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响下的推迟复工、市场疲软等情况,让中小微企业生存面临更大挑战,如何降本增效,延缓生命期成为其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1月31日,黄埔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出《关于适当减轻辖区企业负担的倡议书》,呼吁黄埔区各园区的业主和经营者,减轻辖区企业的负担,减免入驻企业的租金。
倡议书称,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与业主、经营者们的命运共同体。在这全民共同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我们向黄埔辖区各园区业主、经营者们发起倡议:希望你们与园区入驻企业同舟共济、携手同行,主动为各园区入驻企业减免租金、减轻负担,并提供防疫相关支持,共克时艰、共渡难关。
粗略统计,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作为广州实体经济大区,是广州企业产业园、孵化园最为集聚的地区。目前,黄埔
已累计建成近百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其中国家级10家,省级以上22家,市级以上58家,累计孵化科技企业4102家,在园企业3534家。
这些企业孵化器中,比较知名、规模较大的代表性孵化器有华南新材料创新园、广州火炬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广州国际企业孵化器、中国科协广州科技园、广东拓思软件科学园、广东冠昊生命健康科技园、达安创谷生物医药健康产业专业孵化器、广州国际生物岛、科学城总部经济区等。
科学城总部经济区
政府部门或行业协会呼吁园区业主为辖区中小微企减租,该如何看?
有观点认为,很多普通人的收入水平,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和中小微企挂钩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都是命运共同体。
如果因为抗击疫情,个体户、中小企业和创业者们主动闭门歇业,那么依靠他们的员工、房东们,工资和租金收入,将首当其冲地锐减。谁背后没有承担着银行的房贷呢?压力瞬间就会增加。
最终的结果就是,没
有了生产,发不出工资,老百姓拽紧了钱包,更加不敢消费,导致企业生产的商品和服务卖不出去,整个社会容易进入到通货紧缩的恶性循环中
,最终无一人可以置身事外。
而在“城市战争”作者“孙不熟”看来,市场经济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当新冠病毒这种黑天鹅事件出现时,谁也不能独善起身。
只有每个员工认真工作、每个老板按时发薪、每个租客按时交租、每个房东按时还贷,才能保证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生物钟”不会紊乱。
而这才是最好的共度时艰。
“有些人的头脑太简单,以为这种时候只要房东减租就能解决问题,
未曾意识到房东如果收不上租,房贷就可能还不上了,银行就因此出现坏账,进而导致企业贷款难,甚至诱发金融危机,租客也将面临减薪甚至失业的风险。
”
事实上,本轮疫情的持续对于商户及整个消费产业的影响显而易见。天风证券在近日发布的宏观研报中认为,从对2003年非典疫情对当年经济影响的梳理回顾可见: