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蛇初下峨眉山,坐对青峰结翠鬟。白蛇初见西湖水,游女如花彩云里。"
单看图片,小编还以为杭州出了什么新项目??原来在深圳,也有这样一个颇有意境的神仙之地!这“条”看似江河又似白蛇的自然博物馆,单看气质,气势磅礴就在那摆着!
鸟瞰
近日,3XN联合贝加艾奇(上海)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和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的
“三角洲”方案从70多份竞赛提案中脱颖而出,
赢得了国际设计竞标的第一名,
成为了深圳自然博物馆国际设计竞赛的最终获胜者!!
该竞赛的筛选短名单包含了来自18个国家的15个团队,涵盖北美、亚洲和欧洲等地区。
三家事务所联手合作赢得的深圳自然博物馆国际设计竞赛,是深圳市“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的重点项目之一,
建成后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华南地区首座大型综合类自然博物馆,以填补粤港澳地区在综合类自然博物馆方面的空白!
区位
作为深圳“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之一,深圳自然博物馆选址于坪山区燕子湖片区的核心区域,规划文祥路以北、红花路以南,服务区域覆盖深圳全市,辐射范围达珠三角地区乃至华南地区,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
该自然博物馆将致力于自然演化规律的呈现,秉持“地理空间上的深圳、全球视野中的生态”这一核心理念,力图成为一个“有科学传播力”的自然博物馆。
深圳自然博物馆以“中国领先,世界一流”
的现代大型综合性自然博物馆为建设目标,深圳自然博物馆集自然历史遗物收藏中心、自然标本陈列展览中心、自然科学研究中心、科普教育中心为一体。
基地航拍
新的自然博物馆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4.2万平方米,毗邻风景如画的燕子湖,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一流的自然博物馆,诠释自然演化规律,展示地理空间上的深圳、全球视野中的生态,并致力于积极传播科学。
深圳自然博物馆毗邻风景如画的燕子湖
从河流三角洲蜿蜒而起,自然地吸引游客和市民走上屋顶,进入一段旅程。覆盖着整个屋顶的公园,突出了深圳自然博物馆的有机几何形状。
就像一条河流在与土地的平衡中成型一样,沿着独有的屋顶观景台,处处都能欣赏周围自然公园、燕子山和湖泊的多重景致。
屋顶视角
作为
公共公园网络的延伸,博物馆的目标是将绿植区域尽可能扩大。
从清晨慢跑到傍晚散步,全天都有各种活动维持着这片区域的生机。
入口空间
建筑的外立面宛如河水顺流而下,游客被顺势引入通往“洞穴”的通道,走向博物馆的接待大厅,并途经多个咖啡馆和公共空间,最终抵达建筑的中心点。
城市一侧到河畔公园之间的巨大空间,自然地吸引了从市区方向前来的居民和游客走进一座大型广场。
蜿蜒构造所带来的独特空间感受
水面视角
建筑抓住了一个滨河场地的独特氛围,在水的元素中找到了“永恒”这个特质作为概念。功能、场地、概念、结构、材料和空间之间的联系非常清楚。
方案结合燕子湖公园的特点,作为景观路径延展,与周边景观视角融为一体。
项目位置:深圳市坪山区燕子湖片区
项目团队:3XN, 贝加艾奇建筑设计,筑博设计
客户:深圳市建筑工务署设计管理中心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42000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暂定100,000平方米
效果图来源:
3XN
雕塑公园内南部视角
从上升斜道看到的中央庭院
天井南视角
大厅西视图
最低层视角庭院图
南侧夜晚俯
瞰图
据了解,项目建筑方案招标告一段落,后续将开展深圳自然博物馆展陈设计方案的国际招标,在这样的自然博物馆理念之下,室内设计与陈列设计将会如何展现?也许我们可以从上海自然博物馆获得启发,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为新的超一线城市,相比前几年曾轰动一时的上海自然博物馆,你更喜欢哪个?
相关参考资料:深圳特区报、深圳发布、坪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坪山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