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天,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最大的谈资,无疑是高盛下调了Tesla目标价至180美元,继续“卖出”;So What? 的确,Tesla在最近两天回调了10-20%,一些朋友担心这会影响三大锂电材料投资逻辑,尤其各个标的已纷纷创出历史新高,但这真的成立么?
根据高盛报告,2018-2021年Tesla两大传统车型Model S/X预期增长率将从13%下降至5%,这也是其下调目标价的最主要原因。
这能破坏三大锂电材料的投资逻辑么?其实很简单就能算出来。我们把Model S/X的产销复合增速放缓至5%,总量的任务完全交给在周末投产下线的Model 3(按照Elon Musk的规划,2017年12月份Model 3将达到2万辆,随着产能的增加,我们有理由相信2018年总的生产能力将达到30-50万辆)如下表所示:
但这依旧无法改变三大锂电材料2018年供不应求的局面;尤其对于锂电铜箔和钴更是如此,当然这并不是我们的基准假设。
按照Tesla对于Q2产销的解释,影响二季度交货的主要因素是运用新技术的生产线生产100kwh的电池组“严重”不足,6月初平均产量还比需求低约40%,电池组供应问题一解决,订单和交货量立即就会增长强劲。
更进一步,在当下各标的纷纷创出历史新高的位置上,我们建议以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这个板块。因为需求不仅仅是来自于Tesla,不仅仅来自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年初以来我们就一直死咬着不放,为什么?今年上面的三大锂电材料行情与往年大不同,不是2014年的主题投资,不是2015-2016年的国内政策投资,真正可持续的需求已经出现,行情持续性和高度会大幅超预期。
按照车企的规划,仅在海外,车企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就超过了500万辆,而国内企业的规划量也有300万辆以上。这也难怪,UBS将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全球 销量预测提升50%,达到了1420万辆。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我个人更倾向于把它定义成一场“能源革命”,而现在就是一个真正的起点!对于业绩具备持续性改善,而平均增速在30%的行业,又在真正爆发前夜,我们看得可以更高些。我们相信现在的历史新高,并不是本轮周期的高点。
(本文非正式报告,详细各板块逻辑和标的请参见历史报告,关注公众号“分析师谢鸿鹤”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