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创业最前线
创业有道·创新中国|中国领先的创投新媒体,提供更好的创投故事。
51好读  ›  专栏  ›  创业最前线

IPO雷达|从工厂经理到资本宠儿,郑勇带极智嘉冲刺IPO,3年半亏42亿元

创业最前线  · 公众号  · 科技创业 科技自媒体  · 2024-12-30 21:03

主要观点总结

北京极智嘉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极智嘉”)是一家提供仓储履约AMR(自主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的创业公司,于2015年成立,至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提供商。今年拟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文章主要介绍了极智嘉的发展历程、业绩、财务状况及面临的挑战。创始人是郑勇,公司曾经历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火山石资本、高榕资本等知名机构。目前,极智嘉面临持续亏损和负债高企的困境,同时需要应对客户集中度升高和赎回负债的问题。未来能否顺利上市,还需观察。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公司背景与发展历程

极智嘉是全球最大的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提供商,于2015年成立,创始人郑勇。公司通过多轮融资获得了心怡物流等知名机构的投资,并在短短几年内在业内取得了显著地位。

关键观点2: 财务状况与亏损情况

极智嘉在报告期内持续亏损,3年半时间里亏损达到42.94亿元。虽然亏损有收窄迹象,但仍然处于持续亏损状态。此外,公司的流动负债净额和存货均呈现增长趋势,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和债务风险。

关键观点3: 上市计划与压力

极智嘉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主板上市。然而,公司面临高额赎回负债和投资者压力,需要在未来18个月内成功上市。此外,公司还面临客户集中度升高和与同行的竞争压力。

关键观点4: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极智嘉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改善盈利状况、优化资金结构、应对客户集中度升高的问题以及与同行的竞争压力。未来,公司需要有效应对这些挑战,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正文


当我们网购越来越便利时,物流行业的独角兽公司也迅速崛起。


北京极智嘉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极智嘉”) 就是这样一家创业公司,其成立于2015年2月,在2021年获得E1轮融资时,估值就达到了150亿元。


今年12月16日,极智嘉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招股书,拟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摩根士丹利和中金公司共同担任极智嘉的联席保荐人。


极智嘉是全球最大的仓储履约AMR 主移动机器人) 解决方案提供商。 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按2023年的收入计算,极智嘉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仓储履约AM R 解决方案提供商,全球服务约770家终端客户。


截至2024年6月30日,该公司已经向全球约40个国家和地区交付了约4.6万台AMR,其服务客户包括西门子、顺丰、UPS、华晨宝马、特步、迪卡侬、波司登、永辉超市、唯品会等。


那么,极智嘉的业绩底色如何?这次能否顺利登陆港交所?


1

清华高材生创业,郑勇9年获11轮融资

极智嘉的创始人是现年45岁的郑勇,2001年7月他从清华大学毕业,获得管理科学与工程学士学位,2004年7月又获得了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硕士学位,并通过清华大学的联合硕士项目获得了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


从清华硕士毕业后,郑勇就加入了全球知名的电气自动化公司ABB Ltd的多家子公司担任运营经理,主要提供机器人、机械及工厂自动化方面的解决方案。这份工作一直做到2009年10月份。


2010年4月到2013年4月,他在Compagnie de Saint-Gobain S.A.的一家子公司担任工厂经理,负责监督中国重点生产基地从工程到质量控制及物流的整体运作,确保运作顺畅。


在这之后,他还有过一段投资基金的工作经历——2013年5月,郑勇加入新天域资本担任高级经理,负责投资组合公司的投后管理和TMT、机器人行业的新投资项目。


2014年,郑勇从一位朋友那里得知了亚马逊内部使用的Kiva机器人,Kiva机器人是亚马逊在2012年花费7.75亿美元收购的公司,主要就是利用机器人在仓库内做订单分发,实现仓储自动化管理。


图 / 极智嘉科技官方微信公众号


郑勇凭借对物流和机器人领域的认知,立即意识到了这个产品的潜力。于是他决定从新天域资本离职创业,做中国版的Kiva机器人。


2015年,郑勇与李洪波、刘凯、陈曦一起联合创办了极智嘉,其中李洪波、刘凯是郑勇的清华大学校友,陈曦则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极智嘉创办第一年,就发布了国内第一个仓储机器人“货到人拣选”系统,也掀起了中国仓储物流领域柔性自动化和智能化变革的序幕。


2015年9月,极智嘉获得心怡物流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由于心怡物流是天猫商超的仓储管理服务提供商,同年11月,极智嘉团队连夜打造的20台智能机器人参加了双十一购物节。


