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银教授吐槽
微博“银教授”唯一官方公众账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CHINADAILY  ·  Life丨All you knead is ... ·  2 天前  
CHINADAILY  ·  Sports丨Slot salutes ... ·  2 天前  
CHINADAILY  ·  Editorial丨US sends ... ·  2 天前  
求是网  ·  这场民营企业座谈会释放重要信号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银教授吐槽

我很好,你保重。

银教授吐槽  · 公众号  · 时评  · 2017-08-01 22:05

正文

最近看了个类似于中国版深夜食堂的小视频:儿子是从农村来城市干体力活的,父亲是从农村来城里看他的。这对父子晚上来到一个大排档,两人看了会儿菜单,只要了一盘梅菜扣肉。


大排档并不贵,但两人只要了一盘菜。老板看到这个小伙子,似乎想起当年的自己,于是做菜时多放了几片肉。

整个吃饭过程中,这对父子并没有对话,只是父亲给儿子夹了块肉。吃完后,儿子用方言对父亲说了句“我在这边过得好,我送你去火车站吧。”


视频基本就这些内容。没有刻意煽情,没有过度渲染,只展现城市里普通人的一个生活缩影。

这对父子让我想起我写过的那篇《我们是父子,我们欲言又止》。我们中国的父子是不擅长交流感情的,更不会对彼此说我爱你。

但是,

父亲对你的爱,是给你夹菜。

你对父亲的好,是告诉他你过得好(哪怕你暂时并不太好)。


视频还让我想起许鞍华的那部《天水围的日与夜》,导演也是很冷静的表达香港底层人民的生活。

电影里有一些做菜的镜头, 但不像李安《饮食男女》里那么豪华,这些镜头很朴素,就跟清炒芥兰一样朴素。在吃饭的镜头里,菜很简单,但认真搭配,吃得喷香。

你要说穷,这日子也能过;你要说幸福,物质上却捉襟见肘。日复一日,平平淡淡,琐碎真实。我在电影里看到了一股认真生活的力量,“我是穷,但我认真”。


无论贫富,中国人都喜欢用食物来表达感情。

也许你不喜欢别人给你夹菜,但是当爹妈的都会无意识的夹个鸡腿到你碗里。

妈妈给你添饭时,会偷摸地用铲子把饭压紧实了。她怕你说饭添多了,更怕你吃不饱。

你长大后,很少跟家里人说你的事,他们也不知道该担心什么,只能担心你吃不吃得饱。

在每个离别的场景,你有很多不舍,但最多只留一句“我很好,你保重。”


看完这个视频,我顺藤摸瓜又看了这个系列的其他作品,也还不错。总的来说,这些视频的制作谈不上特别精致,演技也不能说有多精湛,镜头甚至还有不成熟的地方。但就像穷人认真生活一样,制作者是用心的,作品是走心接地气的。


我被这些小视频戳到了,但是我比较好奇是,这种类型的视频到底是我的小众爱好,还是大众也喜欢?于是我又搜索了一些资料,发现还是有大众基础的。这个系列的视频,其播放数据达到了1.2亿人的覆盖, 观众的口碑还不错,比如:



还有很多网友看完后纷纷写下了自己的深夜故事,比如:




这几天我一直在想,到底什么是好的作品?为什么这个系列的作品没有豪华制作没有大牌演员,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走心,接地气。这两个词其实很俗套,却很难做到。

如果做不出好的深夜食堂,大概因为不知道深夜不只有食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