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暑假的时候,我给大家推荐了宁波海洋研究院的海洋生物研究院科研项目。
就是在宁波的这个小岛上,环境非常优美。
因为整个实验基地建在难得的
海洋湿地岛屿
上,因此,
无论是
海洋生物的物种多样性还是实验室的海洋生物资源都特别丰富
。
那篇文章发出去后,很多读者都给自己的娃报了名,夏令营结束后我们收到了超级多的好评。
有小小年纪就能独立完成科研任务,收获满满的:
有受到优秀带队老师感染,真正在心中种下科学种子的:
还有纯粹去享受夏天,感受集体活动和海洋趣味的:
看到大家热情洋溢地分享着孩子们参与夏令营后的收获,我也特别高兴。
能把这样与国家科研项目合作的优秀夏令营介绍给大家,多亏了成长传送门老师的帮忙!
宁波海洋研究院是一所
国家级的专业研究机构
,专业性是毋庸置疑的。
今年他们又和成长传送门合作了,而且还给我带来了一个超级大惊喜:
今年的海洋夏令营,在原价的基础上有了
超级大升级!
项目中又加入了宁波海洋研究院与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全球海藻联盟联手推出的“小海藻大使”项目
此次项目是
宁波海洋研究院与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全球海藻联盟
联手推出。
它不仅会
增加一个带孩子们深入了解海藻与环境保护的
联合国级别科研项目
,还会在双证书的基础上
再给娃颁发一个证书
!
而且成长传送门的老师们还说了,保护海藻的项目对环境保护很有贡献,所以带队老师是
海洋生物学博士,浙江省“ 151 人才工程”培养人员,
老师们
从事的正是藻类生物技术和健康栽培领域的相关工作。
这么厉害!
正好女儿也跃跃欲试,于是我们俩就先去到了海洋基地体验一番最新的海藻科研项目。
今年的海藻保护项目位于宁波大学的海藻实验室和中试基地,孩子们可以近距离参观、了解海藻科研工作。
下面这个地方就是藻种室,里面是一个海藻的分离,观察和培养基地,一排排的试剂瓶特别炫酷:
下面这个就是针对藻类进行深入研究的中试基地,在这里,科研人员会对藻类提取的中间物进行多种多样的性质实验,争取找到它们更广泛的用途。
我们进入基地的时候,老师们刚好在基地外面提取了新的实验样本,正在讨论和研究呢:
针对这个项目,老师还安排了好几种丰富多彩的动手实验。
藻类会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呢?它们对水质的要求是啥样的?
在岸边,我们将现场检测水质并采取水样,进行海洋生态调查,为大海做一次深度体检!
藻类是一个大概念,不同的微藻会有什么形态上和生理特性上的差异呢?
孩子将亲自动手,学习如何使用显微镜从采取的水样中找出微藻,从而深度了解微藻。现场老师还会讲解赤潮以及赤潮防治。
这次老师们还安排了更多的海藻食品工程实验,都很有意思!
一个是亲手搓制海藻,学习琼胶的提取与应用,从石花菜中提取琼脂,制作水晶冻。
一个是利用海带中的海藻酸钠,制作海带“鱼子酱”。
体验完这些之后,妹妹兴奋得都快跳起来了!
这让我想起去年我家小侄儿,他全程体验下来也是念念不忘。
去年我们报名的营地是
『海洋生物研究院科研项目』
,出发前,我们这些家长很快就被拉到了群里,带队老师开始和我们跟进活动的细则和注意事项。
在出发前几天,老师就通知我们集合地点,和需要准备的东西。
很快到了集合的日子,我们是在宁波火车站集合的。
刚到出站口,就看到带队老师专门在那守着,迎接每一个孩子。
这是孩子住的房间,他们住的是二人间,挺温馨的,设施条件也很好。
每天的饭菜也是单独做的,每个小组都有独立的一桌饭菜,干净卫生又好吃!
菜式也很丰富,颜色漂漂亮亮的,营养搭配特别均衡:
有啥活动老师也会第一时间在群里通报,很放心,很安全!
这次孩子参加的是五天四夜的研学营,这5天时间里,他主要参加了4个主题式的学习。
第一天的“
深海秘境
”活动就特别炫酷!
