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创意写作坊
分享写作技巧,交流写作经验,提供写作练习,给予写作指导。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反向的猫  ·  尽量不要在公共场合做诚挚的自我批评 ·  22 小时前  
砺石商业评论  ·  活出一条轻松快乐的人生之路 | 砺石观点 ·  4 天前  
讲师成长研习社  ·  一个人的觉醒:1%靠别人提醒,99%靠千刀万剐 ·  4 天前  
首板战法  ·  博弈激烈,今天有加速! ·  5 天前  
首板战法  ·  博弈激烈,今天有加速!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创意写作坊

撩男神追女神,不会写诗怎么行!

创意写作坊  · 公众号  ·  · 2017-09-06 17:02

正文


I love three things in this world, 

the sun ,the moon and you. 

The sun for the day,

 the moon for the night, 

and you for ever!



 


如何写诗

1

从当下生活把握诗意


自由诗与“口水诗”、分行白话之间的区别在于有无诗意。所谓“诗意”,指的是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与现象世界的敏锐观察和精粹提炼所传达给读者的独特意义与新鲜感受。诗意来自对生活与事物新的意义和价值的认知,超越日常、尘俗的感受,“永远第一次”“发现”或者“重新发现”这个世界。


诗意把捉并非要一味追求新奇,日常生活、熟悉的事物也能产生诗意,重要的是对这些生活与事物的感知。


玛格丽特·怀兹·布朗(Margaret Wise Brown)在《重要书》中写道:“天/重要的是/它永远在那边/真的”,仅仅因为一个陌生化的角度和儿童思维,让我们重新“发现”了天,熟视无睹的“天”突然焕发出光彩。


华莱士·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坛子的轶事》这样写一只坛子:“我把一只圆形的坛子/放在田纳西的山顶。”这样的“坛子”平淡无奇,它在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这样的动作也不算怪诞荒唐,因为“坛子”不放在这里就要放在那里。但是诗人接下来的感知改变了它的性质:“凌乱的荒野/围向山顶”,刹那间荒野活了过来,开始行动:“荒野向坛子涌起,/匍匐在四周,不再荒凉。/圆圆的坛子置在地上,/高高地立于空中”,此时的“坛子”“它君临四界”。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坛子”给荒原赋予了秩序和意义,以它为中心重建了一种现代社会的明净与和谐。因此,这只“坛子”不同凡响,“这只灰色无釉的坛子/它不曾产生于鸟雀或树丛,/与田纳西别的事物都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因为诗人发现了坛子与田纳西荒原之间的秘密联系并揭示出来,因此赋予了这些日常事物焕然一新的美感。当然,重要的不是“坛子”,而是发现“坛子”的眼光。通过这样陌生化的描写,全世界也记住了“田纳西”这个大名鼎鼎的“坛子”。


 

华莱士·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美国著名现代诗人,1879年10月2日 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雷丁市。大学时就读于哈佛,后在纽约法学院获法律学位。1955年,他获得了普利策诗歌奖。代表作有《冰激凌皇帝》等。


唐诗宋词元曲是有诗意的,但那是农业时代的感触,如果我们继续去表达唐诗宋词元曲那些不属于我们的经验,抒发那个时代的感悟,比如,你看到的是外滩,写出来的却是南山,那肯定是陈词滥调。现代生活有现代的体验、经验和观念,要求诗歌去真实书写和艺术表现,这也是现代自由诗兴起的背景。纪弦以诗的形式表达了这样的观念:“要是李白生在今日,/他也一定很同意于我所主张的/‘让煤烟把月亮熏黑/这才是美’的美学”(《我来自那边》)。


2

提炼核心动作与意向


自由诗语言形式的“散漫自由”需要诗歌内在核心动作与核心意象收束,形成抒情、说理或叙事的线索,或者是“诗眼”的左臂右膀。


核心动作既指诗歌抒情表意过程中一以贯之的推进主线,也指表现对象本身自身状态的提炼。雷平阳的《亲人》从“只爱云南”开始,到“只爱云南的昭通”,再到“只爱昭通市的土城乡”,最后归结到“只爱我的亲人”,“这逐渐缩小的过程”就是诗人抒发情感的基本动作和线索。陈先发的《前世》重新阐释了梁祝爱情。“要逃,就干脆逃到蝴蝶的体内去/不必再咬着牙,打翻父母的阴谋和药汁/不必等到血都吐尽了。/要为敌,就干脆与整个人类为敌。/他哗地一下就脱掉了蘸墨的青袍/脱掉了一层皮/脱掉了内心朝飞暮倦的长亭短亭。/脱掉了云和水/这情节确实令人震悚:他如此轻易地/又脱掉了自己的骨头!/我无限眷恋的最后一幕是:他们纵身一跃/在枝头等了亿年的蝴蝶浑身一颤/暗叫道:来了!/这一夜明月低于屋檐/碧溪潮生两岸 /只有一句尚未忘记/她忍住百感交集的泪水/把左翅朝下压了压,往前一伸/说:梁兄,请了/请了——”诗歌紧扣梁祝化蝶的核心动作“脱”,逐层写出二人生死相随、“化”蝶过程所包含的痛苦、决绝、情义与美。


陈先发,1967年10月出生,安徽桐城人。198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著有诗集《春天的死亡之书》、《前世》、《写碑之心》,随笔集《黑池坝笔记》等。曾提出诗歌主张:“本土性在当代”与“诗哲学”。

 


