼斯指数成分股的比值又在逐年上升。



02

新兴市场债券有机会


凯丰还认为,尽管美债市值全球占比从2019年开始逐渐下降,但仍然保持高位,超过35%;尤其值得注意, 负利率债占全球债券市值的比重近年来快速上升,占比已超过25%。


他们还特别指出,近12年来,全球利率的下滑主要是来自发达经济体。而中国、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利率水平并未受到很大影响。


2014年,日本成为全球第一个零利率国家,之后欧洲也加入零利率的队伍。这导致美欧股票表现非常好。


顺应这个趋势,2017年以来,全球股市资金流入前三的市场包括了日本和中国(A股+中概股+H股)。特别是近三个月,资金流入A股、港股和新兴市场国家的趋势非常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0年流入中国债市的资金达到1万亿(截至11月末),去2019年同期的两倍多。2021年预计有2万亿左右资金流入中国债市,将形成明显的利多效应。


凯丰认为,欧美发达经济体的疫情问题依然严峻,美欧央行不断通过放水刺激经济,这提振了欧美整个资本市场表现。


但未来疫苗落地后加速复产复工后,整个美债市场能否维持在相对低位?一旦债券市场形成的反向负反馈的话,会对整个金融市场会有多大的影响?这是凯丰后续重点跟踪研究的因素。



03

大宗商品长期牛市


凯丰对于大宗商品相当看好,他们认为,根据世行报告估算,中国高速增长时期单位GDP对金属的消费弹性远高于能源,隐含未来新兴市场增长的同样形成更好的金属支撑。


因为经济发展过程中,有色金属受经济影响的弹性远高于能源化工。因此,一旦经济持续发展,对有色金属的需求增量会更大,在中国尤为如此。


从产成品库存来看,2015年以来库销比持续下降,到了2019年11月跌至很低的位置,也就是那时起凯丰投资看好大宗商品的长期牛市。


国内大宗商品2015年持续去库存,到了2020年因为疫情原因而打断去库存节奏,但从五六月份开始,中国出口增速明显回升,大宗商品的需求再次提升,9月份开始大宗商品价格明显上涨。


有一个问题就是:大宗商品的上涨是货币现象,还是供需基本面变化导致?


凯丰认为,商品价格更反映其自身属性。铁矿石与黑色链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侧面反映其价格主要受到供需基本面驱动; 而从铝金比来看,黄金相对于铝具有较强的金融属性,铝金比的下降趋势表明了商品价格对其自身属性反映的进一步加强。


真正的变量是能源转型的趋势。中国已下达“碳中和”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这个背景下,中国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传统能源的使用将大大减少,非石化能源的使用空间将进一步提升。

此外,全球非石化能源占比上升趋势明显,包括光伏、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内的非石化能源占比上升趋势明显。截至2019年,中国非石化能源占比超过15%,提升空间巨大。



04

铜铝需求暴增


未来出现“油经济”向“电经济”的转换。


从全球能源的度电成本来看,核电最高、火电次之、天然气位列第三,而光伏和风电成本最低。从国内不同利用小时数来看,光伏度电成本有望在2021年低于火电标杆价,而国内火电度电成本已经较低。


未来新能源汽车将会明显受益,电动车能源转换效率胜过内燃机汽车4-5倍,并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带动动力电池装机量快速上升。国内充电桩数量也将受到新能源汽车拉动成本增长。


凯丰预计,到2025年全国充电桩数量将达到866万个,到2030年将将达到3773万个,由此将带动充电桩生产上下游的产业机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