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提起圆明园,
我们首先联想起的可能就是这样的图片:
目所能及之处,
皆是断壁残垣和废墟。
圆明园的辉煌与宏伟,
似乎只存在于历史的记忆和史料记载中。
157年前那场大火,
燃尽了圆明园的辉煌,
也成为了我们民族沉痛的记忆。
看着那些早已残缺不全的建筑,
和已失去形状散落在地的石块,
我们心里也禁不住会想,
在没有遭到破坏前,
真实的圆明园是怎样的?
(二)
▲圆明园3D复原过程
很幸运的是,
我们可以借助3D虚拟技术,
“看”到一个立体化的圆明园的形象。
当然,这一切,
还要感谢郭黛姮和她的团队。
▲圆明园全景图
1936年,
郭黛姮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四合院里,
看惯了青砖灰瓦的她,
对高楼大厦充满了向往与好奇。
50年代初,
对建筑大师戴念慈的一次探访,
打开了她内心的那扇大门,
从此坚定学习建筑。
1954年,
18岁的郭黛姮进入清华大学建筑系学习。
1960年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
从事古代建筑和园林研究。
▲方壶胜景
郭黛姮对于文物古迹保护方面的知识,
很多源于她的导师——梁思成,
著名建筑学家,
也是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创建者。
1961年,郭黛姮被选为梁思成的助手,
继续接受着梁先生的教诲:
“不论是颓败的残墙,
还是残破的石刻,
都在诉说着历史的变迁,
这正是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所在。”
▲蓬岛瑶台
成为建筑历史专业教师后,
为了验证史料的记述,
她走遍了圆明园的各个角落,
寻找保存下来的遗迹。
郭黛姮的记忆中,
上个世纪60年代的圆明园,
更像是一个类似农村的场景。
没有围墙,
住着农民,
分布着村落和稻田。
这不应该是圆明园应有的样子,
郭黛姮心里想。
(三)
从上世纪80年代末,
郭黛姮开始主持圆明园建设的工作,
并精选出圆明园四十景的十八景复原。
恰好从90年代开始,
政府加大对圆明园的保护力度,
园内居民分批次迁出,
这使得圆明园没有遭受新的劫难。
▲海宴堂
并没有完全依赖圆明园的文献档案和资料,
郭黛姮坚持用全面的观点发现圆明园。
实地考察之后核对史料的记载,
修正以往的认知误区。
她经常骑着自行车,
带着建筑系的一群学生,
往人迹罕至的地方去,
发现了不少被遗忘的遗址。
▲牡丹台
新世纪伊始,
关于圆明园是否该复建的问题,
一度掀起大的社会讨论。
郭黛姮坚持反对全面复建。
圆明园不仅具有文物价值,
更具有文化价值。
即便要复建,
也要建立在对遗址进行有效保护的基础上。
“重建”圆明园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价值,
才是郭黛姮数十年如一日坚持这项研究的目的。
“我对圆明园的每处遗址景点,甚至一草一木都深有感情”。
▲万方安和
2009年10月18日,
“寻找圆明园流失海外文物系列活动”启动,
郭黛姮是寻访小组成员之一。
即便困难重重,
但郭黛姮还是希望能从海外获得些许线索,
弥补缺失的资料。
(四)
2010年9月,
清华城市设计研究院“再现圆明园”项目启动,
郭黛姮和她的团队,
试图以数字3D的形式复原圆明园的景观。
“谁都不清楚圆明园到底如何,这太可惜了”,
郭黛姮说。
▲远瀛观
如果这项技术能够实现,
我们将不只能看到圆明园的断壁残垣,
还能从虚拟场景里感受到圆明园曾有的辉煌,
给大家还原一个“真实的”圆明园。
借助三维建模、虚拟现实等数字化技术,
以及对大量档案的研读,
几年之后,
郭黛姮的团队已经对圆明园遗址完成了90%的数字化复原工作。
▲ 正大光明
圆明园3D复原工作还没有完全告罄,
但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
在可预期的未来,
我们都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
了解真实的、完整的圆明园。
—THE END—
◐◑67岁的斯琴高娃含泪朗读贾平凹的《写给母亲》,最后一句话每个人都该看看!
◐◑为什么有些女生,注定无法活得很高级?
◐◑回避社交,并不是因为你内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