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特色小镇操盘指南
房产第一资讯,洞察未来地产商机,文旅,小镇,养老产业,地产新型产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宝宝  ·  @财多多-多多 完全没有班味。 ... ·  昨天  
财宝宝  ·  小小菜进步了。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特色小镇操盘指南

从出了名的“烂杆村”到村集体资产20亿,袁家村如何做到?

特色小镇操盘指南  · 公众号  · 房地产  · 2018-10-21 22:22

正文


来源:地产互联网



导读

地处关中腹地,没有多少旅游资源,只有62户人家……这就是袁家村的“家底”。然而,就凭这点家底,袁家村在短短10年间实现奇迹蜕变。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社会分工日益增强,城市居民闲暇时间愈来愈多,乡村旅游几乎成为人们节假日旅游的首选。而提到乡村旅游,陕西咸阳礼泉袁家村无可否认的成为关中民俗文化的一面旗帜。

地处关中腹地,没有多少旅游资源,只有62户人家……这就是袁家村的“家底”。然而,就凭这点家底,袁家村在短短10年间实现奇迹蜕变。

10年间,袁家村实现本村62户286人脱贫致富,解决3000以上农民就业问题,间接带动周边就业人员近万人,年吸引游客300万。2016年,袁家村实现销售额3.5亿元,利润近亿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5万元,是全国农民收入的近7倍; 集体经济积累从2007年的1700万元,增长到2016年的20亿元,增长了近12倍。

如今,袁家村被称为“中国十大美丽乡村”、“关中第一村”,“关中丽江”。这一“网红”级现象是如何打造的?飞速发展的背后究竟有怎样的动因?深度剖析袁家村,我们能从中找打答案。

一、村支书是发展的核心


“地无三尺平,沙石到处见”。在1970年以前,袁家村是出了名的“烂杆村”,直到第36任队长郭裕禄上任,袁家村迎来了它的春天。

1970年初冬,24岁的郭裕禄出任村第36任队长,此时的袁家村全部集体财产价值5000元,贫困现状格外严峻。为了解决温饱,郭裕禄带领全村上下大力发展粮食生产,通过挖坡填沟、平整土地,打井造渠,把村里的坡地、小块地翻了个过儿,变成平展整齐、旱涝保收的水浇地。粮食产量从1970年的每亩165斤逐年提升到了1650斤,袁家村成为了全省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

袁家村村史馆资料图。郭裕禄书记带领全村上下挖坡填沟,平整土地。

改革开放后,发展村办企业,加快工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成为袁家村发展的主导思想。在郭裕禄的带领下,村里先后建成了砖瓦窑、水泥预制厂等村办工业企业。而建成投产的村办企业也解决了袁家村及周边许多村民的就业问题,村民们盖起了楼房,日子也是越过越红火。

红红火火的村办企业着实让村民们尝到了甜头。然而,2000年以后由于企业开始走下坡路,村上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再次陷入困境中。郭裕禄将这个重担交到了新任党支部书记郭占武的手里。

2007年,袁家村率先提出打造关中民俗文化旅游第一品牌的目标。以村子为载体,以村民为主体,建成民俗浓厚,特色鲜明的“关中印象体验地”。郭占武带领村民转型发展旅游,通过全民参与,袁家村把所有人的利益绑到一块,带动全体村民奔小康。

袁家村党支部书记郭占武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袁家村,村干部都有思想自觉: 当干部就不要想着与民争利,否则就没有威信。 袁家村的干部没有一点特权,就是服务队,就是为村民跑腿的,为群众服务的,干活的。但是大家心里又都明白: 村里发展好了,自己家也会跟着好,有大家才有小家。


陕西省礼泉县袁家村党支部书记郭占武

他认为,乡村旅游确实是袁家村探索的一条成功途径,但并不是袁家村发展的核心,也不是最终目的。要打造百年袁家村,核心在于产业的发展。

的确,近年来,袁家村在农村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解放思想,打破旧有思维桎梏,努力践行产业共融、产权共有、村民共治、发展共享,有效解决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资源投入不足、活力下降、联系松散、监管困难等问题。

二、创新农业发展理念


近年来,袁家村从发展乡村旅游起步,经营规模逐步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品牌价值更加凸显,第三产业越做越大、越做越强,直接带动第二产业的发展;从手工作坊到加工工厂再到连锁加工企业,第二产业跟随第三产业走;第二产业的发展不断增加对优质农副产品原材料的需求。遍布各地的种植养殖基地和订单农业,使第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袁家村坚持一产为二产提供优质原料,二产为三产提供名特产品,三产为一产二产开拓广阔市场,使农产品生产、加工制造和销售联为一体,改变了三个产业相互脱节,农产品生产者、加工制作者和销售者苦乐不均的状况,实现了由三产带二产促一产,三产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

