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年志Youthology
青年志自2008年开始专注研究青年文化,我们联结青年领袖,洞察文化趋势,启发商业创新,我们相信未来是年轻的。和青年同行,与趋势共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Linux就该这么学  ·  不止是操作系统!Linux ... ·  昨天  
Linux就该这么学  ·  微信新功能升级:可一次性删除所有“单向好友” ·  3 天前  
Linux爱好者  ·  AI 正在培养一代 “文盲程序员” ·  6 天前  
Linux爱好者  ·  126K + 30K ... ·  6 天前  
Linux爱好者  ·  嵌入式开发实战:国产8nm AIoT全流程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青年志Youthology

号称最low电台主播的正经访问 | 蘑菇人物志

青年志Youthology  · 公众号  ·  · 2019-01-19 11:00

正文

“大家都说,青年志是个有趣灵魂的集合地,蘑菇仓君相信每一个个体都是不同的,每个看似一样的身份和选择下其实都有着不一样的故事。比起聚光灯下的人物,我想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年轻人故事,以一张图片+一首歌+一句个人介绍+一段故事,给大家介绍介绍我的朋友们。”

今日蘑菇仓君

毛毛君 —— 好奇心驱动者,愿意扎堆在故事里构建自己对这世界的继续认识。谢谢你的故事哦~



本期人物

“改变可以改变的事,如果这件事不能被改变,焦虑干嘛呢?”

天字,32岁,北京人,在澳洲学过法律,现在在央企上班,与此同时他也是拥有几万听众的电台主播。


一月十四号,我们这篇人物志的主人公——天字,在他的朋友圈发了他们电台的新节目:空谈悟国,VOL 15十一月回顾(下)。原本节目更新时间是12月,但他早在录制这期节目的开场时, 就开玩笑得“预言”了2019年1月才更新的可能。


大概是预料到年底在央企上班的自己会比较忙碌,毕竟和朋友录制电台对于他来说是个副业。还记得,那会儿和他聊起办电台的初衷,“我和朋友本身都喜欢聊天,于是就决定干脆录下来,还可以分享给别人,说不定还能够影响到身边的人,觉得挺好的。”


天字,32岁,北京人,在澳洲学过法律,现在在央企上班,与此同时他也是拥有几万听众的电台主播。他和他的朋友拥有三档电台节目: 空谈悟国, 肆无忌谈,电影无用。


一档节目,一个定位,反映着他们的态度。他们是这样介绍自己的节目的:


「空谈误国」:历史每天发生,你选择遗忘什么,狂欢每天继续,你又能记住什么?空谈误国,与你一起记录,那些值得忘却的记忆。


「肆无忌谈」:我们干的,都是缺的,想得太多,人就疯了。我们聊着,你们听着,人生本该,肆无忌谈。


「电影无用」:非官方不专业的影迷脱口秀,在这里我的分享是不具备时效性的观影感受,以及最不客观的影片评论。

认识天字后,我听了几期他们的节目。的确,就像身边的朋友在聊天,天南海北,说说笑笑,几期过后,听众会自然与他们熟络起来。例如在关于消费思考的节目中,他们分享了各自双十一的购物清单,但你也能够了解到他们中有人结了婚,有了孩子,谁老是出差在外,谁比较理性。他们将自己的日子和对于生活的思考融入到节目中,听节目就像是交朋友,慢慢也就了解了。

和天字的通话发生在11月,整理成稿,拖了很长时间。一直担心写不出电话那头他那自信和阳光的北京男孩的感觉。成文之前,我翻看了那次的采访笔记:


“ 2018年11月26号,北京,雾霾天。阳光被弥漫在空气中的颗粒物裹挟,迷失了方向,大概是没有直接照到身上的缘故,所以天气格外的冷。和天字聊天,他就提到了雾霾和生存环境,这是他最近的思考和担忧。他说:北京的冬天要来了,今年的雾霾比以往的还要严重。是不是我们所居住的环境不会好了?相比起精神层面可以调整的焦虑,这种每时每刻要呼吸的空气,该怎么办呢? 但是,也很快的,他又对我说: 改变可以改变的事,如果这件事不能被改变,焦虑干嘛呢? 空气不好,戴口罩呗,录录电台,打打游戏,看看书用兴趣冲淡焦虑。仿佛片刻前的焦虑,不曾存在过。”

