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不二大叔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欢迎进入思考与阅读的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闻广角  ·  降了!降了!大降了! ·  7 小时前  
新闻广角  ·  致1死1伤!女子驾车冲进医院大厅,警方通报 ·  8 小时前  
新闻广角  ·  十万人都在用!很多人家里都有 ·  2 天前  
新闻广角  ·  菲军机非法闯入,南部战区公布现场视频! ·  2 天前  
新闻广角  ·  举重冠军被杠铃压脖身亡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不二大叔

浙江女孩高考719分,三门满分,清华连夜打电话邀请,却遭5个字拒绝!

不二大叔  · 公众号  ·  · 2024-06-27 21:20

正文

点击上方即可收 听主播 沐风 音频

作者 | 可乐爸爸 来源 | 中学生听书(ID:tingshu2018)

结尾 曲:明天过后 - 张杰


最近几天,全国各地的高考成绩陆续公布,很多考生迎来了人生的丰收时刻。


浏览考生信息时,无意中看到了几年前浙江考生邵奕佳的故事。


在当年的高考中,邵奕佳取得了719的高分,其中化学、物理、生物三门都是满分,语文133分,数学142分,英语144分。



优异的成绩引来了很多名校的注意,清华大学甚至连夜打电话邀请邵奕佳就读。


面对清华大学投来的橄榄枝,早有打算的邵奕佳只简单回复了五个字: “我要上北大。”



最后,邵奕佳顺利被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录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邵奕佳说,北大清华都是很好的学校,但自己是理科生,在人文方面有所欠缺,所以选择了以人文底蕴著称的北大,希望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如此优秀的孩子,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深入了解过邵奕佳的成长经历后,才明白:


每个一鸣惊人的孩子背后,都站着一对有远见的父母。


真正决定孩子未来的,不是智商,不是家境,而是家庭教育。


养成好习惯

是决定孩子未来的关键


叶圣陶说:“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习惯。”


好的习惯,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基石,它能够让孩子在自律中发掘潜能,塑造孩子的性格,影响孩子的一生。


很多时候,决定孩子未来的关键,不是大道理,而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习惯。


邵奕佳的爸爸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擅长理性分析,经常会在邵奕佳考试结束后带着她一起复盘试卷。


比如丢分的原因是什么,要吸取哪些教训,下次怎么做才能避免出现类似问题。


在爸爸的引导下,邵奕佳渐渐培养出了分析问题、主动思考的习惯。


这一习惯,也伴随了邵奕佳的整个高中生涯,帮助她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没有好的习惯,很多东西都是空谈。


当习惯成为本能之后,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都会更加自觉和独立。


家长重视孩子习惯的养成,做好引导与监督,孩子人生的路也会越走越顺。


去年高考,来自湖南的一对双胞胎学霸兄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两人分别叫申致和申泽,高考总分都是688分,最后一起考进了清华大学。


兄弟俩的父亲申斌,一直很重视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自学的习惯。


申斌说:


“当孩子提出问题时,家长一定要认真回答,这样能够让他们对知识产生兴趣。”


每个学期,申斌都会给两兄弟发一本奥数书,让他们自己安排时间学习,讨论答案。


长时间的坚持让两人养成了独立自律的好习惯,学习成绩也一直稳定在班级前列。


诗人德莱敦说:“首先是我们养成习惯,随后习惯养成了我们。”


好的习惯,决定孩子的一生。


父母给孩子养成的习惯是怎样的,孩子的未来就是怎样的。


(1)提前规划的习惯


学会规划是孩子成功的关键。家长可以为孩子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制定计划表,及时监督。


针对薄弱科目提前做好预习,帮助孩子把学习任务分解到每天、每周,例如每天练字20分钟,每周完成1篇读书心得。


(2)摆脱拖延的习惯


家长要学会给孩子树立时间观念和设置奖罚机制,以此来帮助孩子克服拖延。


使用闹钟或者手表让孩子感受时间的变化和流逝,制定时间表格,按照表格规定的时间做事。


让孩子自己承担拖延的后果,比如上学迟到,孩子受到批评后自然会调整作息。


(3)勤做家务的习惯


让孩子参与家务可以教会他们承担家庭责任,培养他们的独立生活的能力。


可以分配适合孩子年龄的任务,如整理房间、帮忙洗碗或做饭。最后,家长要学会表扬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做家务的价值。


(4)坚持运动的习惯


运动有助于身体健康,还能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鼓励孩子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的体育活动,如跳绳、跑步、打篮球或骑行等等。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运动,既锻炼了身体,也可以增进彼此的感情。



让孩子爱上阅读

是父母最划算的投资


作家梁晓声说:


“书架,是一个家庭最好的不动产。最好的家风是阅读。”