这是带娃
利用VR技术,深入到“蛟龙号”模型内部进行科考
的一次体验:
除了蛟龙号内部,娃还能通过蛟龙号的窗口看到神奇的海底世界,比如神秘的“黑烟囱”:
这样的经历也太酷了!
除了蛟龙号,孩子们还会看到
“山东舰”舰群的战斗模型
,近距离感受我国最尖端的军事实力:
各种陈列室,科技馆和实验室都对娃开放了
,这种直观的体验真的特别酷。
这是
在标本陈列室里,老师给孩子们讲海洋生物的历史和生物习性
:
这是
海洋博物馆里各种各样漂亮的陈列缸,老师边讲娃边沉迷于神奇的生态地形
:
这是
研究室自己制造的生态环境模拟培育缸
,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这是
孩子在用专业实验室和科研设备进行实验操作
:
在这次夏令营里,宁波海洋研究院还给娃安排了超酷的“海洋博物”之旅:
在这里面营造了岩礁、海底、潮间带、人工鱼礁等不同的生物环境,养殖了近百种潮间带生物和近海生物
:
通过这样模拟生态的方式,展出和研究,也是对海洋的人文关怀方式!
为了配合“
海底生物多样性
”的课程,研究院的老师们还特意设计了一个“捕鱼达人”的游戏。
这个游戏很有趣,就像游戏厅里一样的超大屏幕,
让孩子们通过捕鱼游戏来了解深海中的鱼类,以及关于渔业捕捞的法律法规知识
:
先进科技带来的多样化学习体验真的太棒了,
有趣和有料结合,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都提高了许多
!
在宁波那个小岛上有一座“
梅山湾水利工程
”项目,这部分是当地生态环境重要的建设部分,孩子们要去的地方就是梅山湾生物多样性科普观测点。
老师会通过生物采集、生态观察、物种鉴定来带孩子们认识海湾游泳生物,了解其生物特性及栖息地特点。
老师还会借助观鸟设备,带娃近距离观察海湾鸟类,掌握鸟类基本分类、习性、繁殖和迁徙等相关知识,认识海湾在鸟类保护及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地位。
微生物研究要用到专业的实验室,所以,这一天也是孩子们
生物和化学实验的操作启蒙
,意义很大!
昨天孩子们从近海采集来的泥沙就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老师们会带着娃在科学实验室里
对海洋浮游微生物进行初检
。
用离心管分离了泥沙之后,我们就能得到带着微生物的培养液,接下来要进行的就是
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
。
你会看到一个个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神情严肃地操作着培养皿:
因为培养需要一些时间,老师把提前准备需要观测的微生物给到孩子们,忙着一边观察微生物一边给他们画下来。看他们操作显微镜的样子,真的很有范儿。
接着,孩子会结合观察到的内容,在实验报告里画出微生物。
这也太有趣了,看得我都想亲自坐在显微镜前在微生物世界“探险”了!
在这一天,孩子会
通过各种各样的生物实验来学习生物的特性
,例如海藻的提取物,水母的生长,还有进食的海星。
下午是两堂重要的生物课,孩子们会通过亲眼观察,亲手触摸,来感受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有趣。
比如亲手感受海星的蠕动,真的很难忘:
还亲手制作了一个琥珀海星标本,拿回家别提多好玩了:
观察水母也很有意思,隔着一个超大的观察舱,娃可以近距离看到这种神秘生物的“日常生活”:
还有生物学的内容学习,比如水母的变态发育,生物结构等内容的学习和剖析。
这一天与海洋生物亲密的接触,一定会成为孩子反复提起的经历!
孩子在学习的时间,我还把海洋研究院好好转了转。
整个营地的“硬实力”也是杠杠的!
这个是
标本陈列室,里面有各种各样珍稀的生物标本
:
这个是他们的
水母繁育室,在里面可以观察到海月水母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
:
这个就更没见过了,叫做
智能潮汐生态缸,里面模拟的是近海岸潮汐生态环境
:
最牛的还有这个
蛟龙号的1:1复制
,旁边的实验室里还有VR,可以模拟蛟龙号下潜以后的深海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