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过一个话题:“孩子放暑假在家,各位家长们还好吗?”
帖子下面是父母满满的苦水。
有的家长表示:“不仅不好,还快要崩溃了,孩子放假就是我苦难的开始。”
有的家长吐槽:“我家娃就像个大爷似的,整天躺着,作业不写、饭也不吃、叫也不听。”
有的家长无奈:“白天上班够累了,下班回去看到孩子不是吃零食看电视,就是躺着打游戏。
好几次忍不住发火,可脾气过后才发现,既不能解决问题,还加剧了亲子矛盾。”
正所谓,放假一周,母慈子孝;放假一月,鸡飞狗跳。
明明是期盼已久的假期,可随着假期的深入,很多孩子脱离了正常学习、生活节奏,出现了很明显的“暑期综合征”,让家长十分担心。
具体“症状”例如:
作息紊乱,甚至出现昼夜颠倒的现象;
情绪低落,做事情缺乏兴致,出现乱发脾气的情况;
整日宅家,一个人呆着,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甚至抗拒出门;
做事拖拉,作业不愿意写,兴趣班上布置的课后练习也迟迟不愿进行;
依赖家长,原本自己会干的事情,现在也不愿意动手,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现在,暑假已经过去一大半。要想摆脱“暑期综合征”的漩涡,以下五件事情,可以抓紧时间,和孩子一起尝试做起来。
前几日,去朋友阿丘家里玩,他家客厅里的一块白板吸引了我的注意。
白板上画着思维导图,写着五颜六色的关键词,标着长长短短的进度条。
原来,他们夫妻俩正和孩子一起做假期复盘。
其中,有四个关键词让我印象深刻。
第一个关键词:keep 保持——我做的特别好的事情。
下面写着:每天都坚持起床吃早饭;游泳进步很大,经常被教练表扬。
第二个关键词:improve 改进——我可以做更好的事情。
下面写着:朗读时可以更有感情;起床时间可以再提前一点。
第三个关键词:stop 停止——做的不对的事情。
下面写着:一边写作业一边吃东西,写得很慢,手上的油还弄到了作业上。
第四个关键词:start 开始——我想要尝试的新事物。
下面写着:我想要每天晚上和爸爸一起出门骑车;学习做番茄炒蛋。
聊天中得知,从今年开始,每个月阿丘夫妇都会和孩子一起复盘,暑假也不例外。
今天的这场复盘就是对暑假前半程进行了回顾和反思,查看已有计划的进度,然后对暑假的后半程进行规划。
阿丘开心地表示,每一次复盘都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也探索出问题的解法。
自从坚持复盘以来,孩子的急躁和焦虑得到了缓解,成绩逐步上升,性格变得开朗、自信了很多。
一直很认同一句话:“比努力更重要的是复盘的能力。”
盲目前进会失去方向,停下来复盘,才能更好地前行。
在暑假结束前,不妨陪孩子一起来一场用心的复盘。
回头看,可以总结得失;向前走,才能有的放矢。
看过一位妈妈的分享。
以前假期她总喜欢带着孩子到处旅游,以为这样就能带孩子长见识。
2022年世界杯期间,一家人去了卡塔尔。
对着大自然的壮阔景象,她和老公都十分惊叹,可儿子就只记得在海滩上挖沙子。儿子觉得,这和在公园里玩沙子差不多。
这件事让她开始思考,孩子究竟需要什么?
