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2
日晚上,粤港澳大湾区传来一个大消息:
据“南方都市报”、“南方日报”等媒体报道,
4
月
21
日举行的“深莞惠经济圈(
3+2
)党政主要领导第十一次联席会议”在河源市召开,深圳、东莞、惠州、汕尾、河源五市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
规划建设
深莞惠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
成了此次会议的“重头戏”。会议提出,为进一步促进深莞惠三地协同发展,助推珠三角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在深莞惠经济圈(
3+2
)合作机制上,参照深汕特别合作区有关做法,
推动在东莞、惠州邻近深圳地区划出一定区域,规划建设跨行政边界的功能协调、产业互补、成果共享的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
试验区地区生产总值、税收存量归当地所有,增量部分由三地政府在协商基础上按比例分成,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
接下来,深圳、东莞、惠州将积极探索创新合作机制、合作模式,明确试验区选址、发展定位、空间布局、主导产业等因素。
在这次会议上,还探讨了5个城市的交通对接等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深圳连接东莞、惠州的地铁线路,备受重视。
下图是媒体披露的,规划中的深莞惠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图:
具体线路如下:
根据深圳“住房十三五规划”,深圳在这5年里需要新增180万套住房,但深圳只能提供大约65万套,其余的则需要东莞和惠州临近地区提供,未来将有数百万深圳人住到东莞和惠州。
这对于东莞、惠州构成重大利好!
至于未来东莞、惠州和深圳之间的“协同发展试验区”会设在哪里,尚无可靠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