读书和不读书的孩子,长大后真的不一样。


热爱读书的孩子,看到的不只是眼前,还有大千世界和广袤宇 宙。


邵奕佳的父母在下班回到家后,经常会读书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之下,邵奕佳也喜欢上了读书,经常抱着一本书聚精会神地读着。


长期的阅读,让邵奕佳对各种事物和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高层次的父母,都懂得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去年高考,来自江西南昌的杨一鸣取得了726的高分。



其中,语文132分,英语144分,数学和理综都是满分,打破了江西高考记录。


杨一鸣的父母,从小就重视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


她的母亲是大学的一名教师,闲暇时会带着杨一鸣去图书馆读书、学习,获取新知识,增长孩子的见识。


在母亲的影响下,杨一鸣爱上了读书,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也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在学习上能够一直保持优异的成绩。


人民日报说: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书可以;眼睛看不到的地方,书可以。


阅读,不仅能积累知识,还能提升认知,开拓眼界,让孩子受用一生。


教育路上,引导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是为人父母最大的责任。


(1)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引导孩子选择合适的书籍。


不管是历史典籍、小说诗歌,还是科学杂志、漫画绘本,只要是孩子感兴趣的,都可以尝试带着孩子一起阅读。


(2)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正确的阅读方法能提高阅读效率。父母可以教孩子如何快速浏览、精读和做笔记。


例如,教孩子使用手指或指针来跟踪阅读,提高阅读速度;教孩子如何摘录重要信息,培养做笔记的习惯。


(3)在家中营造阅读环境


父母可以在孩子的房间或客厅设置一个阅读角,放上孩子喜欢的一些书籍。


此外,父母自己也要关掉手机和电视,带着孩子一起读书。


(4)建立固定的阅读时间


建立固定的阅读时间,可以帮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


例如,可以在晚饭后或睡前安排30分钟的阅读时间,让孩子在安静放松的状态中享受阅读的乐趣。


(5)鼓励孩子读后复述故事


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在看完书后,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书中的故事或观点。


这不仅能加深孩子对书本的理解,还能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书中的内容,引导孩子思考和表达。



父母的陪伴

是最高级的家庭教育


著名作家刘墉在谈到育儿经时说: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就是陪伴,从儿童期到青春期,都要陪孩子一起度过,与他们一起欢笑,一起成长。”


高质量的陪伴,可以带给孩子安全感和幸福感,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自信和主动。


请记得: 父母的用心陪伴,胜过千言万语。


邵奕佳的父母每天晚上都会在她睡觉前,陪她聊会天,谈谈最近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


对此,邵奕佳说:“每次和父母聊完天,都会觉得很温暖,感觉父母一直陪伴在身边,学习上的压力也会减轻。”


在父母的耐心陪伴下,邵奕佳可以专注于自己的学业,发挥自己的特长,不断前行。


拥有父母的陪伴,孩子才有行走于世界的底气。


优秀的父母,都懂得在孩子身上投入时间,静待花开。


去年被保送到北大的学霸丁卓立,在提到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父母。



在丁卓立眼里,父母的陪伴就是自己生活和学习上最大的支撑和动力。


小时候,父母经常陪着丁卓立去各大科技馆参观,这让他的心里埋下了对科学热爱的种子。


上高一的时候, 丁卓立的物理成绩并不如人意,但父母从没有着急,而是在他身边陪着他。

有时丁卓立会学习到很晚,父母也会一直陪着他。


在父母的用心陪伴下,丁卓立不仅在学习上取得了进步,整个人也越来越自信成熟。


作家饶雪漫说:


“陪伴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教育只是不同方式的陪伴。”


负责任的父母,都懂得从自身做起,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5个关于陪伴的建议,送给所有父母。


(1)用心的陪伴


用心的陪伴意味着心无旁骛地与孩子在一起。


在孩子玩耍或学习时,专心观察和参与他们的活动,和孩子互动。


例如,当孩子在画画时,坐在旁边,询问他们的创作想法,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2)尊重的陪伴


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选择,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意见和决定是被重视的。


在陪伴过程中,避免一味地指导或批评,而是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孩子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


(3)耐心的陪伴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父母的耐心陪伴。


面对孩子的反复尝试和错误,保持耐心,给予他们足够的机会去探索和学习。


例如,当孩子学习骑自行车时,耐心地鼓励和指导,而不是因为失败而急躁。


(4)平常心的陪伴


保持一颗平常心,接受孩子的不完美,理解他们的成长需要时间。


在陪伴中,避免对孩子施加过多的压力和期望,而是以平和的心态,享受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光。


(5)共同成长的陪伴


父母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学习和成长。


与孩子一起学习新知识,探索新事物,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受。


例如,一起参加亲子阅读活动,这样的陪伴不仅增进了亲子关系,也促进了双方的成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