正如“镜头”是影视艺术语言一样,诗歌以“意象”为基本单位构筑诗歌的意境。所谓“意象”,是诗人内部无形而抽象的经验、情感、意绪、观念的外化和具象化。它发自内心,由客观外界的人、事、景、物、理经情感孕育而重新创造出来,即具有生活原貌的可理解性和感知性,也带有诗人强烈的主观色彩与个人性,寄托着诗人全部的精神世界,客观性、主观性、独特性、概括性是其基本特点。发现并提炼诗歌意象,是诗歌得以抛字、断行,精简内容的前提,也是诗歌空白、不确定性产生的条件。


一首诗可以有多个意象,但需要以某个意象为核心,形成核心意象。核心意象是一首诗统领全文意蕴的形象化提点,它既是一首诗向内收缩的主题核心,串联一系列情、思、意或者更多的意象,走向主控思想,又是向外联想扩散的源泉,并未将主控思想确定为某个可以用文字把握的概念,而是充满着无穷的想象空白,任由读者自己去填充。戴望舒《雨巷》中的围绕“丁香”核心意象描写“丁香姑娘”,使这次美丽的邂逅和美丽的姑娘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郑愁予的《错误》核心意象是“莲花(般容颜)”,核心动作是“(打马)走过”。“我”打马过江南,有位美丽的姑娘误以为良人归来,美丽的容颜如同莲花,美丽地开放,紧掩的“窗扉”开了,“春帷”揭了,“柳絮”飞舞,然而,来非所盼,等非其人,这只是一个“美丽的错误”,窗扉又关闭了,春帷又拉上了,柳絮又不飞了,美丽的容颜又如美丽的莲花,落了,“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我”导演与见证了全程,遗憾又爱莫能助,只好打马从江南走过:“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诗歌抒发了一种怅惘落寞的、美丽的、古典的情怀。


3

根据减法原则抛字选词


“诗歌是一个文字压缩的艺术,一首好诗的标准,也许就是如何做到以最少说最多。”优秀的诗歌只需要提供必需的信息和细节,即可以抒情表意。在更多时候,意象以及意象的组合自然产生意义,形成意蕴,实现主题。在文字上要做减法,将一切不可观看、不可感知、无法产生意义且无关结构的字词抛掉,实现最简主义。与此同时,在惜字如金的前提下,要精选词语,尤其是动词。合适的动词或者形容词动用,会激活诗歌意象与意境,使之熠熠生辉。


顾城的《远和近》只有四句:“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你看我的时候很远/看云的时候很近”。这首诗完全遵循情绪与感觉的逻辑,在物理距离上的“近”与心理距离上的“远”来回跳跃,既表现出“文化大革命”之后社会上复杂、缺乏信任的人际关系,也形象描绘出诗人微妙与近乎悲凉的感觉。在遣词造句上,最后两句充分体现了自由诗的减法原则。“你看我的时候很远”不是说,“你”看“我”的时候离“我”的空间距离变远,看云的时候离“我”的空间距离变近,而是说“你”在看云的时候敞开了胸襟,打开了自我,暂时处于一种不设防的状态,让“我”感觉到一个真实的“你”可亲可近;“你”看“我”的时候,又回到了社会状态,本能地对“我”保持了紧张的甚至敌意的状态,让“我”感觉到“你”不可亲近,离“我”很远。


4

根据情绪平衡和意义完整原则断行


断行是诗歌推进的节奏,既是一个信息与情感的终结和转折,也是新的信息与情感的产生与开始,断行的多少、快慢,是诗歌主题增值的标志。如何断行,既要根据情绪和意义的表达需求,也要保证结构的科学合理。


在偏于抒情的自由诗中,情绪平衡原则占主导;在偏于叙事的自由诗中,意义完整原则较突出,偏重说理的自由诗建行也常常运用意义完整原则。叶芝《当你老了》(袁可嘉译)表达出一种建立在智慧基础之上的深沉、宁静的感情,融抒情于叙事、说理之中,因此它的断行综合了情绪平衡与意义完整原则。这首诗共分三节,每节四个句子,其中一些句子包括两到三个分句,比如“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力争每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交代完整的情境、动作或情思,为进一步的叙事、说理、抒情打下基础,步步推进,最后完整表达出“爱你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这样惊世骇俗的感情。从抒情角度而言,思想的深度与情感的浓度保持了恰当的比例,情感的节制大于情感的爆发,因此全诗的十二个句子保持了节的匀称、句的整齐,在意义完整的基础上实现了情绪平衡。


 

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年6月13日~1939年1月28日),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著名的神秘主义者,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叶芝的诗受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和玄学诗的影响,演变出其独特的风格。


有些自由诗行情绪不大平衡,意义也不大完整,诗行本身独立性不大,其主要作用在于引起下文或者联系上文,或者提出条件,表示假设、转折等。如“白丁香,我独爱你明净的/莹白,有如闪光的思维”(陈敬荣,《致白丁香》)、“既然/前,不见岸/后,也远离了岸/既然/脚下踏着波浪”(徐敬亚,《既然》)等诗句中的上提或转行,主要是起到特殊强调的作用。





 


做个练习吧


1.分析《父与子》(公木)这首诗的凸出两句的断行意味。

 

不,爸爸

你们忍受,

我们却要动手。

你们去

向他乞怜,

向他磕头;

我们,

我们却要动手!


2.分析下面诗歌的节奏:


荒城 ——雷平阳

雄鹰来自雪山,住在云朵的宫殿

它是知府。一匹马,到过拉萨

运送布料、茶叶和盐巴,它告老还乡

做了县令。榕树之王,枝叶匝地

满身都是根须,被选举为保长

——野草的人民,在废弃的街上和府衙

自由地生长,像一群还俗的和尚


文章摘自《大学创意写作·文学写作篇》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创意写作坊,你的私人写作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