或许不必大费周章的出远门,一些看似普通的地方和习以为常的事情都能对孩子有启发,使他们得到应有的成长。
她开始尝试,用最简单的方式带孩子体验生活。
上学路上,将开车改成了乘坐公共交通,带着孩子了解公交和地铁;
放学之后,带着孩子去菜市场,认识各种蔬菜水果、鱼肉家禽,了解价格、感受重量;
周末时间,便去没有天花板的大自然里呆着。在河边快乐玩水,在草地自由奔跑。
一段时间下来,孩子的好奇心大爆发,对生活中的一切都变得感兴趣起来。
对于体验中不明白和感兴趣的事情,甚至主动翻书查阅,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
《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有段很棒的话:
如果信息是种子,日后可以成为知识和智慧,那感受就是沃土,种子必须在其中发芽成长。
深以为然。凡是经历,皆为馈赠。
夏日虽炎热,但请不要和孩子一起宅在家里,吹空调、看电视、吃冷饮,这会给孩子的身心带来很多问题。
在孩子的世界里,一草一木、一花一土、一鱼一虫都有无穷奥秘和乐趣;博物馆、农田里、汽车站、菜市场,到处都有精彩的故事。
暑假的最后一周时间,走出家门,和孩子一起尽兴体验吧。
华裔科学家朱棣文不但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还曾出任美国能源部长。而且他们家三个兄弟就是精英。
哥哥朱筑文是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同时拥有物理学、生物化学、医学三个博士学位;
弟弟朱钦文更是年轻有为,21岁便获得了政治学博士学位,后进入哈佛大学法学院深造,就职于洛杉矶的著名律师事务所。
朱棣文的朋友曾问他:“你的父母是用什么样的食物养育出了你们这些天才呢?”
和大家想象中的严父严母不同,朱棣文的父母并不严厉,而是常常鼓励他们参与家务劳动,探索课堂之外的乐趣。
三兄弟很喜欢和妈妈一起做饭,他们觉得做饭就和游戏一样好玩。
朱棣文更是从中找到了做饭与实验的共通之处。
他表示:
做饭和做实验一样,可以训练一个人的专注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用冰箱中有限的食材做出一顿可口的饭菜,就像是在有限的资源中求变、求好。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曾有调查结果显示:“爱做家务的孩子跟不爱做家务的孩子相比,成绩优秀了27倍!”
有的孩子在学校里,参与集体生活、进行人际交往,很是积极。
可一旦暑假回到家,便过上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渐渐失去了责任感,越来越懒散。
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让孩子参与到家务中来。
从早晨整理自己的床铺开始,先做好自己的事情,再帮助父母、长辈完成洗碗、扫地等家庭公共事务。
做家务,让孩子学会责任,也懂得感恩。
知名育儿博主年糕妈妈曾分享过这么一件事。
她在参加一档综艺节目录制的时候,认识了一位幼儿园大班的孩子,足球踢得特别棒,意志力和表达能力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提及足球训练的辛苦,孩子说:“踢足球有时候会受伤,但是只要我坚持踢,比赛就会赢。”
在和孩子妈妈交流之后得知,这个孩子曾经瘦得弱不禁风。阳光的性格和结实的身体,都是这两年坚持踢球带来的巨大变化。
年糕妈妈感慨:
让孩子拥有一项喜欢的运动,或培养孩子运动的习惯,是家长送给孩子的一份人生大礼包。
运动的好处多多,但很多时候孩子忙于学业,没有太多的时间锻炼。
而暑假,正是加强体育锻炼、培养运动兴趣、掌握运动技能的黄金期。
博主@李李的视频里,孩子的暑假是满满当当的运动时间。
白天太热,孩子在家跳绳打卡1000个,然后进行拉伸练习。
傍晚太阳下山后,便下楼骑自行车,骑起来有风,十分舒适。
每周还有篮球课,两小时的运动量让每一根头发丝都被汗水浸透,孩子非但没有抱怨,反而为自己体力和耐力的提升而高兴。
身边很多朋友的孩子,因为假期作息不规律、饮食不科学、整天吹空调等原因,身体小毛病不断,搞得家长焦头烂额。
而她的孩子因为大量的运动量,孩子胃口好、睡得香、生病少,假期一点儿都不费妈。
夏天,正是适合出汗的季节。
别让电脑、手机困住了孩子的手脚,莫被空调、冷饮搞坏了孩子的身体。
不妨和孩子一起选择一项运动。
动起来,在锻炼里收获快乐,用运动来改造自己。
博主@青青青又青分享过女儿读书的经历。
有一年寒假,她每天都带着女儿一起读书,母女俩还进行“今天你看了几页书”的竞赛。
这次尝试意外地让女儿感受到读书的快乐,不再排斥阅读。
到了这一年暑假,因为有了大量的时间,女儿开始阅读成套的书籍,狂热地阅读了一整套《哈利·波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