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业观察
关注医疗行业趋势,提供有观点、有态度的医疗行业文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海证券报  ·  央行重磅!信息量极大 ·  9 小时前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  ·  中信建投:TMT科技本周核心推荐 ·  2 天前  
中国证券报  ·  提交申请,宁德时代赴港上市 ·  2 天前  
上海证券报  ·  马云,现身阿里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医业观察

IVD企业,裁员还给赔偿的都是好公司

医业观察  · 公众号  ·  · 2025-01-06 11:57

正文

有观点,有态度

这是医业观察的第 2375-5 期文章


来源:简乐之旅


这几天与IVD行业经销端的朋友聊天,他是新业务的负责人。


他说现在深刻感受到了市场的寒意,冻得瑟瑟发抖,在存量业务已经看不到盈利的希望。


因此,他想与老板谈谈,看能否能投入更大的资源在增量业务上。


然而,对你来说是增量,可对于整个市场来说还是存量,你有把握劝动老板把之前好不容易赚到的那点资本拿出来冒险吗?


之前文章中圆乐说:在春节前后,很多IVD小公司面临生死考验,能够全身而退已经是体面的结果。


最近,收到的一些公司的消息也确实部分验证了当初的担心。


因此,圆乐对朋友讲了一些掏心的话。


01

借来的火,点不亮自己的心灵


像圆乐这样所谓的自媒体,有时候瞎BB一些行业的思考,大家看看就好,不要当真。


比如我们可能会讲一些“IVD行业的出路在哪里?”之类的话题。


如果我们已经带领团队蹚出新的出路了,那么讲这话还有参考意义,即便如此也仅仅是参考而已,因为每个公司的处境和背景各不一样。


更何况,我们写这些文章的人本身就是职场的牛马,对自己今年会不会被公司优化都不确定,还大谈出路在哪里,即便讲得再有道理也是纸上谈兵。


古德讲: “借来的火,点不亮自己的心灵!”


每个公司的课题只能靠自己去解决,解决过程中碰到的疼痛才是真正蜕变的过程,别人是替代不了的。


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承受的煎熬,会让我们本能地想去找一个答案。


然而,现实中碰到的是复杂的系统性问题,而不是试卷上待解答问答题,因此没有现成的答案。


你觉得难,也许别人更难;你迷茫,也许别人更迷茫。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要心存幻想,做好最坏的打算也许才是明智的选择。

02

团队缩减到什么程度?

再次创业阶段的思维, 先减到极限 ,然后随着业务和收入的增长再考虑逐步增人。


昨天,听到一个从某公司大股东公司高管得到的消息,某公司原来近1000人,运营团队已经缩到原来的1/3,然而依然亏损严重,最新董事会主要股东协商认为,2025年可能就是该公司的最后一年,不过先裁到100人以内再说。


原来团队的1/10规模看似搞笑,但现实会给出最终的答案。


如果动作不够果断,那么结果可能连1/10都留不下。


03

未来会好吗?


根据康波周期,2025年-2026年应该是触底反弹的过程,整体应该会有所缓和。


但对自己公司的业务不要过度乐观,全力经营好已有的存量业务,用好手里的那点资金,千万不要过度乐观。


触底反弹的前提是你要能撑到回暖的那一天。


因此, 未来好不好并不重要,最最重要的是你要仅仅盯住以下三点:


现金流、现金流、现金流!


医疗器械未来是怎么样的呢?


你看看药品行业就知道了,不要心存幻想。


04

裁员还给赔偿的都是好公司


这样的说法很不讨喜,不好意思,我本不应该提,但还是提醒一下。

相比于那些用放长假、大幅度减薪、不发工资也不宣布裁员的公司,主动裁员还给赔偿的公司已经是好公司了。

也许赔偿不一定能让员工满意,但有已经表明了态度,同时也体现了管理层对公司未来的信心。

也许你是被留下来的那些人,为接收很多本来不属于自己的工作而不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上海证券报  ·  央行重磅!信息量极大
9 小时前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  ·  中信建投:TMT科技本周核心推荐
2 天前
中国证券报  ·  提交申请,宁德时代赴港上市
2 天前
上海证券报  ·  马云,现身阿里
2 天前
奔波儿灞与灞波儿奔  ·  怎样才能让你的男朋友离不开你?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