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色准在委员通道上,讲述了她眼中的四川民族地区推进15年免费教育带来的变化。
“阿坝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秉持‘让学校成为当地最好的环境,让老师成为最受尊重的职业,让学生成为最受呵护的对象’的教育理念,落实十条举措,明确‘一年有变化、三年有起色、五年有成效’的发展思路。全州教育经费,五年来总投入了238.8亿元,各学段生均教育经费稳步提升。”色准以自己所在的阿坝州为例,讲述了她看到的变化。
在大力提升办学条件方面,色准自豪地表示,阿坝州已实现互联网千兆到校100%覆盖,全州海拔2500米以上的学校全部实现供暖。并通过创新办学模式,开展“引智强校”行动,引进优质资源,推动高质量发展。“汶川县成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也是全省民族地区首个通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认定的县。”色准举例说。
此外,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阿坝州聚焦“学有优教”的关键,加大紧缺学科教师补充力度,全面构建师资队伍五级培训体系,实施“十百千万”名优学科骨干教师、校园长培养培训项目。“成效比较显著:一是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同步提升,二是促进学科教师配齐配强,三是实现县域内县城学校与乡镇学校、强校与相对薄弱学校人才资源共享。我们民族地区孩子们搭上了教育发展的‘快车’。”色准相信,在这些举措的持续坚持下,四川民族地区的教育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四川文化资源富集,中华文脉在天府大地传承,巴蜀名片吸引着世界目光。在委员通道上,省政协委员马薇就如何进一步提升四川的文化软实力,畅谈履职心声。
“作为文艺界的委员,团结广大文艺工作者,了解他们在工作中的急难愁盼,为优秀中青年艺术人才搭建平台、营造良好的环境建言献策,为人民创作、为时代放歌,努力奉献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是我们的使命担当和职责所在。”面对镜头,马薇坚定地说道。
数字时代的文化强省,绝对离不开数字表达和数字传播。马薇认为,目前人工智能、AR技术对文化艺术产生深刻影响,文化艺术数字化方兴未艾,“作为文艺工作者,必须大踏步赶上数字时代的快速发展。”
如何利用数字化赋能文化创新和产业发展,带给人们全新的文化体验?马薇表示,首先要推动内容创新,以更富有思想内涵的文化产品,增强数字文化产品的影响力、表现力和共情力。其次要挖掘科技潜能,集成运用各种新技术去探索音乐、影视、演艺、图书等领域的表现新形式和表达新路径,发展新业态,通过“云端”构筑文化发展新高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精神文化需求。最后,要继续办好西博会、金熊猫奖等国际性节会,充分利用各大社交平台打造国际传播网络矩阵,绽放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对接情感需求,增进民心相通。
委员通道上,省政协委员付少杰聚焦全省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现场提出了几点建议。
“我认为一个地方营商环境好不好,关键要看法治化程度高不高。”付少杰表示,四川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并集中法治力量,打出一套又一套漂亮的组合拳,为各类经营主体投资兴业营造出公平公正、透明可期的营商环境,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集聚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新动能。
“总的来说,这些年四川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付少杰对四川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表示肯定,并针对需要完善的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营商环境的建设必须像农夫种地一样精耕细作、精心呵护、久久为功,地种好了就能够丰收了,营商环境打造好了也可以获得丰收。”他表示,进一步优化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和支持市场主体平等进入市场。优化退出机制,统筹“破”和“立”,推进“执转破”,让市场优质资源得到很好的配置,促进市场健康发展。“‘破’就是破产清算,‘立’就是拯救企业,让企业获得重生。‘执转破’是执行过程中发现企业资不抵债,主动让它进入执行流程。”付少杰解释说。
同时,还要兑现既定的政策承诺。“还要很好地解决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特别是到年终的时候要做好年终清算工作,让企业有钱可拿,让农民工有钱过年。”付少杰说。
他认为,营商环境建设还要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他特意强调,要保护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坚决禁止“远洋捕捞式”执法。“‘远洋捕捞式’执法指的就是一些地方因为经济利益的驱使,违法违规异地抓捕民营企业家,违法违规冻结、查封、划拨民营企业家的资产的情况。我们四川一定不能这么做。”付少杰呼吁说,要保护好民营企业家,不要被其他地方“远洋捕捞”。
此外,付少杰还提出,要提升公共法律服务的质效,提升服务的覆盖面、便捷度,将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向基层下沉、向中小企业倾斜,让这些经营主体便捷有效地获得法律服务。“比如律师角度来说,就是送法律进园区,给中小企业提供‘法律体检’。”付少杰说。
四川作为中医之乡、中药之库,不论是道地药材品种、中药资源数量等都居全国第一。省政协委员王超走上通道,聚焦川药资源开发与利用进行了分享。
“自古川药材名扬九州,素有‘无川药不成方’之美誉。”王超介绍,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四川拥有中药资源9055种,道地药材86种,居全国第一。目前,四川立足资源优势,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探索出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的“四川模式”。
如何做好川药资源开发与利用?王超认为,2025年,应从三方面着手,加快四川中药强省建设的步伐。
一是抓源头。从种子种苗着手,开展中药材野生资源保护、优良品种选育、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快川产道地药材种子资源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二是强产业。构建可持续、互协同、共发展的中药大健康全产业链。形成“龙头+链主+企业”的新兴产业集群,筹建院士领衔的天府中医药实验室,拓宽餐饮、茶饮、康养、旅游等“中医药+生活”的新赛道。
三是惠民生。提供全民健康中医药服务,加快县域中医医疗次中心和治未病中心建设,培训基层技术骨干,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看上好中医、用上放心药。
更多2025年省两会特别报道
前往四川发布客户端专题浏览
来源 | 四川发布客户端 新传媒集团省两会特别报道组
记者|许明智 王梓菡
视频|曹健豪
编辑|张潇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