初战告捷的极智嘉在第二年还与唯品会合作,同样接受了双十一的考验。也是从2016年开始,极智嘉获得了不少投资机构的青睐,每年都会获得至少1轮融资。


从2016年5月到2022年12月底,极智嘉在6年多时间里共获得了11轮融资,从A1轮到E1轮,投资方阵容堪称豪华,包括火山石资本、高榕资本、华平投资、GGV纪源资本、云晖资本、CPE源峰、英特尔资本、蚂蚁集团等。


其中2017年,祥峰投资、高榕创投和火山石资本曾联手投资了极智嘉1.5亿元A+轮融资,仅仅4个月后,华平投资就又联手火山石资本对极智嘉投资了6000万美元Pre-B轮融资。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2018年,郑勇带领极智嘉获得了华平资本、祥峰投资的1.5亿美元B轮融资,到2022年底获得E1轮融资时,其投后估值已经达到150亿元。


2021年5月,极智嘉曾与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A股上市辅导协议,但2024年10月终止了上市辅导协议,转而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不过在被资本追捧的背后,极智嘉也面临着巨大的财务压力。


2

3年半亏损超42亿,流动负债净额高企

招股书显示,目前极智嘉面临着持续亏损和负债高企的困境。


2021年、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 (以下简称“报告期内”) ,极智嘉的营收分别为7.9亿元、14.52亿元、21.43亿元和7.82亿元。其收入主要来自核心产品AMR解决方案的销售收入以及RaaS产生的一小部分收入。


报告期内,极智嘉依靠销售AMR方案的营收占比分别为72.8%、85.9%、99.1%和99.5%。同期RaaS的销售收入占比则分别为27.2%、14.1%、0.9%和0.5%。


报告期内,极智嘉的年/期内亏损分别为10.5亿元、15.67亿元、11.27亿元及5.5亿元,3年半时间里亏损达到42.94亿元。


经调整亏损净额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 分别为7.63亿元、8.15亿元、4.44亿元和1.94亿元。尽管极智嘉的亏损有收窄迹象,但依然处于持续亏损状态,并且其在风险因素中坦言,未来可能继续产生亏损净额。


报告期内,该公司的整体毛利率分别为10.2%、17.7%、30.8%和32.1%。经调整净利率分别为-96.7%、-56.1%、-20.7%以及-24.8%。


同期,三费支出呈现“先升后降”趋势:


研发开支分别为3.4亿元、4.37亿元、3.8亿元及1.33亿元,销售及营销开支分别为3.49亿元、4.56亿元、5.09亿元和2.3亿元,行政开支分别为1.73亿元、2.21亿元、2.64亿元和8756.2万元。


此外,在报告期内,极智嘉流动负债净额分别为30亿元、44.68亿元、55.77亿元和64.5亿元。存货分别为7.65亿元、11.85亿元、11.91亿元和15.02亿元,均呈现增长趋势。


「创业最前线」注意到,极智嘉在报告期内的银行贷款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


2021年为8000万元,到2022年攀升至2.11亿元,2023年进一步达到4.21亿元。即便在2024年上半年有所回落至3.37亿元,但截至2024年10月31日,该公司的银行贷款又达到3.81亿元。


这表明极智嘉在业务发展过程中,对外部资金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


截至2024年10月31日,极智嘉虽有未动用银行融资金额约1.39亿元,但这笔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其面临的资金压力和债务风险。从长远来看,公司仍需要有效改善盈利状况、优化资金结构才行。


此外,极智嘉还面临客户集中度升高的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大客户产生的收入分别占各期总收入的比例为30.4%、30.8%、45.3%和55.8%。


极智嘉表示,他们所服务的许多客户是大型跨国公司,这些公司自身也拥有大量开发资源,可以独立或与其他公司合作获得或开发具有竞争力的技术,因此极智嘉无法保证自己的AMR方案被这些公司选择。


这也给极智嘉未来的发展再增添一些不确定性。


3

面临高额赎回负债,需在18个月内上市


众所周知,投资机构对创业公司的追捧不仅带来了公司发展所需的资金,同时也会给创业者带来一定的经营压力。


郑勇在带领极智嘉不断获得融资的同时,也曾向投资方授予了一些特殊权利,比如优先认购权、优先购买权、共同出售权、知情权、赎回权、反摊薄权等。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正和岛  ·  吴晓波:越是免费的午餐越昂贵
8 年前
理想国imaginist  ·  北京腔、大院文化与华语影视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