袁家村通过打造以关中民俗文化为核心的关中印象体验景区,从品牌、主题、创意、风格到业态、招商、运营、管理、制度等反复试验,不断探索,形成一个相容共生、互补兼顾、层次递进、环环相扣的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闭环和成熟商业模式。

一种产权制度只有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才算有效率。

袁家村选择进行股份合作,其新集体经济实现了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的高度统一。袁家村股份制经营模式主要由5部分构成:

来源:文化旅游探险家

袁家村的实践,以产权共有为核心,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强调清晰的个人产权,并且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人努力、互相监督,大大提高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了集体与农户利益的均衡发展。

三、村民与乡村旅游相融合


村集体经济的良好发展还离不开行之有效的村民共治。如何更好地发挥村民的主体性作用?这之中,袁家村有独到的举措。

1、淳朴民风化解信任危机。 袁家村始终把塑造诚信文化作为立村之本、经营之基。把袁家村人的实心、用心、专心、诚心融入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具体到管理经营的细节上,每家经营商户在自己的广告招牌上明确写下诚信承诺书,“如果羊血掺假,甘愿祸及子孙”“以上内容真实可靠,如若违背甘愿后辈受穷”等,以诚信为本的集体价值观共同维护袁家村的和谐发展。

2、经济激励助力相互监督。 袁家村各个项目相互持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发展慢的商户共享高收益项目分红,发展快的商户督促指导低收益项目。不存在一家独大、不接受不劳而获、即使是留守妇女和高龄老人也可以通过在民俗广场重现传统生产、加工场景或者打扫景区等力所能及的工作来获取收入、为村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3、村民商户树立主人意识。 袁家村村民自主成立小吃协会、农家乐协会、回民食品协会、酒吧协会和手工作坊协会等,一旦发现有不合格的食材和食品当场销毁,立即关门整顿,情节严重的将责令其退出袁家村。每逢节假日,村里迎来大量的客流时,村民、干部都会自发地带上红袖章走上街头维护秩序、打扫卫生,共同治理袁家村。

袁家村发展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实现共同富裕和可持续发展。

袁家村大门

随着“关中印象体验地”、“美丽乡村”、“农民自己捍卫食品安全”等理念深入人心,“袁家村”这个金字招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袁家村人也格外珍惜这个品牌,共同维护袁家村的品牌美誉度。依靠乡村旅游富了的袁家村人,并没有忘记十里八乡的乡亲,他们把东周、西周、官厅等周边村近千户困难群众,请进袁家村经营特色小吃、参与股份合作、从事社区服务,让他们共享袁家村发展的红利。

纵观全国发展乡村旅游的地方,但凡搞得好的,也都是将村民充分融入其中的。只有村民与乡村旅游融为一体,才能推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如今,袁家村的62户村民可谓全民皆兵,大家全身心投入到村里的旅游事业。

四、独具匠心的规划打造


2007年,袁家村因地制宜,确立了打造“关中印象体验地”发展规划。通过集资的方式,筹措资金近亿元,开始修建民俗村。为了体现民俗风情,针对村里没有古建筑的问题,从礼泉、山西运城购买三座古楼房,整体拆卸运回按原貌重建,建成现今游人看到的拥有古茶楼、油坊、布坊、面坊、醋坊、辣子坊及地方名优小吃等百余间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一条街。

在主题意象营造过程中,袁家村延展旅游项目为体现关中生产生活方式的作坊参与性活动、体现关中饮食文化的食街商贸活动、集休闲度假饮食为一体的仿古乡村院落农家乐、展现田园风光的果园采摘、烧烤垂钓及以娱乐运动为主的游乐场等。

在景观规划设计上,根据旅游项目延展为承载关中生产作坊及饮食商贸的具有关中地域特色的古民居建筑及街市、具有古民居特色的农家聚落及乡土特色的活动场所。

袁家村规划着力体现关中民俗风情

在空间布局方面,袁家村确立了设计定位和开发主题后,拓展村域住宅土地面积,开拓空间结构尺度,逐步形成以道路为界限分割的几个休闲区域。以关中印象体验区为核心,娱乐区块呈现半围合式外延地块的发展方式。这种布局结构明了,村容井然有序。同时,从景观角度上来看,关中印象体验区因其主要是由关中生产生活及饮食商贸等人文景观要素组成,而欧式田园果林休闲区及垂钓区主要是由自然景观要素组成,从而形成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协调共生的良性发展趋势。

袁家村空间布局

袁家村的民居建筑景观集中分布在关中印象体验区、正街农家乐区和关中四合院区。其中关中印象体验区为了复原明清时期兴盛的民间作坊和贸易文化的原始街市及建筑形态,大部分民居建筑都是收购了关中地区自明清时期遗留保存下来的古民居,利用古民居的建筑原材料和建筑构件重新复原修造,整合关中民居聚落形制,营造关中民居聚落氛围及民俗文化氛围。

