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单看字面的话,恐怕许多人会不假思索地将美国的「
preschool
」翻译成「学前班」
(
school
:学校;
pre-
:前)
、「
kindergarten
」翻译成「幼儿园」
(来自德语
Kinder
:孩子;
Garten
:园子)
。但中文语境里的「学前班」,时间上早于小学、晚于幼儿园;而在美国,孩子们是先上
preschool
,再上
kindergarten
(也就是俗称的
K
),然后才进入小学一年级。所以美国的
preschool
,大致对应的是中国的幼儿园;而美国的
kindergarten
,则对应于中国的学前班。
林宝今年从
preschool
「毕业」
(她是家里第二个从美国学校毕业的人哟,比妈妈还早呢!)
,升入
kindergarten
,明天就要开学了。她老早就期待着这一天了:「我很快就是一个
kindergartener
了,对吗?」「我们
kindergarteners
是和小学生们在一个学校上课,所以我会和大孩子们在一个操场玩咯?」「等我再从
kindergartener
毕业,还要读几年书呢?……十二年吗?从一年级读到十二年级,然后就可以上大学——那时候我就变成大人了?你们俩就变老了?」
可是眼看开学临近,林宝渐渐紧张起来:「我会喜欢
kindergarten
吗?」「我的
kindergarten
会像我的
preschool
一样好玩吗?」「在
kindergarten
里是不是要学很多很多东西?如果我学不会怎么办?」
(爸爸:「放心吧,你肯定能学会的,而且你肯定学得特别好,其他小朋友遇到不懂的问题都会来向你请教。」林宝:「你小时候也学得特别好吗?其他小朋友遇到不懂的问题也会来向你请教吗?」爸爸:「对呀。」林宝:「那你小时候是用中文学习还是用英文学习?」爸爸:「是用中文。」林宝:「那我的
kindergarten
是用中文讲课还是英文讲课?」爸爸:「是用英文。」林宝:「我也想用中文学习哇呜哇呜哇呜……」爸爸:「
%#@*#&$#(&
」)
当然啦,万能的学前班老师对此早已成竹在胸,上周新生入学家长会时,老师除了交代一堆注意事项外,还给每位孩子发了一袋——
「
魔
法
纸
屑
」
——只要开学前一天晚上把它撒在自己的枕头下,就能香香甜甜一觉睡到天亮,不用担心各种稀奇古怪的念头来打扰哦!
「真的吗?真的有魔法吗?」从夏令营回来的林宝听完爸爸妈妈转达,双手小心翼翼接过袋子捧着,又激动又不敢置信,「真的一定要等到开学前一天晚上才能打开,提早打开的话魔法就会失效?那我可得把它藏好,不然明天豆豆来咱们家玩的时候她不小心打开,那可就糟糕了。」
转眼到了今天。今天是昨天的明天,也是明天的昨天。明天是开学第一天,所以今天是开学前一天。好激动呀!林宝吃完饭,看完动画片,练完琴,洗完澡,刷完牙,听爸爸讲完故事,亲口吹灭香薰蜡烛
(这是昨天刚刚由林宝要求添加的一道睡前仪式)
,集齐了爸爸的十个睡前吻和五个睡前拥抱,终于可以掀开枕头,打开袋子,把魔法纸屑一股脑儿撒在床头
(「老师有说需要我全部撒下去吗,还是只要撒一部分就好?全部吗?你确定?」)
,再用手轻轻匀平
(「老师有说需要把它们摊开吗,还是可以重叠在一起?重叠在一起真的没关系吗?我觉得可能还是摊开点好……」)
,最后把枕头铺回去压实
(「老师有说每条
confetti
都要压在枕头下面吗?如果有一两条不小心露在外面,魔法会不会失灵?」)
。
「晚安!」林宝对爸爸说。
往常躺在床上总要自言自语好一会儿的林宝,今天不到一分钟就睡着了。魔法纸屑,果然魔力非凡!
林宝故事系列:
《
林宝的身份政治
》
《
龙类学研究有望挣脱意识形态桎梏
》
《
急救课
》
《
林宝的神奇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