这就是他,一个非常积极的人。他说有时候他也会「丧」,又或者说人都会丧,但是生活总体上应该是积极的, 丧其实是为了变得更好! 他自我解嘲式的说:用一个装逼一点的解释,丧比较符合道家思想, 丧是一种出世的表现,出世是为了更好的入世。 经历和接受丧文化,甚至是沉迷丧文化,其实是更好的面对这个丧,然后学着调剂丧, 让丧变成生活中不让你那么困惑和焦虑的一件事情,笑对所有烦恼。


和他一个小时的交谈中,给我感觉天字是个想的特别明白的人。在关于年龄,关于工作以及关于自己的讨论里,那种安定感甚至让我有些羡慕。


“如果用家里的一件家具来比喻自己,你会选择什么?”


“书柜,因为里面存放了我们家三代人看过的书,还有各种杂物和玩具。像我,爱好广泛,追求杂而不精,注重传承”,他说。

“我今年32岁了”,于是我问他,“20岁和30岁真的会有心态上的差别吗?”


“有,感受最深的是人生态度。因为20多岁的时候,你思考更多的是,你是谁,你爱谁,这个世界往哪里去,你自己又要往哪里走,该和谁一样吗?还是要做自己。需要想的问题太多了。但是,30岁的时候就不一样,你的生活空间被工作和家人还有自己剩下的兴趣完全挤占,压缩的你没有空儿去想20岁那会儿困扰的问题。但是, 我觉得这种顺其自然的状态,其实挺美好的。


他说真正到了30岁以后,回头再看,也就没有原来20多岁那会儿那么害怕30岁了。经历了这些后的自己更加坦然,30岁也不过如此,距离40岁还很远,于是开始泰然处之了。


我问,是因为无奈吗?


对于这个问题,他没有太多的思考,自然的回答道:“这不是一种无奈,是积极。因为自己更多的主动掌控了生活,而不是被生活所掌控。不再去尝试一些自己掌握不了的事,而是去踏实的掌握一些可以掌握的未来。”


不知道是他的职业,还是所处环境的原因,又或是性格使然,让他的回答看似都很轻很淡。他说:“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做任何一件事,只要你是尽自己努力去做,你都能发现其中的快乐,哪怕你是在一个不快乐的环境中, 其实每个人都有能力做一些微小的改变 ,不是每个人都像蜘蛛侠一样的,也不是每个人都是超级英雄做着毁天灭地的改变,你可以通过改变你对别人的态度,或者你对工作的态度, 那是一种积少成多去实现美好的过程。”


最后,我问他,如果你想和看文章的年轻人说一句话,你想说什么?


“我想对那些认为自己有困惑,或者对生活有困惑的人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有答案的,无论答案是今天出现,还是明天, 终有一天,答案会被揭晓。但前提是,你不要放弃寻找“。


或许在寻找答案的路上,还可以享受沿路的风景,来都来了,不看不就浪费了嘛!

后记:我把写完的稿子有些忐忑的发给了天字,忐忑是因为我知道我没有写出他的有趣和那种让我感觉有智慧的灵气。他回复说,挺好,终归我觉得你抓住了基调。思想就是平淡的,采访和写作直觉有时候比经验更重要。


他又一次,恰到好处的流露出了这种智慧。


注:文中图片均来自本人


# 丧,真的是为了更好的再次出发,

还是一蹶不振的开始?#

在下文互动留言区说说你的想法吧





每周 2个年轻人的故事,你也会是其中的一个。


如果你按耐不住等我们来找你, 那点击「 阅读原文 写下自己的基本信息吧,下一篇也许就是你!



系列专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