袁家村的建筑构造十分讲究

居民住宅区(即休闲农家乐区域)集中分布在正街周边,是典型的现代化居民住宅形质。所呈现的明清民居建筑均为近年改建而成,大部分在色彩、形式和结构上能体现关中地区民居特点,独立庭院,主要布局特点传承了明清民居建筑沿纵轴布置房屋,以厅堂层层组织院落,向纵深发展的狭长平面布置形式。

放置于空地的景观小品——传统拉车

袁家村用于丰富空间的景观小品,主要有关中传统的农耕的工具、拴马桩、石槽、石碾等,用农村自然素材替代现代人工痕迹过重的景观素材,自然而然提升主题印象,增加乡土民俗文化意境。

五、“袁家村模式”能复制吗



在袁家村火爆之后,咸阳周边、陕西各地,甚至外省,不少地方出现类似“袁家村”的旅游景点。

袁家村到底可不可复制?怎样复制才能得其精华?郭占武曾表示,目前跟袁家村对接的很多,陆陆续续都在复制“袁家村模式”,这其中有做成的,有在做的,还有想做的,但袁家村不怕模仿。“十年磨一剑,我们算是第二代传承人,复制我们的如果是儿子,他们已经把‘孙子’都生了。”袁家村是全民皆兵,做的是产业链,这是别处学不来的。

的确,袁家村的关中风情只是它的建筑和地域风格,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内涵才是它独有的核心。

近年来,为了把产业持续下去,袁家村把教育农民放到了第一位,成立了农民学校,并专门设有“明理堂”,由德高望重者主持,村干部、村民和商户代表参加,谁有问题都可以上明理堂,讲明道理,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以主人翁的姿态对待村子的发展。这也是袁家村与众不同、不可复制之处。





平台活动推荐


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从该公众号转载本文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平台无关。支持原创

乡村振兴战略下

2018中国第二十五届特色小镇与田园综合体

模式创新与项目实操高端总裁峰会



峰会 · 简讯

议时间 201 8年10月29日—31日【为期3天,含实地项目考察】

会议地点: 中国—成都

报名电话: 18514821809

参会对象: 政府机关、开发商、 建设 单位、运营商、规划策划机构、投融资企业及相关产业链董事长、总经理等核心高管参加(大会400人规模)

主办单位: 北京壹方城智汇科技有限公司、壹方城特色小镇产业联盟


第一天 上午: 乡村振兴战略下,特色小镇与田园综合体最新政策及创建实践解

乔润令 :  国家发改委城镇中心原副主任,现任城镇中心副理事长、研究员,中国小城镇 及城镇化研究专家

陈安华 :中国特色小镇建设与规划设计研究院执行院长、汗马研习社创新导师、壹方城 特色小镇产业联盟规划委员会主席、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

柳中辉 :  湖南浔龙河控股集团董事长、长沙县果园镇浔龙河村党支部书记

第一天 下午: 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运营模式创新与创建实践解读

史御力 :幸福公社创始人、成都幸福公社房地产开发责任有限公司董事长

朱  冰 : 哈佛大学设计博士,都市意匠城镇规划设计(北京)中心创始人、合伙人、   壹方城特色小镇产业联盟规划委员会执行主席、北京首批海聚人才

陈延年 :汗马研习社创新导师、壹方城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

柳俊 :中国旅游策划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壹方城特色小镇产业联盟规划委员会委员、现任旗鉴旅业常务副总

第一天 晚上: 欢迎晚宴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创新IP资源链接会

第二天 上午: 特色小镇与田园综合体土地与开发性金融政策解读、核心价值创新提炼及实践

袁英华 :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项目投融资专业委员会会长
陈高峰 :同路创意董事长、壹方城产业联盟首席顾问兼策划委员会主席、2017中国文   化创意领军人物
宋  涛 : 田园东方文旅运营中心副总经理兼无锡文旅公司总经理

第二天 下午: 特色小镇与田园综合体系统解决方案及投融资创新模式解读

庄锦华 :中国台湾百亿桐花祭操盘手、壹方城特色小镇产业联盟文创委员会主席、汗马 研习社创新导师首席文创顾问

周宁东 :中国政企合作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部总经理

王  捷 :箱根温泉集团董事长
黄信彰 :肯默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台湾观光工厂体验馆顾问

第二天 晚上 色小镇、田园综合体) 超级创新IP实践 (泉州市功夫动漫设计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常务副总裁—陈清兰)

贵宾第三天 全天: 标杆项目实地考察+研讨 (项目负责人全程陪同讲解、小型会议研讨,三选一)

线路1、 田园东方 (成都)

线路2、 麓湖小镇 (四大文旅 神盘之一 );

线路3、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